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湘:应更加重视用好“自家”科技人才

2022-04-11 10:48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3期
关键词:优秀人才欠发达科研人员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很多用人单位出台各种各样的“引才计划”,对“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给予非常优厚的条件,并在总结、评估和汇报工作时,常把引进人才数量作为重要成绩。然而,本单位已有的科研人员,往往在评聘中屡屡受挫。这导致一些原有人才愤而跳槽,成为别家单位的“香饽饽”。甚至有人戏谑称,“要想工资翻一番,必先换一换东家”。

全國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表示,“这种不平衡挫伤了不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打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他将人才工作分为“培养”、“引进”和“用好”三个方面。认为在对人才工作的侧重面上,相对而言,对“培养”和“用好”人才重视不够。

他认为,重“引进”而轻“用好”,经常导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现象;重“引进”轻“用好”的一个具体表现是,用人单位针对人才引进计划往往能大刀阔斧、不拘一格,而对本单位的人才选拔计划则相对严苛。这导致科研人员人人自危,对单位缺乏忠诚度,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效益。这种情形延续下去,没有人可能在此情形下甘于坐冷板凳、潜心做研究。

另外,过度重视“引进”还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去东北、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挖”人才,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难题越来越突出。正常的人才流动本来应该是受到鼓励的,也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是,发达地区过度地引进欠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将导致两者科技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继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

他说,科技人才引进作为人才快速聚集的方式非常重要。“引进”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从科研活动来看,“引进”人才是科研投入而非产出,更不应作为单位科研业绩的衡量标准。

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为了使我国早日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他建议,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和“用好”人才,特别是要用好广大青年科技人员,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具体而言:首先,对科研机构的评价以其科研产出为主,取消对人才数量的指标;其次,各部门、各单位对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时,原则上不应过分高于本单位现有的、具有同等水平的优秀科技人员所享受的条件;第三,各用人单位应探索“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和“用好”机制,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现有科研人员发挥出最大的科研能量;最后,应严格控制国家级的人才引进计划及数目。在科技方面,国家级的引才应是极少数顶尖科学家或工程师。大量的人才引进应当由各用人单位和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猜你喜欢
优秀人才欠发达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戴春琳 汇聚优秀人才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