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

2022-04-13 19:06李培毓李硕
关键词:国际传播后疫情时代

李培毓 李硕

摘要:疫情暴发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对抗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要寻求突破,必须制定新的传播策略。新的传播策略应当推动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加强传播内容的挖掘与创新,增强传播媒介交互性和体验感,对受众进行细分、建立传播效果评估机制,最终构建出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

作者简介:李培毓,语言学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华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传播(E-mail: lipeiyu@hqu.edu.cn,福建 厦门 361021);李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语合中心一般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HGJ201710);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7SKBS213)

中图分类号:G125;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2)01-0157-08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中国的“抱疫驰援”体现了大国担当,为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也引发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疑虑和排斥,为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一定的阻碍。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把握传播规律,加快转型升级,妥善处理矛盾冲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全球政治经济动荡及次生灾害,势必影响未来数年的国际形势。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需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

从国内环境来看,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正处于自身转型发展的瓶颈期。由于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与学科建设仍有待完善,且民众对国际传播工作意义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度与支持度并不高,导致出现传播内驱力不足、市场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在世界语言文化竞争愈演愈烈的态势下亟待解决。从国外环境看,疫情后的国际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新冠疫情、冷战思维、民粹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新保守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甚至教育交流都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始终存在着偏见与质疑,不断

抛出“中国责任论”“中国道歉论”等论断,“中国威胁论”更是甚嚣尘上,严重阻碍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

当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创造了新的交流机会,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和全方位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中国在抗疫行动中对友好国家的慷慨相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信任基础,推动彼此深入交流。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为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带来更多机会。

其次,疫情促使在线交流普及化,这意味着作为交流载体的语言及其所蕴含文化的传播方式将更多样,涵盖内容更丰富,辐射范围更广泛。因此,在线交流与互动可能成为语言文化传播新的增长点。再者,语言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化传播事业的认识加深,以及政府各种配套政策的实施,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化传播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语言文化传播的新策略,创造语言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最终实现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

二制定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策略

如前所述,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制定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新策略。基于拉斯韋尔的“5W模式”,新策略可以从“谁来讲”(传播主体)、“讲什么”(传播内容)、“怎么讲”(传播媒介)、“对谁讲”(传播受众)、“讲后效果如何”(传播效果)这五个维度着手。

(一)推动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构建“他方视角”下的国际传播语境

在西方舆论占据主导的现状下,国际舆论往往被具有恶意污名化目的的新“冷战思维”“带偏”,导致由中国官方推行的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工作遇到较大阻碍。当前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有发展多种新的主体力量对其进行补充,才能实现多点开花、多路进发。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与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民间组织和个人自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创意行动层出不穷,也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疫情严峻形势下创新“云上民间外交”的方式,就全球气候变化共同应对问题积极组织上海、广东、江苏等省长同美国华盛顿、纽约、加州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一场友好的“云对话”。再如来自云南的“滇西小哥”,通过充满烟火味的云南美食视频,向世界展示“滇的味道”和中华民俗风情,每期视频的播放量都高达三百万左右,也让澳大利亚等外媒纷纷赞赏她的视频“让世界都迷上了云南”。因此,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民间与个人的力量,从而形成对官方传播的有效补充,将有效打破当前传播困境。

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模式通常采用“己方视角”,即以中国人的视角和关注点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但这样的视角通常在可信度和接受度方面受到质疑。我们应当尝试以“他方视角”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所谓“他方视角”,指的是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审视当代中国,同时以外国人熟悉的思维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他方视角的传播通常受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少,因而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可以充分借助来华留学生的声音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留学生来华学习语言知识、亲身体验文化,是中国故事的“听讲者”和“讲述者”,通过他们的讲述可以塑造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较为典型的实践案例有华侨大学组建的“华文星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志愿服务队,该团队依托侨校优势以及华文教育专业的经验积累,大力培养华侨华人群体和海外留学生的叙事能力,运用“他方视角”让他们从“听讲者”转变为“讲述者”。该团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先后前往“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33个偏远地区的50多所学校开展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参与活动的海外学生达一万余人次。

总之,国内高校可以有策略、有重点地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作用,将其培养成为知华、友华、亲华的重要力量,使其在回到住在国后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带动民间文化交流,乃至影响海外主流社会。

(二)加强传播内容的挖掘与创新,通过“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后疫情时代的传播内容应反映并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形象。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也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让中国形象“可信、可亲、可敬”,这是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故事化沟通是人类传递信息、引发共鸣最有效的形式。尤其在对外宣传中,人们或许会排斥某些观点,但绝不会拒绝一个好的故事。“好故事”的一个鲜明特征即是运用日常语言去关注日常生活。因此,关注社会中发生的平凡故事,以平实的叙述来传达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使传播内容更亲民,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2021年4月,一则云南“野生象群长途迁徙”的事件被广泛报道,象群从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出发,长驱500多公里,甚至逼近昆明。象群在迁徙途中造成的损失,与人接触产生的惊慌与好奇,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国外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卫报》、英国广播公司,以及印度、日本和韩国的网站都跟进报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进行了多角度、连续性的追踪报道,吸引大量的国际关注。报道中大象小象的形象都萌态十足,招人喜爱;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待象群的举措及友好行为,反映了中国人对大象生存环境的关心与保护,其中一些手忙脚乱的村民更让此次象群迁徙报道更加真实,塑造了“可信”乃至“可爱”的中国形象。

此外,语言文化传播往往要遵循“潜移默化”的规律,以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在传播内容上进行发掘与创新。实践证明,“宏大叙事”的传播内容往往很难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而“微观叙事”的传播则往往更容易被人接受。以李子柒的短视频为例,2021年2月,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纪录保持者。其视频题材主要以美食制作和传统手工艺为主,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意涵,唤醒了海外受众对中国式“田园慢生活”的认同与向往。李子柒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目标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了解彼此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到能引起双方共鸣的价值理念,并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这样才能避免陷入“自说自话、自言自语”的境地。

(三)因应泛媒体化的趋势,增强传播媒介交互性和体验感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泛媒体化”,即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自己所掌握的渠道上发布信息。网络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时下流行的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有抖音(Tik Tok)、Instagram、YouTube等,就消息的传播速度和民众的接受程度而言,这些自媒体平台造就了传播的新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促成了短视频时代的降临。作为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短视频可以通过创意构思、选取、拍摄、剪辑与中国语言文化相关的内容,产出内容更为新颖有趣的作品,从而让语言文化更广泛地被“看见”,更容易地被接受。可以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广和用户数量多的优势,以传播内容“碎片化”(即受众群体细分、媒介小眾化)、“场景化”(即用技术手段呈现具体的生活场景)的形式,与观者在虚拟空间中互动,这对语言文化的传播也有潜移默化之功。当前各高校积极开展短视频制作与自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如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海外新声代”工作室,吸引来自美国、爱尔兰、安哥拉等16个国家的100余名留学生自发担任“视频主播”,截至2021年12月累计拍摄制作中英双语短视频156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可爱可信可敬的真实中国形象,受到了海内外媒体与网络用户的广泛关注与频频点赞。目前,该工作室原创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突破8000万。在泛媒体时代,我们应更加关注技术进步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及5G技术的进步,未来主流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会是图文音影的整合完善,即“图文音影+”,这种传播形式更加强调交互性和体验感的融合,以符合碎片化消费需求和人们信息获取习惯。

其一,交互性的提升。交互是用户信息需求的直接体现,提升交互性有助于让用户成为信息获取的直接参与者,引导、协助他们获得真正希望了解的信息。2020年4月,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式宣布开始实施“融合通信”(Rich Communicate Suite,简称RCS)。基于融合通信技术,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可以构建“消息即平台”(Messaging as a Platform)式的传播,让学习者接收到的是一套信息“组合拳”,直接参与信息获取加工的全过程,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引进交互机制,减小额外下载APP等工具组件的烦恼,实现更为高效的语言文化学习。

其二,体验感的增强。未来的信息传播形式将充分调动人类接收信息的各种感官,并带来更加真实极致的用户体验。AR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无疑将带来全新的体验。语言文化在未来可以通过手机、AR眼镜等智能设备的交互,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通过设备扫描就能看到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了解历史演变过程,学会汉字的正确拼写等。此外,还可以利用直播互动形式加强语言文化“沉浸式”体验。“沉浸感”的产生是基于情景的无比真实性。由于后疫情时代线下交流恢复仍需要一定时间,在语言文化传播中可以采用直播互动的形式加强语言文化“沉浸式”体验。一是追求技术的无限提升,画面、声音都要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原初体验,增强交互体验感;二是“第一人称”视角造就的“代入感”,直播者用镜头为观众展示自己眼中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所有人都是‘我’”的融合效果,推广动手性较强的直播视频内容,以吸引较高的参与度。

交互性与体验感相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对多,一对一”的沉浸传播和“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直播者可以即时收集用户反馈并互动,实现“动态的个性化定制的传播”。包括网络直播在内的网络传播活动实现了大众传播的网络化和“去中心化”,网络主播与网友交替“扮演”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两个角色。通过移动设备和泛在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起和参与直播,直播者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多向对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存在着“相同时间、多个空间”的沉浸传播关系。直播完成后,直播视频和互动可保留下来,供后来用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继续上述过程。

(四)对传播受众进行细致划分,自下而上满足不同需求

是否能够达到传播效果,很大因素上取决于受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因此对传播受众进行细致划分是非常必要的。习近平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要求明确传播对象,及时对海外民众的文化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细分受众群体,进行分层传播,同时注重差异化、本土化,推出因地制宜的内容和传播路径,以适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需求。以国际中文教育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汉语水平的海外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真实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在课程研发方面可以聚焦海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进行“纳米级”切分,即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将知识板块进一步细化为各个小知识点,并聚焦学生关注点与偏好度,增添趣味性与互动体验,以便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实现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的学习。另外,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学习者的需求提供“中文+职业教育”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不少实践。2019年,孙春兰副总理首次在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中文+职业教育”的概念。2020年11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全国首个“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这也是细化传播受众的一种尝试。

在国际传播及中国形象塑造方面,按照当前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以及泛媒体化的现状,我们可以将受众其划分为“接受型受众”和“传播型受众”。所谓接受型受众,指的是只接受信息,不传播或极少传播信息的受众;而传播型受众指的是不只接受信息,同时还向他人传播信息的受众,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传播型受众越来越多,我们也看到很多国外的“UP主”在各类视频平台分享有关中国的信息。因此,在传播主体形成“官方—民间—个人”的多元化态势时,我们也要明确认识到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之间的关系与可转化性,学习者在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传播的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所学知识,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和效力,实现“听讲者”与“讲述者”合二为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明星学员”,提升海内外关注度,为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带去更多可能性。

(五)建立传播效果评估模式,完善反馈机制

传播效果是检验整个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影响程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传播效果评估机制不能顺应时代变革,存在评估对象单一化、评估过程线性化和评估重点平面化这三方面局限。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的传播效果评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监管。在个体层面,我们要考察受众的认知满意度以及情感认同度。传播受众作为语言文化传播的终点,是传播活动最直接的影响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能否满足受众需求,能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传播效果最直观的表现。在社会层面,我们要考察信息扩散度及互动参与度,即受众接收信息之后是否有所行动,是否积极扩散。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大众传播是“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即当社会系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采纳新观念后,传播过程会呈“S”形曲线得到进一步的扩散与采纳。当然,信息扩散度及互动参与度是以受众的满足度及共鸣度为基础的。

具体到评估模式,我们可以采取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监测传播内容的转发量、点赞量以及传播平台的用户数量、活跃度、访问数量,来量化传播效果。当然量化评估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容易造假、易被操控等。因此需要与质性评估相结合,即直接针对受众体验进行反馈。此外,我们还需建立传播效果评估的长效机制,对受众进行长期追踪,同时构建双向反馈平台,以便于长期收集评估数据。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为例,该机构从2012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运用调查样本库连续跟踪调查海外五大洲22个国家对中国的国民、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等形象,动态监控中国在国际传播上的成效,并形成了一个长效的评估机制。

总之,在未来的传播效果评估模式构建中,我们要依托5G技术和大数据等高效的科技手段,形成科学、长效的评估平台及评估机制。

三完善整体思路,构建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

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个由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所共同构成的过程性“闭环”,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其构建思路。基于前文对传播策略的分析与归纳,我们将所提出的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如下图1:

在这一传播新模式中,需要在傳播活动开始前做好精准定位,对有关语言文化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等传播策略进行推广运行时所涉及到的关键部分进行精细化划分,如严格内容把关,有针对性地培养师资,集中各类信息反馈并及时做出调整等,同时落实责任到位,严格把关全过程。通过不断的细化与完善,明确语言文化传播的目标与内容,进而提高整体质量与水平,加强各个要素与主体的合作联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这也是语言文化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各组成部分都具备精细分工和有效监管的条件下,推动形成“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可循环范式。新策略中的主要环节在此模式下各具特征:

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为以官方力量为主,民间与个人进行补充,利用“他方视角”与传播受众进行身份上的灵活转换。二是传播内容的故事化,表现为选取日常生活、普通人物纪实等“微观叙事”的题材,并以故事化的方式进行讲述,这样可以于潜移默化间增加亲和力和说服力。三是在泛媒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增强传播媒介的交互性与体验感,具体包括借助新兴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等传播手段实现沉浸式传播,以适应未来主流信息传播形式。四是基于区域化、类型化和个性化的逻辑对传播受众进行细分,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并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五是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包括提升个体层面的认知满意度、情感认同度和社会层面的信息扩散度、互动参与度,并有效融合量化与质化的评估方式,完善监管体系,搭建双向互动平台。

我们所构建的后疫情时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以传播效果为中心,以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以及传播受众形成“闭环”,环节上的每个要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播效果。因此需及时收集、分析各环节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与反馈,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优化整体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后疫情时代中国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虽然面临挑战,但可以迎难而上,继续完善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策略,进行长远规划,打造可持续的传播模式。基于前文分析,我们对当前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中需要做的工作进行归纳如下:

首先,主管部门及传播机构需要对有关语言文化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等传播策略进行推广运行时所涉及到的关键部分进行精细化划分,使其具体明确、落实到位,进而提高传播质量。其次,主管部门及传播机构要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对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全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应急预案,同时提高信息传播的智能化与精准度。再次,做好传播平台及标准建设,通过构建各类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各种语言文化传播标准,推动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常态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推进,开创后疫情时代我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

总之,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真正“走出去”,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既要采取符合形势,能有效解决挑战、把握机遇的创新策略以加快传播的转型升级,更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规律,可供参考推广、永续发展的传播模式。构建后疫情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以促进我国语言文化传播的长远发展。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LI Pei-yu, LI Shuo

Abstract: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as intensified the confron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In this context, new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must b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seek breakthrough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e think that the new communication strategy should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s, strengthen the rediscovering and innov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and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ubdivide the audience,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finally build a new mod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Keywords: post epidemic era;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責任编辑:陈雷】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