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探析

2022-04-15 01:03李丽军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发展

李丽军

摘  要:近些年来,创客空间出现并在高校内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在理念和模式上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创客空间的出现和普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始通过分析创客空间的特点以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为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途径,通过借鉴创客空间的发展路线,解决教育困惑,开拓教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创客空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7-0173-04

文章通过充分总结创客空间的特点、把握创客空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分析并借鉴创客空间的发展思路,以期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惑,开发解决教育思路问题的新途径,这也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创客空间的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育人性是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变革的关键

创客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育人性的特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变革中,不仅需拥有一定的实验意识,还要具备相应的育人思维。

首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客空间结合了资源以及空间,体现了协作和分享的理念。创客空间的出现为许多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人虽然家庭环境以及行业甚至年龄都有所差异,但是他们拥有相似的共同爱好,通过创客空间提供的场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而通过举行活动,可不断加强彼此间的经验交流,商讨创意,体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除此之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和目的也是培养人才。对人的培养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接纳创新创业的理念,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

其次,要宣传实本意识。创客空间的理念是为相同爱好人群提供分享创意以及进行合作的平台,鼓励人们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得到启发,获取新的创意,实现自我提升,弘扬团队精神,培养参与者的合作意识,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充分结合创客空间的部分理念和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用性教学,充分结合实本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高校也要遵循并坚持将实用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行业性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变化

创客空间所具备的行业性特点,会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产生一定影响,指明了社会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以及将来发展的方向。创客空间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客空间打通了实验室以及工作室等界限,使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们都可前往创客空间进行经验分享及创意交流。创客空间将工作空间以及网络和社交空间相连接,更加符合现如今创新创业的特点以及需求,利用市场化机制,创客空间还实现了具有专业服务、成本低廉、自由度较高等特点的创业服务平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创新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结合,目的是通过将创新作为基础进行创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所以,高校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和外界相联系的多个渠道,不断开展校企合作以及校社协同,不断加强与相关行业以及企业的交流,充分了解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并以此作为培養人才的标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创客空间的产品并非实体,其最终的成果是创业资源以及创新思维等,这些成果将会为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带来极大便利。创客空间的存在为创新创业者带来了多种服务,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社会化工程,需要社会相关行业以及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方向是品牌企业,因此这些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为其提供相应的平台。相关企业要充分结合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共享自身的资源,为高校教育提供较为前沿的资源,如“高校+制造”业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积极地提升自己。

二、创客空间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惑

(一)认识性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面临的定位困惑

实际上,创客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性误区,创新创业教育在发展中也会面临定位困惑。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通常将其当作补充教育归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只是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实际作用。高校并没有将其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为其制订相应的政策,安排相关组织机构,只是将其作为高校能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由于没有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过分重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并参加相关竞赛所获得的奖项以及成绩,并没有真正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作用,只是将其作为表现教学成绩的点缀,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看待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时,不能片面地将其看作是创客空间存在于高校的一种形式,是追随时代潮流的产物。而是要通过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去探寻创新创业教育所带来的真正价值。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当代高等教育变革的体现,更蕴含了对于教育内容以及理念的创新,是对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性质的优化。通过充分综合我国国情以及社会发展状况,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充分理解创新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实际内涵,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高校还要意识到创新意识以及协作意识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交流,鼓励学生在面临问题时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难题,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将创意和灵感转化为实际成果,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同质化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涵困惑

同质化程度严重,是现如今创客空间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首先,我国大部分创客空间的市场定位以及所具备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主要内容是为人们提供办公场所,并进行部分技能的培训和招聘等较为基础的服务。实际情况是创业者需要更加深层次的服务,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创客空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其提供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大部分的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时需要相应的技术、市场以及相应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但大部分的创客空间并没有能力为其提供类似服务。其次,在创客空间的服务者中,很少有人能够对创业者的发展以及经营路线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使得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时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并随之面临生存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存在虚化的问题。只有极小一部分高校会将创新创业教育归纳至教学计划当中,并纳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内。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在创新创业课程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创新创业政策,由教师为学生描述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式,提供一定的就业信息和应聘技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内容泛化问题。大部分高校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创业技能以及创业技巧,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才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创新以及创业精神,才能形成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和领导力,提升创新创业素质[2]。

以上問题存在的原因可能和人们对创客精神的认知不清有关。现如今,在报道宣传中通常将创客和创业联系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弘扬创客精神,对于一些不了解创客精神的人来说,他们在看到报道后会将创客误以为是创业成功的人。这种认知不清的情况出现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会导致高校没有充分理解创客精神的内涵,而片面地将创业过程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违背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将“速成创业成功者”作为课程内容,存在着内容虚化以及泛化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

(三)机构建设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运行困惑

创客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组织机构松散的缺陷。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创客空间机构,如开放创意社区等。除此之外,许多高校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客空间。虽然我国创客空间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也较大,但总体来说,其发展规模和组织机构都较为松散,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大部分的创客空间是试验性或者商业性部门,并没有真正形成系统化的实际机构。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创客空间还要形成相应的创客俱乐部以及举办研讨会等组织活动,并形成完善的运营体系,目前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较为漫长的发展路程。

因此可以发现,创客空间存在组织结构松散的缺陷,极易引起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困惑,最终导致高校教学资源分散化,并且缺乏管理。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运行体系,缺乏统筹管理,虽然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部门,但并没有明确的领导机构。这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运行困惑,没有明确的领导组织和机构,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违背了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以上多种问题的存在可能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问题有所关联。近些年来,许多人在思考创新创业教育时,通常会将学校和部门或者学校和教师相区分,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有相应的组织部门或者任课教师进行组织参与并负责,并没有意识到高校才是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责任的主体部分,最终导致高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部门缺乏明确的主导机构,缺乏统一管理。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突破了学校的界限,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多主体参与系统,校企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创客空间走向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实现众创化走向,实施双对接策略

众创空间是创客空间目前的发展趋势,目的是使创客空间突破群体界限,充分综合社会力量,通过利用国家高新区以及创新示范区等环境的条件,推动创新创业的结合,为创业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空间环境,实现创业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双对接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首先,要不断增强和现代科技的对接。充分解读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将科技作为发展动力,充分结合现代先进的生物、信息以及光电子等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可引进创客空间的3D以及社交网络等技术,不断充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和工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存在着落后的状况,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效率。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可以使得学生充分体验现代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教学质量[3]。

其次,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联系。通过不断突出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联系,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实现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相对应、教学方向和学生专业相符合、教学特色和学生兴趣相一致这三个方面。通过完善团队合作教育以及个人兴趣拓展形成育人体系,充分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实现多样化走向,遵循双构建思路

创客空间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形态的多样化,在目前大众创业以及草根创业的新形势下,经营模式要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只拘束在固定的经营形态下,要不断发展出更多形态推动社会发展。通过实现创客空间的多样化,将创客空间和社会经济领域相结合,推动创新中国以及智慧经济的构建。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学习创客空间多样化的走向,遵循双构建的思路。

首先,高校要充分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建立独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充分结合本校内教育创新的实际状况,充分结合高校的相关专业和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能够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课程体系不仅要包含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相关课程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互联网创新和云计算等专业课程,以及数控机床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课程,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4]。

其次,要形成多极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同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任何一个高校的事情,而是社会、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共同事业。所以,高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时,要具备大局观念,从战略的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尽可能构建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教学同盟,如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研究会等,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的核心作用,宣传研究机构的实际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各领域行业以及企业的支撑,通过政府和各领域行业的共同努力,使得高校可充分结合自身教学特色,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能够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自身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内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5]。

(三)实体化走向以及双完善方案

目前,实体化是大多数创客空间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创客经济的风口推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创客空间,将实验化向实体化转变。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政策的扶持,在我国相关政策的鼓励下,部分创客空间已形成完善的导师队伍,并为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客空间的服务类型也不断扩展到各行业领域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学习创客空间的实体化走向,充分学习双完善方案。

四、结语

近些年来,伴随着创客空间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创客空间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建设,推动了创新创客教育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川,何齐宗. 基于创客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7(22):60-64.

[2] 陈延良. 系统论下基于创客空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55-57.

[3] 李烜. 基于创客空间模式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 新校园:阅读版,2017(08):35-36.

[4] 朱广琴.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學要素及机制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84-87.

[5] 王海威,王伯承.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发展
区域发展篇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创客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