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2-04-13 01:39沈蓉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有效途径课程思政

沈蓉

摘 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了明显改观,大学语文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对培养高中学生敬业精神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和思政课程相融合,根据课程特点和高职院校育人要求,可以有序推动高职人才教育长足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有效途径;分析

当下阶段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为落实课程思政教育,需要从教学形式进行优化,以学生为本将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调整,落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要求。一方面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修养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政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教学影响力。

一、大学语文特点

(一)大学语文偏重分析和理解的结合

和小学、中学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不需要靠死记硬背,大学语文的学习更加宽泛,这一点与中小学大相径庭。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许多知识是需要仔细琢磨后才能获知的,更偏重于自学,自我研究、深入钻研才能领悟;其次,大学语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文学修养的沉淀。

(二)大学语文注重品德和能力的结合

大学语文课时不多,但容量大,内容比较集中。教师更多地承担的引导学习,要想真正学到知识,需要的不断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这些指引下通过自学去获得。而大学语文所讲授的大多是文学知识领域最前沿、最深度的知识,几乎很难靠一本书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需要学生不断拓展涉猎范围,以达到集中、全面、及时文学供给。

(三)大学语文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践是大学文科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学语文也是如此,在学习文学理论时,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从书中认识理论,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原理,最终达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统一。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一)同行同向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思政课程是一项政治理论课程,偏重于理论和思想上的教育,其二者在思想性上具有高度的同行同向性,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三观”的步调一致上。

(二)形式互补

思政教育承担着青少年“教育”职责,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着“立德树人”的思想,牢牢专注育人功能。但是,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觉得无聊乏味。而大学语文课程可以用其文学性和艺术性吸引学生,拓展思政课程的课程内容和在教学过程中重情感同化,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既互补又相辅相成,恰好能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以课程内容为切入点

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史源远流长,优秀文学作品灿若星河,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浩如烟海,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以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根据“课程思政”需求,扩大文学优秀作品的选择范围,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学生的德育需求相结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使“课程思政”系统化、深入化。

比如说,如果大学语文教师以“社会观”为切入点,就可以选择《礼记·礼运》,从这篇优秀的古代为文学作品着手,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认知提高跨课程教学质量,进而由抽象的社会形态具象到国家,增强学生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实现自我成长。

(二)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课程思政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一项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教育。高职大学语文本身就融入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责任和使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融合思政教育,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传统文化,这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举措。

比如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专题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时,以历史的视角对文学的发展和成就加以整理,通过系统全面的梳理和介绍,帮助学生从智慧结晶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史,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發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认同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三)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

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社会。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以学生对文本分析探究为基础,和社会热点相结合,鼓励学生去感受与体验。思政是德育的保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将思政教学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合理应用,这也是将大学语文拓展到社会的有效举措,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内化成能力素养。

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以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为切入点,在“爱国主义”专题的基础上,讲解《饮马长城窟行》和《燕歌行》,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从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对比中,探讨“战争的强大破坏性与和平的可贵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爱国”和“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的观念,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及时纠正了学生的过激思想。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品德教育,一方面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个人品德的发展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理论课,还要重视思政课,尤其是大学语文,作为社会人才品德塑造的重要阵地,需要从课程内容、传统文化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世军.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探[J].成长,2019(9):8-9.

[2]袁虹.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1,23(1):69-71.

[3]贾红莲,张云云.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22(4):5-7.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有效途径课程思政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