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女性健康

2022-04-15 16:27
检察风云 2022年6期
关键词:隔代照料生育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达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等标准。维护女性的身心健康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缓解家庭压力,提高生育水平。

维护女性身心健康有利于缓解家庭压力,提高生育水平

背景情况       上海市妇联依托全市16个区妇联,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女性身心健康调研工作,通过梳理调研资料,了解到女性身心健康状况呈现的一系列新特点,以及须解决的新问题。

问题及分析

1.健康状况基本平稳,但有患身心疾病的风险。调查发现,有慢性生活方式类疾病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性占61.87%;出现妇科异常症状的女性占25.38%;有肥胖问题的女性占13.03%。在心理健康方面,有72.1%的女性会有不同程度的烦恼和情绪激动;超过半数的女性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神经过敏。对配偶、家务分工状况、亲子关系感到不满意的女性,较容易烦恼和激动。调查佐证:家庭冷暴力会让女性感受不到被爱,内心感到孤独,怀疑自己,进一步损害身心健康。

2.健康意识基本具备,但缺乏健康行动的保障。在受访女性中,有86.49%的人认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说明大多数女性具备较强的健康意识;但每天从事体育运动不足半小时的受访女性占27.67%,5个工作日久坐超过15小时的受访女性占81.41%;有高达83.87%的受访女性反映,白天精力不够充沛。这都说明女性虽然重视健康,但受制于工作与生活等因素,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3.家庭关系基本稳定,但关系质量满意度不高。有82.16%的受访女性已婚,其中有84.59%的受访女性有孩子。对当前家庭关系很满意的受访女性只占43.83%,仅25%的受访女性对自己的配偶很满意;25.76%的受访女性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可见,上海市大部分女性虽然拥有较为稳定的家庭,但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并不高。

4.社会支持需求较高,但社区组织参与度较低。当有烦恼时,有超过94%的受访女性会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朋友等人的支持,从不向任何人傾诉的受访女性只占5.73%。仅30.29%的女性对于人际关系和谐度很满意。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女性有被社会组织和朋友看见、理解和支持的需要,但离真正得到帮助并解决她们所面临的问题尚有较大距离。

1.进一步提升女性身心健康科普平台的触达率。上海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关于身心健康的科普平台比较完备,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唾手可得。但是,存在“知道做不到”的现象,还有人对科普知识充耳不闻。建议协同体育、卫健等相关部门,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建立以身心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为目标的健康知识科普体系,并将其转化成绘本、教材、视频等形式,加大线上传播的吸引力,推进身心健康宣传工作。

2.进一步完善社区组织支持系统。建议加大社区各服务组织参与女性身心健康服务的力度,充分利用社区、街镇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与设施,开展身心健康定期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持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和慢性病干预管理。建立阵地,由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在社区进行线下推广,用浸润式、场景式的体验促成知行合一。建议相关部门在社区中设置或提供易记、具有较高辨识度的高风险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救援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方便有需要的市民。

3.进一步落实健康家庭的内外部保障。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家庭生活方式,提升女性家庭生活满意度。联合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家庭纠纷的协调,提供并完善心理疏导、情况调查、诉前调解、回访帮扶等家庭危机干预方式。积极推进家庭社工的队伍建设,推进家庭治疗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提升有关机构对反家暴职责的认识和履行能力。扩大宣传保护令、庇护制度与场所等反家暴工具的应用范围。

4.进一步培养身心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一批活跃在社区的家庭健康师,积极主动传播身心健康知识,关心个人心灵的成长,热心指导正确的待人处事方法。在社区居民需要心理疏导的情况下,提供及时的专业帮助,将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发挥女性身心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支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身心健康研究队伍。推动身心健康普查,在身心健康、慢性病管理、健康促进方法等方面形成研究成果。撰写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服务政府决策,服务女性身心健康这一民生需要,共同推动中国女性身心健康的科学研究,构建女性身心健康社会发展服务体系。

背景情况         上海市妇联开展了“家庭生育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支持研究”,在多个区以20至49周岁已婚女性及其配偶为调查对象进行网络调查。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市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较低。家庭平均生育意愿为1.3个孩子,仅三成家庭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

问题及分析         家庭生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育儿成本过高,拉低家庭生育水平。上海市生养孩子的成本高于国内大多数城市,其中教育成本更是较高。

2.社会现代化程度高,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生育观念让位于个性化的生育追求,人生完整、夫妻幸福等是生育的主要动机,保持生活质量成为“不生或少生”的重要考虑因素。

3.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生育。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家庭平均仅生育1.05个孩子,收入成为家庭生育水平提高的阻力。

4.祖辈提供隔代照料显著提升生育水平。在祖辈能提供隔代照料的情况下,42%尚未生育孩子的家庭未来三年内确定生育,这一数字是不能提供隔代照料家庭的2.8倍。在祖辈不能提供隔代照料的情况下,39%尚未生育孩子的家庭,未来三年内确定不生育。

建       议           推出系统性家庭政策,以缓解家庭压力,促使生育水平提高。

1.加强社会支持,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保障生育期妇女合法权益,减轻用人单位用工成本。尝试以家庭为单位评估抚养负担,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税。严打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现象。

2.提升儿童保障水平,降低养育成本。持续推进普惠性托育点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托育资源供给,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继续鼓励托育机构、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课后辅导照看服务。推进生育友好型空间网络布局,加强母婴设施建设。

3.化解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保障女性就业和职业发展。加大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企业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力度。增设夫妻共用育儿假,强制男方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卫生健康部门可联合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单位,制定家庭友好型企业认证制度,每年推出一批家庭友好型企业。

4.提高隔代照料者社会福利水平,完善家庭功能。提供“喘息服务”,关爱隔代照料者的身心健康。由社区志愿者、相关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帮助、健康知识指导以及科学育儿理念。完善社区设施功能,创造代际共享公共空间,宣传隔代照料的社会价值。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隔代照料生育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