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2022-04-15 06:36陈大祯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脏器脾脏螺旋

陈大祯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甘肃 武威 733399)

0 引言

急性胸腹部创伤是急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顾名思义,是指患者胸腔、腹腔中的脏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伤,其既可能是单器官损伤,也可能是多器官损伤,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治疗,临床必须准确诊断患者的伤情,以避免患者因治疗不当出现严重结果。X线可用于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但其分辨率较低,无法清晰显示创伤内部情况,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结果,与之相比,多层螺旋CT分辨率更高,还能清晰展现创伤内部情况[1]。本文抽选本院医治急性胸腹部创伤的40例患者,为其采取X线及多层螺旋CT两项影像学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评价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4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具体为:性别构成:男32例,8例;年龄28~74岁,平均(51.77±12.9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高处坠落8例,重力击打等原因2例;手术病理结果: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肝脏脾脏破裂/腹腔积血:16例/16例/5例/2例/1例。纳入标准:①均为发生在胸部或腹部的急性损伤;②患者均在受伤后的10h内入院接受治疗;③患者在了解研究内容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也批准本次研究[2]。排除标准:①慢性损伤;②对X线、多层螺旋CT有禁忌证;③合并有非胸腹部损伤者;④研究未完成前便死亡或中途退出研究者以及依从性差无法完成研究者[3]。

1.2 方法

先给予患者X线检查,采用岛津X线摄影系统RAD SPEED M,设置DR机的电流为200mA,电压为55~80kV,随后对患者拍摄胸部正斜位、立位腹部平片。再给予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仪器为飞利浦公司产出的16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范围起自胸廓入口,终点为盆底,设置层距5mm、层厚5mm,给予平扫,若有可疑表现,则对该处给予1mm薄层重建扫描。扫描完毕后,给予三维图像重建处理,形成多角度、多方位图像。为保证诊断结果准确,安排同一批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人员数量至少为2~3名,必须所有阅片人员得出相同结论才可作为最终诊断结果,且阅片人员工作年限不得少于3年。

1.3 观察指标

(1)金标准为手术病理结果,对照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计算诊断准确率并给予组间对比。

(2)组间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情况。图像质量可以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等级,判断标准分别为:①I级:血管可以清晰显示出来,有明确的边界,成像效果极佳,未发现断层现象,无阶梯状的伪影存在;②II级:血管显示较为清晰,边界较为明显,成像效果一般,存在轻微的断层现象或阶梯状的伪影;③III级:血管显示模糊,边界不清晰,成像效果较差,存在明显的阶梯状伪影及断层现象。

(3)组间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放射剂量,计算公式为:有效放射剂量=特定转换系数×剂量长度乘积,其中,胸部的特定转换系数k=0.014,腹部的特定转换系数k=0.01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患者基线资料及研究结果中的所有数据均被录入到SPSS 2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处理,()作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t作为检验值;(n,%)作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χ2作为检验值。最终计算结果若P<0.05,那么代表统计学结果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多层螺旋CT、X线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5%,前者比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的组间对比[n(%)]

2.2 图像质量分级状况

多层螺旋CT得I级图像质量者多于X线,II级图像质量者、III级图像质量者则少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图像质量分级状况的组间对比[n(%)]

2.3 有效放射剂量

多层螺旋CT的有效放射剂量为(1.67±0.11)mSv,低于X线的(3.25±0.2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50,P=0.000<0.05)。

3 讨论

从高处坠落、被重物猛力击打以及交通事故是导致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主要原因,患者胸腹腔受到的损伤通常有多处,少数患者仅有一处创伤,由于急性胸腹部创伤发病较急、患者病情变化较快,若不及时给予准确的诊断,患者很容易出现危险,因此临床必须要尽快为患者准确地诊断[4]。但是,通过常规的症状观察与早期检查很难完全掌握患者的病情,急性胸腹部创伤在症状体征上容易与一些疾病混淆,患者症状体征若被掩盖,则确诊难度会显著增加。X线、CT以及超声都可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其中最基本的诊断方式是X线,由于这种方法无法展现出创伤内部情况,因此许多采取X线检查的患者虽然有明显的病理症状,但其X线图像却未显示异常;超声也是如此。区别于前两者的显像模式,多层螺旋CT同样放射出X线,但部分人体组织会吸收较多的X线,部分组织则会允许更多的X射线透过,多层螺旋CT可以接受这些信号并以计算机输出图像,形成患者胸腹部的断面图像与立体图像,其不仅图像清晰度高,扫描时间也非常快,医生可以根据灰度的高低(白影或黑影)来判断器官情况;此外,多层螺旋CT的扫描轨迹是螺旋前进状的,其连续且快速的采集数据,可以规避运动伪迹,避免漏扫,因此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5]。

肝损伤是腹部创伤常见的类型,占比大概在1%~8%,这种损伤类型临床需要尽快为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否则患者会发生继发性感染、胆汁性腹膜炎或出血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6]。脾虽然是实质性脏器,但血管丰富,十分接近体表,其本身质地较为脆弱,周围也缺乏保护性结构,是腹腔中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实质性脏器,临床同样需要重点注意对脾损伤的检查,以免危及患者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脾破裂出血大多不规则,外伤虽然容易确诊,但被膜下破裂与中央破裂不易被发现,容易发展为延迟性脾破裂,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故建议腹部创伤患者对可能发生的脾破裂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腹部创伤发生当日未发现脾损伤的患者,应在次日再次为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若患者确实发生脾损伤或延迟性脾破裂,则大多会在第二日的复查中发现脾脏下极血肿甚至是脾破裂。当然,还有患者存在局部症状,这类患者即使是CT图像未显示脾破裂,若发现脾脏周围有高密度的凝血块,也应该认为是脾损伤,还有肝周若是存在低密度影,也要考虑是脾破裂所致腹腔内积血所引发的CT征象[7]。本文对脾脏损伤患者和肝损伤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的检查,其中脾脏损伤患者的CT表现主要是脾脏体积增加、无清晰轮廓、形态异常(部分缺损),有混杂的密度影且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是脾脏破裂,出现出血现象;若肝实质边界模糊且内部存在密度较低的片状阴影,则可能是肝脏破裂或肝内存在血肿,以上肝脾损伤或发生在脏器外部,或发生在脏器内部,多层螺旋CT可以发现脏器内外部状况[8-9]。此外,腹部创伤还有可能导致髋部、骨盆等部位的骨骼损伤,如骨折等,同样可以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正常情况下骨质具有连续性,若是骨质连续性和骨内钙化区中断,则代表骨折发生[10]。当然,多层螺旋CT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不仅可以细化到器官个体,还可以针对空腔脏器损伤和实质脏器损伤进行诊断。一般而言,实质脏器在发生损伤后,其CT图像会有脏器破裂、脏器肿胀、脏器边缘模糊、脏器内部有条片状的高密度影或低密度影,或包膜下有弧形的高密度影或低密度影;若给予增强扫描,患者CT图像中会发现病变的密度降低、范围缩小[11-12]。空腔脏器损伤患者若给予CT检查,可能会出现肠壁缺损,肠系膜、腹膜后、腹腔中积气等征象,若为患者口服造影剂,则造影剂可能从肠道中、系膜血管内向外溢出,出现肠梗死征象[13]。临床可以根据以上征象特点来判断患者的腹部脏器损伤是空腔脏器损伤还是实质脏器损伤。见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100%,比X线检查85%的诊断准确率高,无疑证明了在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上,多层螺旋CT具有比X线检查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此外,多层螺旋CT的I级图像质量者多于X线,II级图像质量者、III级图像质量者则少于X线,且多层螺旋CT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X线(P<0.05),则可以证明多层螺旋CT具有比X线检查更加优秀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无论是诊断准确性、安全性、图像质量,还是临床应用价值,均非常高,并且其适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治疗。

猜你喜欢
脏器脾脏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鉴别诊断
多脏器功能衰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潜水强者
在达古雪山巅
海湾扇贝外套膜及脏器剥离机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