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古榧礼赞

2022-04-15 02:59杨伟春
国土绿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香榧礼赞王羲之

杨伟春

Ecological Culture

人文绿苑

会稽山古香榧群

天下香榧千千万,香榧之祖在稽山。

话说榧祖居稽山,是基于在会稽山麓、白云深处的千年香榧林景区中,有一棵全球最高寿的“榧王”。2012年,经北京自然博物馆测定,“榧王”树龄为1567年。奉这棵隋代之榧为稽山香榧之祖,该是实至名归。这里还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香榧树。据统计,分布在诸暨赵家镇、嵊州谷来镇、柯桥稽东镇一带8 个乡镇、52 个行政村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树有近8 万棵,千年以上的近百棵。汤汤鉴水酿造出天下三大古酒之一——黄酒,苍苍稽山则孕育了千年珍奇圣果——香榧。

礼赞稽山古榧,感佩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岁越隋唐宋明清榧榧苍翠百年千载,树结祖孙儿辈果粒粒惠泽万众兆民”“三叠瀑下千年古榧圣果树,走马岗上万载名木活化石”“稽山古榧雨滋露润代代相传久,千年圣果王者风范悠悠清芬扬”“古榧千年跨越犹虬枝繁茂,圣果三代相替益满树飘香”。《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尝至门生家,见篚(古通“榧”“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说的是有一次,王羲之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用榧木做的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唐朝宰相李德裕曾赞:“木之奇者,有稽山之海棠榧桧。”

礼赞稽山古榧,感佩其甘贫守志,笑傲群芳。茫茫会稽山,沟深山高,雾重林密,自然环境严酷。然而,古榧却“立身稽山,榧耐寒瘠,傲视蜡梅千树;扎根巉岩,品味醇香,胜却幽兰万种”。宋朝苏轼曾赋《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诗寄情:“原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胡马的《五律·枫桥香榧》诗曰:“古木千秋岁,严霜岂可凋。衍迤三代果,抚育八年苗。素指开天眼,金盘捧玉娇。久回香榧味,不敢忘枫桥。”

榧王

礼赞稽山榧祖,感佩其药食同源,惠泽苍生。“古越香榧出稽山,王者风范自可嘉。润肺养颜护肠胃,延年益寿非虚夸”。《本草纲目》对榧实的疗效归纳为“气味甘温,平涩无毒”,“常食强筋骨,行营卫,壮阳道,滋阴虚。去三虫、治五痔,润滑肠、消积食,清白浊、散蛊毒,平咳嗽、明目润肺”。榧实还可榨油、煲香榧素羹、做香榧酥和糖球,更多的还是用椒盐烘焙,口感松脆香润。宋朝苏轼曾诗赞:“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玉山,同处会稽山脉的磐安境内,宋时此地香榧曾因质佳一度被人们追捧。然而,物竞天择,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绍兴的香榧幸赖历代榧农的不懈提纯复壮、优胜劣汰,榧实之质早已一骑绝尘,媲美玉山。

礼赞稽山古榧,感佩其典故逸闻,脍炙人口。宋·王十朋在《会稽三赋卷上》中载:越地有“桐柏合生,檫棐异隅,文梓楩楠,栎柞槠榆,连理之柯,合抱之珠……”传说,香榧上两处状如眼睛、细似芝麻的凸起,就是西施发现的,被称作“西施眼”。这左右对称的两点正是榧壳的中缝,你只要对准“眼睛”用力一捏,榧壳自然就会裂开。秦始皇当年东巡至会稽,发号布令天下,左丞相李斯刻石记功,世称“会稽刻石”。一天,地方官员献上山珍香榧,秦始皇见壳薄肉厚,果实松脆甘润,且越嚼越香,顿时龙颜大悦,遂赐名“香柀”。从此,会稽山一带的人们称香榧“柀子”为“香柀”。传说王羲之当年与友人相聚时,是“无榧不醉酒”,则更增添出一段人世佳话。

江河万里其源必远,树高千丈其本必固。稽山古榧,一棵不一样的香榧,千年傲霜凌雪,依然风华正茂,堪称江南一绝,华夏瑰宝。

来绍兴,这里不仅有鲁迅先生钟爱的糟鸡、酱鸭、落花生、茴香豆,更有稽山古榧伴美酒。诚如宋·何坦《乞蜂儿榧子郭德谊》诗曰:“味甘宣邵蜂雏蜜,韵胜雍城骆乳酥。一点生春两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

稽山古榧,千年遗存,王者风范!

猜你喜欢
香榧礼赞王羲之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王羲之送字
脱贫礼赞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开化墩南古香榧
书圣王羲之
采油树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