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践反思

2022-04-13 05:13孙刚成白亚波
中国德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延时核心素养

孙刚成 白亚波

2017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文件,并于2021年秋季开学在全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实践尝试。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后延时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如何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价值与规范性是迫切需要强化研究支撑的重要命题。

学校“单减”政策出台之后,各地学校普遍压缩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却客观推涨了校外培训。而且由于校外培训机构的过度炒作和“剧场效应”的群体效应依赖,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卷入了无尽的校外培训浪潮,加之校际不均衡引发的择校热,极大地加剧了教育资源占有不均问题,也在较大程度上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所以,学校“单减”不但没有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在一定意义上加重了教育不公平现象。中小学校有义务向家庭、社会提供公益性、普惠性教育服务,其课后延时服务理应合理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践机制,发挥服务社会职能,为家庭解决辅导作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减轻因家长学历低无力辅导孩子的担忧,营造纯洁的社会教育环境。同时,通过课后延时服务提升中小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并遏制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培训,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够在加强教育自身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促进教育公平。

课后延时服务的根本意旨在于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探索一种既能保证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又能致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理应激发行政部门和学校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探索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有效模式,逐步引导中小学校走上理性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正确教育轨道,化解因升学压力而衍生的种种矛盾。

一、课后延时服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课后延时服务全面实施以来,在稳步推进、发挥正面效能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一)因政策不尽完善导致利益主体认识不清且心存顾虑

出台课后延时服务政策,既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回归良性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又是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教育需求的时代因应,在价值取向上高度契合了教育发展规律。但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顶层设计,还要考虑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涉及的敏感问题,如权利责任、服务内容、经费筹措虽作了一定的说明与要求,但政策解读权、实施权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地方政府和学校由于对这一新生事物普遍缺乏前期研究,更无经验可循,在引导教师、家长学习了解有关政策及试点地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运行情况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自然就产生了利益主体认识不清且心存顾虑的问题。因此,必须先化解教师、家长等利益主体的顾虑,渐进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念,统一到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核心点上,更好地支持和配合中小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二)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落实不到位导致综合育人效能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硬性管理仍然是主要的管理形式,造成教师、家长等群体存在“等待”“依靠”等消极心理。学校往往在对政策解读中“打擦边球”,选择执行既不违背政策基本精神又不影响家长传统认知的内容,导致不同学校在执行政策时产生较大偏差,不少中小学在实行课后延时服务时为了保守起见,选择辅导作业和补充新的学科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服务内容,而对政策中落实难度较大的发展学生多样化核心素养的核心诉求视而不见。这种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后延时服务,从表面上看为家长提供了服务,解决了一些诉求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解决课后延时服务中的问题,必须要和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学校、教师和家长等教育主体的联动,共同解决、协同推进,逐步实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课程与教学变革。

(三)课后延时服务内外保障机制不完善影响长效发展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调动各种内外因素、条件、资源,实现运行中的高度整合。因而,必须建立健全包括监管、评价、经费等必要的运行机制。但从目前来看,机制尚不健全,更谈不上相互配合与整体协调运行。大多学校从常规制度中“分化”出一些专项制度,缺乏校本顶层设计,尤其对质量评估,没有从长远出发,从而导致工作实施起来比较盲目,这也是课后延时很容易落入常规育人俗套的重要因素。其结果名副其实地延长了校内时间,而没有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没有延伸课程内容和服务方式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导致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落实减负增效的课后延时服务机制

课后延时服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推行初期必然存在运行不够规范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诉求出发,反思各主体存在的不足,思考改进的策略。

(一)坚定课后服务育人核心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指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终点。他们的发展、他们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始终关注儿童已有经验和真实需求,充分调动儿童自发、自主的学习意愿与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建构性学习。课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普惠性工程,其基本特征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规约下开展育人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照顾到儿童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動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学生综合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核心素养培育活动。要体现儿童生命成长的全面性与平衡性,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道德与审美能力,促进儿童全方位和谐发展。

(二)健全多主体参与的育人体系

课后延时服务强调活动性、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需要更大的运行成本。克服这一困难,需要从现实出发,重视联合多方利益主体的智慧和力量,重视挖掘与整合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从儿童所生活的环境来看,家庭、社区、学校是儿童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从人员影响来看,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品质与生活态度。在激发儿童学习主体性,助力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考虑影响儿童的多元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整合。因此,挖掘与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借助外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教育机制,才可能达到借助课后延时服务构建健全育人体系的目的。

(三)在沟通交流中转变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

教师和家长是执行政策的主体和动力来源,其价值认同体现在理念引导、反思评价、资源整合等各个方面。因此,政策的执行注定表现为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在斗争中的复杂性。为此,利用政策号召力来引导多元利益主体,特别是家长、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观念,使他们的思想以合理有效的形态统一起来,形成永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双减”政策实施中的必然选择。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学校需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不断针对家长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初期所产生的焦虑与怀疑心理,以及要求学校尽可能给予学生课后作业辅导等行为,加强舆论宣传与思想转变工作,建设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家校活动,及时展示课后服务阶段性成果,不断化解家长的焦虑,使家长的理念统一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层面上。

(四)发挥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学校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机构与实践载体,它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备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拥有扎实的教育实践能力。其二,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任。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政策必须通过学校来完成自上而下的传达、引导,进而积聚更多力量来共同推动和落实,最终实现自下而上的变革。若把改革寄托于上级行政部门强力推动,则会导致改革难以落地生根,因为改革的本质要求是必须调动所有改革主体的动力。

(五)完善课后延时服务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评价具有反馈、检查、督导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是课后延时服务的航标灯。课后延时服务强调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必然要求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从而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过去一味重视分数的评价模式。在这样的评价机制引导下,学校还要重视教师培训质量的提升,因为只有教师的素养提升了,才能培养出素养更高的学生。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经费,建立合理的经费分配制度,有效改善教师待遇及课后延时服务绩效工资,建立科学的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

【孫刚成,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白亚波,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延时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课后延时服务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课后延时中如何优化不同年级学生活动效果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论延时摄影的类型与表现手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