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2-04-11 22:48李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5期

李君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选取80例,分两组,为风险组、对照组,每组为4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方式,风险组患儿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情况评分、家长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对两组患儿的风险事件例数(比率)、治疗护理、生活护理情况及患儿家属对于整体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整体护理进行记录、评分,根据最终所得数据可知,风险组整体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对于患儿的生活、治疗护理评分,使得患儿家属对于整体护理状况更加满意。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新生儿护理管理;事件发生率;护理情况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新生儿科是无陪护科室,许多家长对于小孩非常的宝贝,且宝宝年龄较小不会说话,与其他科相比,更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可能会出现心情急切发生言语过激的情况,而新生儿无法准确表达出自身的不适,可能会出现护理风险,造成不必要的冲突,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不良就诊体验,故而本文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使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探讨这一护理方式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试验将从我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生儿中选取临床病例80例,采用Excel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各40例的两组患儿,分别为风险组、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2例、18例;风险组患儿男女患儿分别为21例、19例,两组患儿的新生儿均在28天以内;两组患儿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

风险组: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具体如下。

组建小组:建立起针对于风险事件防范的小组,先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针对于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将可能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点单独列出,而后针对每一点的风险进行防范措施的制定,并提前进行安排布置,有效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还应当对发生危险事件后的处理方法进行讨论,以更快对风险事件进行处理。将讨论情况制成表格,便于查找,但表格只可作为辅助工具,护理人员自身应当将重点内容背牢及能够熟练操作。并且,还应当制定护理表格、交接班表格等,完善表格内容,在进行查房、护理时都应当进行及时记录,每天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是否存在异样,查看是否存在不良事件等。

交班制度:工作时间较长容易引起疲惫,容易发生疏漏的情况,故而需要制定合理的交接班时间及交接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内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本文采用弹性工作制度,根据护理人员数量、风险高发时段、患儿数量等布置交接班制度,且安排4个护理人员作为预备,防止发生风险事件时人手不够,预备护士应当轮番值班,在护理人员出现精神不佳、因为意外较长时间离开时进行人员替换,每次替换都应当按制度进行交接,保障护理人手的充足。

药品仪器管理:在对患儿进行用药护理时,应当将患儿的药品、仪器等使用量、时间进行确认,防止出现用错药、用少/多药的情况;由于患儿自身不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沟通,因此应当将用药、仪器的量以及患儿情况在床头进行贴标,使用前进行至少两次确认,防止出现医疗事故。

奖惩制度:完善的制度能够使得护理人员更加积极的工作,因此,应当设立奖惩制度,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夸赞,表现不佳的进行单独谈话提醒,若不改则应当进行处罚,严重者可进行开除处理。

护理培训:可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聘请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专家,从而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还需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其知晓护理所承担的责任,增强职业道德感,使其在临床中有更好的职业表现。

与家长沟通:先为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对护理流程、药物使用副作用、患儿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说明,在交流时,应当具体,在解释时应当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家长进行理解。每周两次电话与家属沟通病情及用药情况,使得家属对于患儿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1.3 观察指标

(1)风险事件发生率:记录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例数,计算发生概率。

(2)护理情况评分:由专业的评分人员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分别为30分、20分)进行评分,

(3)家长满意情况:由家长对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40分)、服务态度(30分)、整体护理感受(30分)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风险事件发生率

在干预后,对于两组患儿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计数,计算概率,根据最终数据可知,风险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情况评分

在干预后,由专业人员对于两组患儿治疗护理、生活护理两种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根据最终数据可知,风险组护理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家长满意情况

在干预后,由家长对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整体护理感受进行评分,根据最终数据可知,风险组家长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护理风险[1-2]是指由潜在/其他原因引发的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事故,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非常多,如自身身体原因、心理状况、护理原因等。其发生原因存在多角度[3],如从新生儿的角度上讲,存在着无法沟通交流的障碍,体弱的新生儿在发生异常时很可能并没有征兆,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而从护理人员角度讲,存在某些人员缺乏耐心,并没有对新生儿进行仔细探查,还有人员工作时间长,疲惫,对于一些数据、状况等存在忽略的现象。

风险防范式护理[4-5]是指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提前的护理防范,针对于患儿的情况进行了提前的收集整理,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出,在集思广益下,想出尽可能多的风险事件,并针对每一个风险事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提前进行布置,并想出风险发生后的解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防止出現风险,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目的。

本文设置了一组施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调查记录患儿及患儿家属的风险事件例数(比率)、护理情况评分、家长满意情况评分,根据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整体护理评分可知,风险组的评分更优,p均为0.00(P<0.05),专业人士对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进行评分,从数据来看,风险组的得分更高,p均为0.00(P<0.05),风险组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也较低,p值为0.034(P<0.05);据此可得风险组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儿的生活、治疗护理评分,患儿家长对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及家长整体感受评分均有所提高,故而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少霞. 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3):3.

[2] 于夕丽. 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J]. 心理月刊, 2019(6):1.

[3] 刘姗.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妇及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026(012):165-167.

[4] 林诺兰. 风险防范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健康管理, 2020(6):1.

[5] 徐全能, 计琴.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防范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