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T范式下改进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动作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

2022-04-15 02:00朱勇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长拳语词范式

朱 浩 ,朱勇强 ,姜 波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230000,2.安阳工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强调,要树立健康优先的教育理念, 保障体育课有质量的开展,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分别从运动参与、技能目标、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提出了细化要求, 但仅通过传统的体育课程显然是无法完成上述任务的[2]。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建设,从单一的公选课到形成以俱乐部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多元化丰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课程评价标准由关注课程成绩向关注综合学业成就。高校体育俱乐部具体教学方式的创新改进,是实现体育俱乐部课程改革和课程质量提升,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途径。

本文引入心理学动作记忆SPT(subject performed task)操作范式,以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为视角,通过SPT范式下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验干预,比较武术俱乐部学生运动技能——武术动作学习记忆成绩的差异,从而探讨SPT效应对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方法的影响。Cohen(1981)考察传统的语词学习任务 VT(verbal tasks)言语条件(被试只是默读所呈现的语词刺激但未有相应的动作)所得到的记忆规律,研究发现了动作能够提高记忆成绩这一现象;研究将动作编码条件称之为SPT,并将SPT下的记忆成绩好于 VT 下记忆成绩的现象称之为 SPT 效应(SPT effect)[3]。SPT效应在记忆领域的研究,为体育相关领域运用记忆规律提高学习运动技能提供了借鉴。本研究试图在高校武术俱乐部课堂教学中运用SPT效应,观察学生语词记忆和动作记忆的变化,通过运用SPT范式下武术动作的学习方式,为改善学生武术动作的记忆提供帮助。

1 实验一 SPT效应在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中语词记忆的验证

1.1 被试和编码条件

实验被试为合肥经济学院武术俱乐部50名初级俱乐部会员,其中女生27名,男生23名,平均年龄18.6岁,被试学生此前均未参加类似实验。被试分为2组,每组25名学生,男女数量大致均等,随机分配。编码条件包含两个水平:SPT和VT。SPT条件组,被试一边完成操作动作,一边口述背诵操作动作名称;VT条件组,被试只能拿着词汇表,在规定时间内默记。

1.2 实验材料

武术俱乐部被试会员的武术词表包含40个动名词短语,其中22个为学习武术动作对应的22个动作名称,另外18个为干扰词。每个动名词短语由一个动词和名词构成,如“马步双劈拳”,整个短语长度为2-6个字之间。研究采用的动名词短语均与身体部位相关,这样选取的原因是武术套路动作名称本身就与身体部位相关(如“蹬腿冲拳”),为了避免天花板效应,干扰项的短语选择也应保持类似的格式。实验只讨论操作动作指导语对SPT效应的影响,例如“弓步推掌”“虚步架打”等相关武术套路名称。

1.3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采用编码、R/K判断的再认、自由回忆三个阶段,编码方式为SPT和VT两种。

编码阶段:SPT条件组,在30 min的时间内,跟随教师学习且练习武术一路长拳22个动作(即词汇表上22个动名词短语的操作动作);同时被试在练习时,发声复述22个操作动作的动作名称,完成动名词短语的语词材料编码。被试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次编码练习。VT条件组,被试只需在30 min内,每人一份22个动名词词表,进行默读学习。

R/K判断的再认阶段:学习后,SPT组和VT组被试,在安静环境下5 min内,使用40个词组的干扰词表,完成R/K判断再认的测试,并记录成绩。

自由回忆阶段:R/K判断的再认结束10 min后,给予被试5 min,被试在空白纸上写下自由回忆的22个语词记忆任务,并记录成绩。

1.4 数据分析方式

收集SPT和VT条件下,武术俱乐部两组会员被试语词记忆任务的R/K判断的再认和自由回忆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5 结果

1.5.1 再认判断的结果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SPT范式和VT范式下,被试语词记忆任务的R/K判断再认成绩进行差异分析。其中R代表remember,K代表know,统计两组被试记忆成绩。R值得分,SPT组均值得分17.24,VT组均值得分11.76,t=8.275,p<0.01,两组被试在再认成绩R值上差异显著;K值得分,SPT组均值得分4.76,VT组均值得分10.24,t=-15.277,p<0.01,两组被试在再认成绩K值上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说明,SPT 条件下,被试更倾向于做出 R 反应(表1)。

表 1 被试语词记忆任务R/K判断再认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1.5.2 复述成绩的结果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SPT范式和VT范式下,被试语词记忆任务的复述成绩进行差异分析。记忆复述任务缺乏再认任务的线索,因而难度更大,也更能反映被试编码的效应。SPT组复述成绩均值是13.80,VT组复述成绩均值是9.52,两组被试复述成绩标准差较小,成绩较为稳定。其中t=5.214,p<0.01,两组被试复述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表2)。上述结果表明,SPT范式下,被试复述成绩优于VT实验组。

表 2 被试语词记忆任务复述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1.6 小结

基于SPT范式的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武术教学的语词记忆成绩,研究发现了显著的SPT效应,支持了已有的研究结论,即SPT效应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依赖于测验方式,也不依赖于实验设计类型,表明在连续有意义的运动技能动作操作中,依然存在SPT效应。关于R/K判断结果,研究表明,对于SPT条件下学习的项目,被试更倾向于做出R反应。关于复述成绩的结果,SPT条件下,被试的语词记忆成绩显著优于VT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语词记忆任务在高校学生学习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SPT效应,为进一步研究动作记忆,即武术动作的操作任务是否存在SPT效应提供了基础。

2 实验二 SPT效应在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中操作记忆的验证

2.1 被试和编码条件

实验被试与实验一相同。编码条件包含两个水平:SPT和VT。SPT条件组,被试一边完成操作动作,一边口述背诵操作动作名称;VT条件组,被试只能保持沉默状态执行操作动作,即不发声的学习练习武术套路一路长拳22个动作。

2.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被试所学习操作动作,即武术套路一路长拳22个动作,实验考察被试对程序性记忆(22个一路长拳)的动作记忆。

2.3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采用编码、自由回忆两个阶段,编码方式为SPT和VT两种。

编码阶段:SPT条件组,在30 min的时间内,跟随教师学习且练习武术一路长拳22个动作;同时被试在练习时,发声复述22个操作动作的动作名称,完成操作动作22个一路长拳的动作编码。被试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次编码练习。VT条件组,被试在30 min内,同样跟随教师进行8次的操作动作学习,要求被试在不发声的状态进行练习。

自由回忆阶段:两组练习结束10 min后,给予每名被试5 min,分别进行操作动作的自由回忆,即进行一路长拳的单独演练,考察标准以被试能独立完成22个长拳动作为合格,不强调动作的规格和发力。例如“蹬腿冲拳”的动作,只要被试能够完成演练,回忆起操作动作,即算回忆成功,不要求被试蹬腿的高度和力度。同时,如果被试出现序列记忆某个动作遗忘,后续动作仍能唤醒回忆,依然计算动作记忆成绩。

2.4 数据分析方式

搜集SPT和VT条件下,两组被试操作记忆任务的自由回忆成绩,进行均值描述和方差分析。

2.5 自由回忆的结果分析

对SPT范式和VT范式下被试操作动作记忆任务的自由回忆成绩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被试操作任务记忆,即一路长拳动作记忆任务,属于程序性记忆。SPT组被试自由回忆的成绩均值为14.64,标准差为2.899,最大值22,最小值9;VT组组被试自由回忆成绩均值为9.72,标准差为2.923,最大值16,最小值5。其中t=5.975,p=0.000,p值小于0.05,两组被试动作记忆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性(表3)。实验表明,SPT组被试在自由回忆的动作记忆成绩,即武术一路长拳动作记忆成绩,显著优于VT组被试成绩。

表 3 被试动作记忆任务自回忆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2.6 小结

基于SPT范式高校武术俱乐部武术教学的动作记忆成绩,研究发现了显著的 SPT 效应,即标准动作记忆SPT范式下,操作动作的武术动作记忆成绩具有SPT效应。同时,实验二的操作动作,并非已有研究采用的无意义的单个操作动作,例如“打开课本”“打篮球”等词组的动作。而采用的是一系列连贯有意义的运动技能动作,即武术一路长拳22个连贯动作。实验结果表明,在SPT操作范式下,SPT组操作动作记忆成绩显著优于VT组成绩,为武术动作学习提高动作记忆效率提供了借鉴。

3 讨论

研究验证了预期,对于语词记忆任务,实验一结果证实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中,无论R/K判断的再认成绩,还是复述成绩,SPT组被试语词记忆成绩显著优于VT组,说明被试在执行操作动作的编码过程,语词材料存在编码。实验二结果显示在高校武术俱乐部教学中,操作任务的武术一路长拳动作记忆存在SPT效应,即SPT组被试在操作任务武术一路长拳动作记忆的自由回忆成绩显著优于VT组成绩,说明被试在执行操作任务的编码过程中,执行的操作动作,即动作记忆存在编码。

已有的动作执行研究认为:动作执行能够增强项目具体性加工[4]。良好的项目具体性加工,为记忆提供了完美的编码,使得被试在动作执行时无需使用额外的编码策略(如概念策略)就能取得较好的记忆成绩[5]。过去关于动作编码理论的相关研究一直关注在语词记忆任务编码以及提取的角度来解释SPT效应发生的机制[6]。最近的研究是从加工过程(编码与提取过程)与加工对象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解释SPT 效应的“卷入-突显”(involvement pop-out)模型。该模型具体地说:包含编码和提取两个部分,分别对应模型的卷入与突显,二者以项目具体性加工(加工对象)作为中介,即编码时的自我卷入增强了项目具体性加工,从而决定了提取时的自动突显[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语词记忆成绩,还是操作动作记忆成绩,均存在SPT效应。即从记忆提取的角度证实,操作动作在记忆编码过程中存在编码,才会出现与语词记忆成绩一样的SPT组成绩优于VT组成绩的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①在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中存在SPT效应。陈述性记忆的语词材料,即连续有意义的武术动作名称的语词记忆成绩,SPT组成绩优于VT组成绩。

②在高校武术俱乐部课程教学中,考察操作动作的一路长拳动作记忆,依然存在SPT效应。程序性记忆的动作记忆,即武术一路长拳动作的自由回忆成绩,SPT组成绩优于VT组成绩。

③上述结果从记忆提取的角度证实,操作动作在SPT范式下存在动作编码,所以程序性记忆的操作动作记忆才会存在SPT效应,因而从侧面证实动作编码理论和“卷入-突显”(involvement pop-out)模型。

④建议在武术以及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项目(健美操、跆拳道、体育舞蹈等)教学中,可以根据项目适当引用SPT范式进行教学,以有效提高学生动作学习的记忆效果,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实现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长拳语词范式
语言困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长拳运动员运动前补糖措施研究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