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16 16:22徐光明秦进李传耀岑学楷
物流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交通运输建设路径

徐光明 秦进 李传耀 岑学楷

摘  要:文章旨在研究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首先围绕国家“金课”建设要求与交通运输和物流工程等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根据“金课”建设要求和交通运輸类课程特征,构建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标准体系。依照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和难点。最后,结合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完善和细化“金课”建设保障机制和措施。文章主要以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课程为建设路径,丰富交通运输类课程内涵和外延,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金课;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golden course”of transportation. Firstl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golden course”and the training goal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majors,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golden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golden course”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portation courses, a standard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golden course”for transportation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system, further clarify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constructi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majors, perfect and refine the“golden course”construc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This research mainly takes the creation of high-level, innovation and challenging courses as the construction path, enriches the cont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courses, stimulates teachers' teaching enthusiasm an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golden course”.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golden course; construction pa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教学是本科教育环节中最微观、最具体的问题,但它要解决的却是高校教育中的最根本问题,即培养人的问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体现大学教育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而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最小战略单元”。因此,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关键问题。但是从现阶段情况来看,课程教学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短板、瓶颈、软肋和关键问题所在。近年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建设问题,提出要建设“金课”,对本科专业建设、本科教学与课程质量等主题提出了非常明晰的要求[1]。“金课”不仅要求实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同时还要担负起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责任。因此,国家的“金课”建设计划及相关要求,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中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流学科的最根本任务,还是要体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而课程教学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在这种背景下,建设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流的学科更要有一流的专业课程。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实现最终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因此紧扣新时代人才需求特征,围绕“两性一度”的“金课”本质,在课程设计中合理提升学业的挑战度,切实提高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在当前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实施“双万计划”背景下应追求的核心目标。

  在国家提出一流课程建设需求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金课”建设的内涵及相关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和研究。陆国栋[2]分析了高校“水课”存在的环境,提出“金课”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给出了治理“水课”、打造“金课”若干途径;崔佳等[3]聚焦建设“金课”的基础性原则,要求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冀宏等[4]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金课”建设标准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薄蓉蓉等[5]对“金课”建设的基本特征、建设的理念、动力和意识的困境,以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王强[6]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模式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金课”建设的融合创新策略;叶信治[7]建议高校通过制定严格的课程设置制度、基于课程大纲的课程实施制度、强调师生主体地位的课程评价制度等,规范师生行为,激励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建成大批“金课”;李芒等[8]以多维度视角作为研究基础,提出大学“金课”所具有的七大特征;吕林海[9]从质量话语的学生转向、教学方法的心灵之思、“金课”探究的中国智慧三个方面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由于“金课”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现有相关研究都还比较集中于一般适用性的内涵分析,还鲜有结合具体学科内涵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既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用来指导具体学科一流課程建设。因此,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开展深入的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是当前国家课程建设重大需求下一个亟待开展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交通运输类一流课程建设路径和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速推进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金课”建设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提升专业“金课”的建设效能,通过教学改革促进课堂革命,推动专业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以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显著增强一流学科的内涵式发展能力和水平。从近年实践情况看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已获中南大学“金课”和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荣誉,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师生一致好评。

1  交通运输类专业“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

  交通运输类专业具有其较为独特的特点,即偏管理学的工学专业,这也导致了与其他工科专业相比,交通运输类专业在培养方案尤其是在培养目标方面的独特性。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交通运输类专业“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1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由于偏管理学的专业特征,交通运输类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交通优化类课程的模型构建,推理与证明,数学语言表达,算法设计等方面。以往交通运输类课程主要传授普速铁路技术作业,车站运营管理等具体设计和运营规范,以宏观层面的大交通概念性输入为主。而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类课程建设不能很好地与现阶段交通运输业发展前沿相适应,也不符合“金课”建设的本质要求。

1.2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交通运输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交通运输行业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素养。然而,现有教学模式虽也包含少部分的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例如课程设计与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但仍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为主,没有形成师生互动、科学探讨等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有悖于“金课”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及科研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  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标准体系

  客观明确的“金课”建设标准,可以为具体的课程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本文严格遵循“新工科”建设理念和“两性一度”的“金课”特征,紧紧围绕“让学生忙起来、教学活起来、学校管理严起来”的“金课”建设要求,结合“学习共同体”等先进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方式的个性化等方面,以驱动课程达成“知识、能力、价值观”有机融合的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标准体系:课程高阶性,课程创新性,课程挑战性[10]。

2.1  课程高阶性

高阶性是指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具体到交通运输类课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事例及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学生对交通专业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形成高阶性课程。可以通过学校抽查、学院监督、学生评价等方式检验此标准。

2.2  课程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教学内容、形式和结果的个性化、时代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创新性三个指标。基于教学评价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并由教师之间相互监督与整改,最后再反馈给学生,形成正反馈机制的良好循环。

2.3  课程挑战性

  课程挑战性是指对课程难度应适当增加,使老师和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在交通运输类课程实际教学中,通过拔高理论教学的深度,比如引入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论文相关成果,通过跟踪交通运输类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此外,“交通运输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和课后作业的难度也应成为课程挑战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对课程挑战度指标的评价,可以聘请外校或外院专家学者进行打分并提出意见,之后课程建设负责老师进行相应整改。

3  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路径和重点

  作为教学重要载体的课程,既要遵循立德树人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被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课程建设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对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提炼、整合与优化,形成最佳的课程教学模式。经过探索和实践,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路径和重点应主要包括:科学先进的教学目标和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等三个方面。

3.1  科学先进的教学目标和理念

科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交通运输类“金课”教学目标,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立:

(1)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经常性地引领学生参与实验和现场学习,比如接发列车实验,客运站、货运站及编组站现场学习。从实验和现场中逐步学会科学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心现代交通的发展,形成胆大心细、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爱交通的情感;

(3)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乐趣,结合交通运输实际生产作业验证理论知识,并能用理论知识解释一些道路、铁路运输生产中的现象。

3.2  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邱雅等[11]指出本科专业必修课的“金课”建设必须整合内容,减少教学的交叉与重复。交通运输类课程专业学生大多为理科生,在高中就接触到了较多的数学知识,可以对比高中数学知识适当地删减重复内容,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双重目标。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史相关内容,既营造了有趣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和辩证思维。例如在高速铁路的教学中,可以从高铁发展史入手,向学生讲述世界及高铁发展历程及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在高速铁路网络收益管理研究中,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高速铁路票额票价方面相关论文,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和分析铁路企业与旅客的主从博弈关系,通过各小组学生PPT汇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3.3  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

在持续引进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积极邀请铁路企业、交通运输部门等一线生产单位专家、高工、校友来学校进行交流,向学生和老师讲授生产一线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发展瓶颈,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推动交通运输类专业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共享发展模式,并形成良性循环。

4  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保障机制和措施

教育部吴岩司长曾经强调指出,在建设“金课”过程中,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建设中国“金课”提供五大保障,包括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结合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和课程建设路径,为保障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分别从培养方案引导机制、教学评价机制、学生考核机制、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学生学业咨询机制、教师团队建设机制等方面,持续完善和细化交通运输类“金课”的建设保障机制和措施。

  首先是完善现有培养方案,淘汰现有培养方案中落后的部分,依据培养标准体系和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增加和改进教学课程,例如增加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走出去的力度,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需要学校建立相关机构进行公平、公正、公开地考核与监督。鼓励教师跨校、跨专业、跨国交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师团队建设水平。力争在交通运输类专业领域形成一到两支具有国内显著影响、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为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平台。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明确交通运输类“金课”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路径,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以显著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输类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推动“金课”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合作精神的培养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近年交通运输类“金课”建设实践,本文提出的建设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 陆国栋.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3] 崔佳,宋耀武. “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9(5):46-48.

[4] 冀宏,王继元,张根华. 行业课程的理论逻辑与建设路径——兼论应用型人才培养“金课”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7):188-193.

[5] 薄蓉蓉,冷明祥. 高校“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141-144.

[6] 王强. “金课”建设的融合创新策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9(Z1):67-71.

[7] 叶信治. 高校“金课”建设:从资源驱动转向制度驱动[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0):99-103.

[8] 李芒,李子运,刘洁滢. “七度”教学观:大学金课的关键特征[J]. 中国电化教育,2019(11):1-8.

[9] 呂林海.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学“金课”——历史逻辑、考量标准与实现路径之审思[J].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

-51,62.

[10] 李照,贾栋丽. “金课”导向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食品专业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9):1-7.

[11] 邱雅,刘沛泽,丁洁. “双万计划”背景下高等院校本科课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5):3-4.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交通运输建设路径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