教培转型 行至中途

2022-04-10 13:08何曼
在线学习 2022年3期
关键词:投资双减职业教育

何曼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把握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导向,从政策中寻找转型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机构的平稳有序转型。

关键词 “双减” 教培转型 投资 职业教育

备受关注的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在2022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表示,教育部将“双减”作为部党组和教育督导的“双一号工程”,已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2021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勇撰文如是强调。他在文中表示,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事业公益性的坚守,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是对教育理念的纠偏,促使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严重干扰;同时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促使教育观念回归科学。

与此同时,一众教育学者对“双减”政策已经形成共识: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教育,都要从“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教育方式转向“创新”“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从宏观层面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有此共识,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以及教育行业的配合响应下,“双减”政策有序有效推进,“双减”工作迅速步入轨道。

此次《意见》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纳入文件,可以说是向校外培训领域投放的一枚重磅炸弹。业界认为,政策基调已从“大力发展”转向“有序监管”,从最初的打击虚假宣传和严查资本运作,到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及“双减”新规印发,直至教育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关停或转型,行业正经历着震荡。如今,地铁里、电视中校外培训广告难觅踪影,学校课后服务覆盖更广、选择更多,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总量减少,“双减”效果开始显现。

无序猛进的势头遭遇政策急刹车后,“转型”与“前行”是校外教培机构必须面对的现实。Mob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与2020年疫情期间相比,教育培训企业2021年新增注册量在3—7月达到高峰,“双减”政策颁布后一路呈下滑趋势,截至2021年10月,已不足7月高峰数量的30%。

身处其中的教育机构开始感受“双减”的风暴。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公布后的50天内,有17家国内教育创业公司发布了倒闭的消息,平均每3天就倒闭了1家,其中包括存活了27年的巨人教育。

在行业震荡下,有实力的教育巨头、独角兽企业一边调整原有业务,保证合规性;一边谋求业务转型,拓展教育新赛道。一时间,各大教培机构宣布的转型行动和转型方向的消息令人应接不暇。

教育投资人徐华称, 教培行业在中国发展的22年时间中,走过了一个黄金时代,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并非坏事,这将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双减”提速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党中央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落实“双减”。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减负”一再被提及,但都未能有效落实,所以,一开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学校教师、家长都处于观望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次也不会动真格的。

“但他们想错了,低估了党中央进行教育治理的决心。”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兼初等教育学系主任王健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如是说。2021年5月,“双减”政策的部分关键内容就已告知国内主要校外培训机构;6月,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7月“双减”文件正式落地。教育部发言人在阐释其出台背景时提到,“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政策一经发布,引发行业震动的同时,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也迎来重拳整饬。《意见》针对校外培训存在规模总量庞大、违法违规情况突出、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三大突出问题,围绕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五个方面提出了治理举措。细读文件,可谓条条切中痛点难点,针对性极强,下的决心极大。有人说,预料到了这场整顿的来临,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决绝。

2021年4月—8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新东方、学而思、作业帮、学大教育、51talk等教培机构发布违法广告、无证办学、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了查处,累计罚没款超过1500万元,责令63家无证培训机构停止办学。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发布,其中强调,深入推进“双减”,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明确表示,要指导各地落实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政策要求。另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双减”工作,截至2022年2月28日,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

显然,“双减”提速,教培机构学科类培训发展空间大为受限,迎来“寒冬期”。此时,规范转型才是出路。

融资收紧

目前,距离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已逾8个月。资本对教培行业的热情降至冰点, “双减”之前教培行业曾经火热的融资场面已难觅踪影。

2020年,整个教培行业共达成238起融资交易,整体融资金额超680亿元。而在2019年,这组数字分别为332起和418亿元。仅2019—2020年两年间,教培行业融资总规模就超过了千亿。此外,根据IT桔子的最新统计数据,国内K12教育的历史总体融资额为1410亿元,占整个教育赛道融资额的60%。

密集融资在2021年年初停止,随即千亿市场被新政一剑截断。“双减”政策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外资不得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新政之严厉,截断了资本进入的通道。

据凤凰网报道,政策落地前后,2021年7月23日和7月26日两个交易日,教育类上市公司市值蒸发至少2000亿元。多方资料也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知名投资机构景林资产曾大幅减持了好未来,卖出257.06万股,占所持股数的77.61%。另一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更是在2020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减持好未来378.72万股、6.31万股,并在2021年第一季度彻底清仓,同时遭遇清仓的还有一起教育。此外,老虎环球基金、瑞银集团等重仓教培行业的投资机构在2020—2021年期间都大幅减持乃至清仓了教育股。

“此次监管对投资行业影响深远。”不少投资人表示,“双减”之后,随着教培市场规模的缩减,企业融资也随之缩水。从事教育行业研究及投融资服务的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表示,未来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都会趋于冷静,大家会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教育的民生属性,这也让狂奔了10年的教育资本化基本出清。

在此背景下,教培机构的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培训机构因业务急剧收缩而大量裁员,甚至部分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尽管如此,仍有投资者表示看好教育行业。近半年从教育投资的细分领域来看,投资机构对教育领域的投资重点,转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智能教育硬件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拼图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王磊表示,拼图资本将顺应政策变化,瞄准教育行业转型中的原有项目和未来发展中的新项目。

总体而言,教育行业的投融资风向跟随政策转换实属必然。

深度调整

今后,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按政策从严从紧监管教培行业,教培机构转型已行至途中,未来面临的挑战还将继续。

“如果说,政策落地之初,教培机构的动作是实体遭受痛击之后的本能应激反应,而今乃至未来的行动,则必须是理性冷静考量之后的战略选择。”在葛文伟看来,现在所有的机构,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上市公司、独角兽还是中小型培训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合规”。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一致认为,按照国家的监管态势,“擦边球”是无法存在的,必须找到核心合规的业务模式。

此时,行业正在深度调整中。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指出:政策规范下,素质教育行业将有序发展,有望进入良性竞争的快速发展期。有投资者认为,素质教育品类具有一定的成长性,是教培机构转型的首选。好未来即是代表之一。之前,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在公司内部信中表示,未来公司的业务重心将从原来的学科培训转变为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的素质培养。值得一提的是,网易有道也新公布了素质教育产品矩阵,包括编程普及、围棋等课程。事实上,网易有道在素质教育板块的布局从2016年就开始了,比其他教培机构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职业教育培训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发展赛道。从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到《职业教育法》施行20多年来的首次大修,以及多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出台,这些动作相继为职业教育的升温添了一把柴。职业教育培训也因此成为教育行业内最受投资人关注的细分赛道之一。堪称代表的是,百家变更企业名称,由“北京百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高途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上线新版高途App,覆盖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教资、留学、管理、医疗等多类型职业教育业务。在K9业务体面退场的同时,新东方也在业务品牌升级发布会上表示,将升级大学生业务,包括对考研项目、四六级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

此外,拓展智能学习硬件领域,推动教育信息化也是一些公司发力的方向,大部分投资人比较看好这一赛道。在教培机构中,一直深耕智能教育硬件业务的网易有道更有优势。该公司在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正式出售与迪士尼合作的有道词典笔K3冰雪奇缘系列,这表明,智能教育硬件已经成为网易有道的核心业务之一。除转型的教培机构外,盯着这一市场的还包括字节跳动、百度、华为、科大讯飞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例如字節跳动智能台灯、讯飞扫描词典笔等。

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科技公司作为新锐入场,可能预示着,未来最大的机会,或许存在于教育新基建中。同期印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其提供了利好的政策导向。

也有投资人分析认为,对于急需转型的教培企业来说,目前能做的三件事是: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硬件与职业教育。但前两件事门槛很高,给学校提供课程、硬件,其供应链、资金链压力很大,职业教育则是确定向好的方向。

无论如何,教培时代的盛景可能都不会再复现。王磊称,这受限于几个发展难点。首先,K12机构转型职业教育对教学研发、对产业结合要求很高,是一个链条更长的赛道,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次,职业教育领域的培训跟K12相比,刚需性比较弱。职业教育可谓是终身教育,存在时间跨度大、需求多元且零散、复购率低等本质区别。

“当然,头部机构的转型方向对各教育同行来说,只是一种借鉴,机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导向,从政策中寻找转型的机会,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机构的平稳有序转型。”王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总体而言,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都是校外教培机构不错的转型方向。教培机构转型行至中途,最后谁是成功者,还需时间考验。而行业最终形成怎样的教培生态,更有待进一步培育和观察。

猜你喜欢
投资双减职业教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