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构建研究

2022-04-12 08:28钟岑岑
出版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元数据电子图书

[摘 要] 分析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对象特征和描述需求,提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框架及相应的参考元素,以期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的构建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小学数字教材的规范管理、有效应用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教材 元数据 电子图书 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2) 02-0082-10

Construction for Metadata Model of Digit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Zhong Cencen

(PEP Digit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PEP Digital Publishing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etadata schemas of digital textbook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ption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n proposes a metadata hierarchical model and corresponding elements for digit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 for metadata of digit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some extent help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xtbooks.

[Key words] Digit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etadata E-book Digital instructional sources Digital Publishing

1 引 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信息化变革创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催生了教科书的数字化发展;数字形态的教科书—数字教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1]。在我国,面向中小学的数字教材研发与实践经过20余年发展,已经由个别出版社主导的以“建”为中心的“点”的尝试转向出版单位、技术公司、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等多個主体共同参与的着重于“用”的“面”的联动。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修订、教材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等环节做出规定,并明确指出数字教材可参照管理[2];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到2025年实现“汇聚生成优质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由此可以看出,在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积极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力量牵引下,中小学数字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广泛涉及并亟须打通设计开发、出版发行、教学应用、教材管理等跨领域业务流程。

在此背景下,面对诸多版本、不同格式的中小学数字教材以及逐渐全面化、协同化的流程环节,探讨如何从支持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联通和对接的视角对数字教材的特征和属性进行统一描述,形成一个描述能力强、便于互操作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对于推动其高效供给、共享应用和规范管理来说至关重要。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分析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的发展现状,结合对象特征和描述需求,梳理形成元数据模型的构建思路,并由此析取相应模型,以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的构建提供主体框架及可参考的数据项,进而服务数字教材的传播与发展。

2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发展现状

元数据作为一种“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某种数据或资源的特征和属性的结构化数据[4]。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元数据以中小学数字教材为对象,对其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描述,便于用户实现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查找、获取、跟踪等操作。元数据作为中小学数字教材信息共享环境的必要基础,其发展一方面受到教材实践活动的驱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相关元数据标准的支持。

2.1 实践发展现状

中小学数字教材是教育、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融合的产物。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电子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以文字和插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纸媒的教材随之变化,先后形成了数字化还原纸质教材内容,配套多媒体资源,平台化集成内容资源、学科工具、课堂互动功能等基于数字媒介的教材形态,促使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电子课本、电子教材、数字教科书等与数字教材相关的概念或产品陆续出现[5][6][7]。与此相伴随,对数字教材这一数字资源的信息记录、数据管理等信息化操作活动也自然而然地展开,其中涵盖教材名称、相关责任者、重要时间点等一些基本的数据项。

2010年以来,在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外部需求和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双重作用下,国内多家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出版机构大力开展数字教材研发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Books版电子教材、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等产品爆发式出现[8]。我国数字教材建设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对于诸多版本、不同格式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描述信息。研发单位也通常采用了相应的描述规则和数据规范。2017年前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迎来了以项目形式为主的规模化推广阶段,并在上海、广东、天津、河南、广西等地区实现了落地应用[9]。在与各地数字教材专有服务平台、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等系统平台对接的过程中,与中小学数字教材相关的身份、教学、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在各项目范围内得以开放与共享,为数字教材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数据层面的基础支撑。可以说,上述以某个产品或项目为单位的局部市场探索,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及其标准的发展做出了实践层面的铺垫。

2.2 标准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和推广工作的深入,出台统一的开发指导和技术标准、尽快构建成体系标准规范的呼声愈发强烈[10][11][12]。实际上,中小学数字教材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在2014年前后就已展开,且已在数字教材加工要求、出版流程、质量检测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成果[13][14]。在现有的中小学数字教材相关标准中,元数据标准作为一种基础性标准较早得到了关注。2017、2018年先后发布的新闻出版行业标准《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CY/T 164—2017)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电子课本信息模型》(GB/T 36453—2018)分别提供了专门针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电子课本等对象的元数据方案。其中,CY/T 164—2017是针对2010年后大量涌现的中小学数字教材产品提出的元数据标准。作为新闻出版领域的行业标准,它主要面向数字教材在编辑、加工、复制、传播等出版过程中的描述需求。该方案遵循出版领域《电子图书元数据》(CY/T 97—2013)中的体系结构和元素设置,扩展了对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数字教材组件的描述。其扁平化的元素结构和设定相对简单,直观且易于理解。GB/T 36453—2018则是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切入,为具有三层结构的电子课本构建了详细的元数据体系。该方案考虑到学习资源数字出版的可能又加入了出版属性,满足了跨领域的兼容需求;但是,由于其定义的电子课本比数字教材在内涵上更宽泛、在结构上更复杂,因此对于中小学数字教材这一描述对象来说不够具体和适切。

另外,由于中小学数字教材涉及数字资源、学习对象、电子图书等上位概念,其元数据标准均需考虑与《信息与文献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GB/T 25100—2010)、《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据》(GB/T 21365—2008)、《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  信息模型》(JY/T 0607—2017)、《电子图书元数据》(CY/T 97—2013)等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这些元数据方案所描述的对象实际上是数字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具化,所构建的元数据模型分别体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出版物两种体系的思路框架。在元素设置上除普遍涵盖标题、标识、责任者、技术要求等一般属性之外,还体现出描述对象在标准类型、范畴归属等因素限定下的特殊性[15]。上述标准的元数据方案如表1所示,这些方案及其构建经验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标准的研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2.3 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以实践活动和相关标准为基础,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问题。

(1)元数据实践的多样化与数据壁垒。在现有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相关标准中,各元数据方案由于适用对象和具体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的研发单位、出版机构、应用项目中的使用程度和執行力度并不相同。实际上,中小学数字教材产品和各地项目大多是分散建设的。建设主体在元数据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由度,甚至会自行定义一套内部使用的元数据方案。如此一来,数字教材元数据的描述粒度、元素语义、著录格式等在不同的产品之间、项目之间、体系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由此造成的数据壁垒将严重阻碍行业层面的信息汇聚与教材管理。

(2)跨领域对接的局限性。CY/T 164—2017的研制源于中小学数字教材产品爆发式涌现后产生的信息互通问题,旨在将数字教材的描述信息和描述方式在开发出版层面达成一致,但对于跨领域系统间的互操作支持却没有充分顾及。以数字教材的推广应用为例,我国教育系统所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对于数字资源的描述是以JY/T 0607—2017为主要依据,而数字教材研发或出版单位则是参考CY/T 164—2017或自成体系。作为教育公共服务框架下的数字教材需求方和供给方,二者在元数据的元素设定、体系结构等方面没有协调一致;这必将直接影响数据的共享和交换。虽然这一问题可通过与DC元数据的映射或转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其中的信息损失和数据处理成本都无法避免;同时,这也将间接影响数字教材的流通效率和实际效用。

(3)结构体系的弱适用性。在元素设置上,CY/T 164—2017沿用CY/T 97—2013的并列结构,一一列出各个元素。这种扁平化的体系结构虽然简单直观,但在同类元素处理上存在局限。例如:在数字教材出版过程中普遍存在主编、编写人员等同属责任者类型的对象属性,但CY/T 164—2017只有一个责任者元素,且其角色定位需通过与其并列的责任关系元素来说明,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就要做相应的扩展或限定。这对于多个同类元素的描述来说极为不便。事实上,相较于一般的电子图书,中小学数字教材随着实际发展涉及更为复杂的多源异构、跨领域对接等问题。上述的并列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与这一复杂描述对象相适应的实际需求,对于特定信息的描述也不够精细和灵活,难以发挥精准描述数字教材的作用。

由上可见,在中小学数字教材走向普遍化应用和规范化管理的当下,现有元数据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特征的良好描述和领域之间的兼容无法达到兼顾。因此,亟须构建一个描述准确、通用性强的元数据国家标准,以满足中小学数字教材特征描述和跨平台共享的需求。本文从增强元数据特征描述和互操作能力的角度出发,尝试构建描述中小学数字教材核心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元数据模型,以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的确定提供支持。

3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构建思路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从整体上对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的体系结构和元素设置进行规划,描述元数据元素在语义和语法层面上的内容,可为相关国家标准的构建提供主体框架及可参考的数据项。

3.1 构建整体框架

在遵循元数据设计简单性、精确性、实用性、互操作性等普遍原则的基础上[16][17],本文通过分析对象特征、梳理描述需求、接轨相关标准等明确模型构建的主要方向,形成如图1所示的模型构建框架,进而以此为依据析取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元素在语义和语法层面的基本框架。

3.2 分析对象特征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数字教材体现了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供需要求,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本文从基本特征和外在形态两个方面提取中小学数字教材自身的属性特征,为元数据模型设计提供描述对象层面的依据。

(1)在元素范围上体现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基本特征。截至目前,各界对于“什么是数字教材”这一基本问题并未达成共识。数字出版、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等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产生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数字教科书等相关概念;教育信息化、教材管理等相关政策文件也对数字教材的开发和管理有所提及,但始终未形成关于数字教材定义的权威结论。经过多年探索,人们趋向于认同中小学数字教材是技术发展驱动下的一种新型教材形态,应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起到與传统教学中纸质教材类似的基础、核心作用,具有出版物、教学性、数字化等属性。由此推断,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特征至少包括:①依据中小学课程方案或课程标准编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系统反映学科内容;②针对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需求,为中小学教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和基础支撑;③在文、图等传统内容形式之外,丰富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刺激和多元交互体验;④经历以数字技术为工具的加工制作、编辑审读、复制传播等规范的出版流程。因此,元数据模型应以体现上述基本特征为基础,可将中小学数字教材提炼为教学、教材、技术和出版四个方面的对象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初步划定元素范围。

(2)在体系框架上适应中小学数字教材的产品形态。近20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和出版机构相继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实践探索,所形成的产品虽然在版本、格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大多是以纸质教材为蓝本,不同程度地辅以多媒体资源、学科工具、阅读工具以及数据处理、课堂互动等功能。这些产品“以基于纸质教材电子版的静态内容为主体并配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的内容对象”的内容结构基本固定,且具有明显的媒体异构特征。另外,在实践活动中,除数字教材整体以外,其所包含的内容对象在生产制作、质量审核、资源复用、系统调用等场景下也有被单独使用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内容对象也进行元数据描述。由此形成的内容对象元数据,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于数字教材的全面认知,也将为追溯数字教材的编制过程、提高资源发现能力和效率、促进教材内容的灵活应用等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作为适应不同产品形态的基本条件,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应体现多资源异构的形态特征,在顶层采用与产品基础结构相匹配的“整体+局部”框架结构,支持对数字教材整体及其包含的内容对象的分别描述。

3.3 梳理描述需求

自2017年以来,随着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成,中小学数字教材如何接入该体系以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数据与服务的互联互通,愈发被数字教材开发者、使用者所关注;而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任务要求,也为数字教材的质量提升和规范管理提供了潜在指引。在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出版、教材管理、教学应用的业务链条逐渐明朗,数字教材及其元数据在生产制作、产品发布、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等系统和平台间联通和共享的需求愈发强烈。针对这一发展态势,本文从中小学数字教材运行视角出发,分析不同业务环节下的元数据描述需求,为元数据模型设计提供用户层面的依据。

(1)关注开发、出版中的描述需求。从出版角度看,中小学数字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图书,属于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范畴,须服从编辑加工、版权保护、出版物管理等必要的程序和规范要求。开发、出版是中小学数字教材运行的核心环节,针对其中的内容加工、制作合成、质量审核、产品发布等活动,需要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内容特征、外在结构等方面的核心信息以及标识符、贡献者、版本等出版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做出准确记录和及时维护,使其能够在数字教材生产制作、产品发布等平台中顺利流转。这些信息和要素是数字教材整体描述中的重要部分;但对于作为数字教材组成部分的内容对象来说,由于不涉及单独出版,因此可以弱化其出版属性,将其作为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予以描述。

(2)兼顾教材管理中的描述需求。从教科书发展角度看,中小学数字教材是技术引发的教材形态变革的产物,虽然内容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仍应具备教科书的本质属性、满足相应管理要求。当前中小学教材管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对教材的编制、审定、出版、选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18]。对于数字教材,教育部教材局表示要在2020年从管理制度的视角加强数字教材研究[19];教育部也在2021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印发数字教材管理办法”[20]。从这一层面看,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除了要具备名称、学科、册次等教材属性信息以外,还应兼顾出版责任者、出版地、审核状态等便于实施管理的相关信息,从而确保数字教材能够通过教材信息管理平台及数据库被有效查询、定位和追溯。

(3)着眼教学应用中的描述需求。中小学数字教材以教学性为第一要素,最终被教师和学生应用于教学实践。利用通用、规范的元数据来描述中小学数字教材,不仅可以使不同终端、不同教学系统、不同地区的师生在统一标准的条件下公平而有效地使用数字教材,还允许其通过接口等方式与其他资源、应用等建立关联、实现调用,从而更好地支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而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的态势下,中小学数字教材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对接,也将为数字教材的低成本供应、普遍化应用提供支持[21]。因此,为了让中小学数字教材适应当前以及未来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其元数据模型还应从技术环境、教学要求等角度进行描述,保证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被精准、适切地调取与应用。

3.4 接轨相关标准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标准并不是孤立的。为了增强元数据的规范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的构建也应考虑与相关元数据标准的关系,合理利用、协调、兼容现有标准和已采用的方案。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上位概念及其关系可知,中小学数字教材既从属于电子图书这一数字出版物类型,又是一类特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22]。相应地,其元数据方案也应与《电子图书元数据》(CY/T 97—2013)、《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据》(GB/T 21365—2008)等已有标准构成一定程度的匹配。另一方面,从中小学数字教材运行视角来看,作为其核心环节的开发、出版环节所建立的元数据,要能够为教材管理、教学应用中的平台系统所利用或转换,以便实现流程链中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鉴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对于数字资源的描述以由GB/T 21365—2008修改而成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  信息模型》(JY/T 0607—2017)为主要依据,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也应考虑与该标准的兼容。

综上考虑,根据中小学数字教材的跨领域特点和跨平台需求,其元数据模型的构建将以数字出版领域中描述电子图书的CY/T 97—2013、教育信息化领域目前所依据的JY/T 0607—2017为基础,对其元数据元素及其结构、定义、属性等进行适度复用、扩展与修改。这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的兼容性和互操作能力,降低标准研发和应用成本,也有助于保持与基于已有元数据完成著录的数字资源之间的一致性,为资源使用和共享提供便利。

4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设计

4.1 元数据元素结构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在遵循上述构建思路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标准,结合对象特征和描述需求划分层次、逐层细化,从数字教材整体元数据和内容对象元数据两个层面,利用树状结构的元数据元素对中小学数字教材这一对象予以详细描述。形成的元素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元数据元素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元数据的描述深度和实用程度。针对并列结构对于同类型元素及标题、标识符等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元素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借鉴JY/T 0607—2017的处理方式,采用“复合元素+简单元素”的树状描述结构,即:合并同类元素、提取底层共同特征形成复合元素,并将其作为枝节点,通过子元素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描述;以简单元素为叶节点,允许其作为子元素或单独存在,并由相应取值来确定具体的对象属性。这种树状结构,不仅便于实现该元数据方案与GB/T 21365—2008、JY/T 0607—2017等相关标准的兼容,也可提高元素的组织系统性和可移植性,增强对数字教材的精细化描述。

对于每个元数据元素,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进一步设置了编号、中文名稱、英文名称、解释、选择性、重复性、数据类型、值空间和说明/示例9个属性,并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以帮助用户更加清晰地理解和使用每一个元素。

4.2 整体元数据

为了准确描述中小学数字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的属性特征,其元数据模型中规划了整体元数据。这构成了该模型的核心部分。在具体构建上,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元数据以覆盖教材、教学、技术和出版4个方面的对象特征,满足开发出版、教材管理和教学应用3个环节的描述需求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将“电子图书元数据”(CY/T 97—2013)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JY/T 0607—2017)进行整合;经过梳理,在保留二者必选元素的基础上,加入刻画“教材”这一对象属性的元数据元素,最终通过通用描述信息、教材信息、出版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信息和数据管理信息6个模块形成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层面的元数据模型结构。

(1)通用描述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通用描述信息是从内容特征、外在特征等角度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基本属性进行描述的元数据,是所有类型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依据,便于其了解、发现、查找中小学数字教材。通用描述信息元数据在JY/T 0607—2017和CY/T 97—2013中均有体现,包括题名、标识符、描述、关键词、语种和类型6个元素。其中,题名和标识符是复合元素,分别包括正题名、其他题名和类别、表项等子元素。这些元素在数字教材运行中普遍存在,共同反映了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整体概貌。

(2)教材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教材信息是从课程教材建设视角对其教材属性进行描述的元数据,涉及对象信息和活动信息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对象信息记录教材内容的来源信息、划分情况等聚焦于数字教材本身的属性,包括依据、学科和册次3个元素。其中,依据指向数字教材编制所依据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作品,是一个由名称、标识符、版次和印次4个子元素组成的复合元素,承载了可识别或查找此依据的相关信息。活动信息则是对教材生命周期中特定活动的信息记录。当前只有“审核”这一个复合元素,用于说明中小学数字教材经相关机构审核的基本情况。该元素反映了中小学数字教材与其他数字化教学资源、电子图书在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上的区别,被进一步划分为审核项、机构和通过时间3个子元素。

(3)出版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出版信息是从出版活动的视角对其出版物属性进行描述的元数据,主要对CY/T 97—2013中的部分元素进行复用、合并,最终形成贡献者、出版地、价格、版权说明和版本5个元素。其中,贡献者和价格是复合元素,分别细分为角色、名称、日期和计费方式、数量单位、金额等子元素。这些元素是传统出版信息与数字化特征的结合,是数字教材出版者、管理者等主体通过产品发布、分发等数字出版平台以及教材信息管理平台等对数字教材进行规范管理的关键工具。

(4)技术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技术信息是从数字产品视角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技术要求及其相关特征进行描述的元数据,主要是对照JY/T 0607—2017和CY/T 97—2013,复用、修改其相应元素形成格式、大小、位置和技术要求4个元素。其中,格式和大小的元素值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获得,也是用户查找和使用中小学数字教材的重要信息;位置和技术要求是数字产品的典型属性,可以确保中小学数字教材在外部环境和主流技术发生变化时仍能被获取和使用。

(5)应用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应用信息是从教学应用视角对关于其如何使用的信息进行描述的元数据,是保证数字教材正常使用的必要信息。应用信息元数据以JY/T 0607—2017为基础,包括适用对象和使用限制两个元素,表明“谁可以以怎样的权限范围使用中小学数字教材”的信息,为数字教材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支持。其中,适用对象由年级、地域和用户类型3个子元素详细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字教材的教学适切性要求。

(6)数据管理信息。中小学数字教材整体的数据管理信息是对整体元数据而非数字教材本身进行描述和管理时所需的元数据,属于边缘性描述需求。在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中,该模块特指“元—元数据”这一复合元素,直接复用JY/T 0607—2017中的“元—元数据”,表明整体元数据实例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关涉的主体、元数据方案、语种等信息,便于实现对整体元数据的使用、解释、追踪等。

4.3 内容对象元数据

在针对内容对象这一层面的元数据设置上,由于内容对象本质上是一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故中小学数字教材内容对象元数据在构建上根据JY/T 0607—2017确定其元素,如直接复用其必选元素、适度选择其可选元素等,最终形成通用、生存期、元—元数据、技术、教育、权利、关联和分类系统8个维度的数据项。这种处理方式既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数字教材内容对象与实际应用环境的对接,也可以提高元数据应用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5 结 语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未来随着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中小学数字教材在出版、教学、管理的全链条体系中顺畅流转的需求将更加明显和紧迫,建立涵盖接口、数据、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已经成为促进数字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作为其中的一项基础性标准,更是实现数字教材合理开发、高效应用和规范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和借鉴已有的元数据相关标准,遵循元数据构建的普遍原则,按照分析对象特征、梳理描述需求和接轨相关标准的构建思路,提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整体框架,并从数字教材整体和内容对象两个层面逐步细化形成适合描述数字教材跨领域特点和跨平台需求的结构化元数据元素,所采用的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元素划分也为增强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数字教材互换和共享的顺利实现。

本文所构建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模型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国家标准的研制提供了元素层面的主体框架和参考思路,但是对于国家标准的具体确定,实际上还有很多研究需要展开:一是明确元数据元素值的语法规则,协调和确定各数据项的受控词表、编码体系等,保证元素的规范化表示和管理;二是完善扩展机制,除给出扩展原则之外,可建议建立元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支持元数据的创建、使用、归档和质量管理等;三是提供元数据的实践样例、著录实例和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绑定规则等,为对标准的准确理解和实际应用提供便利。

注 释

[1]徐丽芳,邹青.国外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与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20,28(5):31-43

[2][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21-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moe_714/202001/t20200107_414578.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1-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4]刘嘉.元数据:理念与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32-36+45

[5]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28-32

[6]吴永和,杨飞,熊莉莉.电子课本的术语、特性和功能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4):5-11

[7]趙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10

[8]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发展研究项目组.中国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5-88

[9][10]王志刚.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中小学数字教材典型产品调研的分析[J].出版科学,2020,28(5):22-30

[11]胡军.外察与内省:数字教材与资源评价标准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5):32-39

[12]仇森,潘信林,罗妍.新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现实障碍与推进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21(7):73-77

[13]沙沙.中小学数字教材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7(7):90-93

[14]李晓锋,孙燕.数字教材的属性特征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J].出版科学,2021,29(3):42-49

[15][22]钟岑岑.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相关标准比较研究[J].出版参考,2017(11):42-44

[16]肖珑,陈凌,冯项云,等.中文元数据标准框架及其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5):29-35+91

[17]徐菁.元数据的设计原则和实用中的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48-51

[19]钱丽欣,余慧娟.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访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J].人民教育,2020(5):13-1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EB/OL].[2021-09-23].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102/t20210203_512419.html

[21]沙沙.中小学数字教科书的外部性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8):79-82

(收稿日期:2021-11-1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小学数字教科书标准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路径”(CHA21026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钟岑岑,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主任编辑。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资源元数据电子图书
数字改变中职焊接教学探析
浅谈数字化教学资源图形图像格式转换
基于来源的组织机构元数据构建研究
元数据与社会化标签在微视频搜索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与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下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导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