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研究

2022-04-13 22:46姜龙于海燕李新江杨波
新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吉林市培育

姜龙 于海燕 李新江 杨波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技术需要得到极大的提升。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农业强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吉林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阐述了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2017年1月9日,农业部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吸引发展、培育储备一批又一批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渐提高,城镇就业机会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城镇,造成“空心村”问题日趋严重。吉林市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中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了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并研究了培育对策,希望能为吉林市培育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帮助,有所借鉴。

1.1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

吉林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穿市而过,总面积约27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5916公顷。截至2019年末,吉林市户籍总人口达411.6万人,其中包括,男性人口206.4万人,女性人口205.2万人。城镇人口218.1万人,乡村人口193.5万人。全市范围内的乡村实用型人才资源匮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制约着全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1.2 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渐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市人才缺口大,就业机会日益增加,涌现出大批青年到城市中去发展就业。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始转变,“到城市中去”是每一个奋斗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受这种思想浪潮的冲击,我国农村年轻人口大量流失,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自2003年以后,吉林市也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问题更加不容小觑,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极大挑战。

1.3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度较低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把农业作为职业的基础上,自身还应该具备农业专业技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农业获得收益,使农民也成为一种职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它作为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在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是由热爱农业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回到农村进行自主创业,奉献自身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是由传统农民通过参加培训、自学农业现代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转化而来。目前农村基本都是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50岁以上人口比例巨大,他们中很多人60岁后依然需要从事农业生产,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巨大储备量生力军,所以对这批农业从业者培育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目前传统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并没有发生转变,社会各界对新型职业农民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传统农民的认知里,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生产经验就已经足够满足现在的农业生产,农业就是简单的“春种—夏管—秋收—冬卖”模式,认识不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及在生产上发挥的重大作用。

1.4 农民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在各个方面已经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所以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选择了进城里打工、学习和生活。因此,这一部分人对新型职业农民是否定的,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面子工程”。现如今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以及少部分留守的青壮年,但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更不知道农民也可以成为一个职业,并为他们带来收益,所以就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新技能,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积极性也不高。

1.5 没有完整配套的教材

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方式多以集中培训为主,在培训过程中,只是讲解员口头讲述,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训教材,导致农民受训时间有限,课程结束时学习便已结束,没有学习和参考资料,做不到有效的自主学习。

2.1 强化宣传,加强带动能力

加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培训课程的安排,应符合农民朋友们的接受能力、生活作息和农忙时间。

在农村进行宣传的同时,应该积极与农村基层干部联系合作,在村干部的带头领导下,深入每家每户进行宣传和指导,做到充分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及在生产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根据农民需要,提供上门服务。特别是在农民的空余时间,在田间地头要进行技术指导,最大化的帮助农民。同时还可以让先参与的农民给那些态度不是很明确的农民进行宣传与讲解。有句话说得好“村挨村,户挨户,种田就看示范户”。这些先参与的农民有了收益以后再给别的村民进行讲解,对于别的村民更有说服力。还可以利用网络来宣传。录制一个视频并放到网络上,让周边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看到。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农民亲眼见证,这样也会大大增加宣传效果。

2.2 鼓励农民提高自身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对农民这份职业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身份、地位的烙印。况且想要做好职业农民光热爱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在农事生产中,避免不了一些不可抗的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所以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是走向新型职业农民的第一步。此外,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打好基础。

2.3 制定地方针对性教材、与高校合作

为解决在培训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培训教材问题,市县区的涉农部门应与地方高校联合就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深入调研,总结编写相关教材,以用来对当地农民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材料。在农业院校任教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对农业新知识与新技术更为敏感和关注,这样不仅可以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还可以保证师资的水平,与高校合作培训将会实现双赢的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因此,要认识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正视遇到的各种难题,并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至关重要。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2020ZCY299);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0年度科研一般课题(2020XHY180)。

作者简介:姜龙,农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教学方法、作物遗传育种与高产栽培。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吉林市培育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