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不朽丰碑

2022-04-16 13:12吴志平杨双艳
湘潮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桃攻坚

吴志平 杨双艳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彪炳史册的奇迹。“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这是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株洲市政协原副主席、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的称赞与评价。

2011年6月25日,47岁的黄诗燕来到炎陵担任县委书记。他九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炎陵县提前3年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11月29日,黄诗燕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先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斯人已逝,但他在炎陵的点点滴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而是久久流传,为这片红色热土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革命老区飞来“领头燕”

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炎陵人口不足8万,有3.8万人为革命英勇牺牲,是一块鲜血染成的红色热土。2011年6月,黄诗燕担任炎陵县委书记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炎陵地处井冈山西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落后的贫困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发生率较高。分析县情后,黄诗燕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决定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了炎陵县的每一个村,翻越了县内的每一座山,访贫问苦,问计于民。酃峰脚下的梨树洲村旅游资源丰富,却因为基础设施落后,资源优势不能发挥,山区产品难以卖到外地,村民们绝大多数生活贫困。黄诗燕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力图为村民们找到一条脱贫致富路。60多公里泥泞山路,车子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了这个落后的山村。黄诗燕了解到,全县数这里离县城最远,还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无电村”。贫困的根结找到后,他马上与国网湖南电力公司沟通解决办法,又为梨树洲村量身制订了生态旅游发展方向。

2013年9月12日,梨树洲村终于通电了!有人问他:“梨树洲村总共才80多口人,却投入近200万元通电,是不是不划算?”黄诗燕却说:“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花再多的钱都值!”

如今的梨树洲村,凭借着青山碧水、景色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村,老百姓都开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时一房难求,各种绿色健康的山货被游客们抢购一空,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都乐开了花。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

黄诗燕常跟人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懂农民的苦。”2011年7月29日,黄诗燕上任才一个月,就到了距离县城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平乐乡。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农民普遍贫困,有些吃不上饱饭、住不上瓦房。黄诗燕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学农的他发现,炎陵县虽然土地瘠薄、沙性重、不保肥,却恰好符合种植黄桃的条件,只是村民普遍缺乏专业指导。

几个月后,县委、县政府就出台了“一带八基地”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将种植黄桃作为突破口,纳入重点扶持产业,推广种植良种“锦绣黄桃”,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奖励扶持种植户。

在黄诗燕的推动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协会和黄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培育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及时搭建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渠道等产业服务平台。而他,成了炎陵黄桃的“头号代言人”。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桃花节、黄桃大会,黄诗燕都“站台”吆喝;北京、广州等地的供销对接会,黄诗燕现场促销;中央电视台要推广炎陵黄桃,黄诗燕琢磨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在他的提议下,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于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经过不懈努力,炎陵获得了“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称号,炎陵黄桃先后获得了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南十大农业品牌”等称号,2020年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314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200元,黄桃产品还远销到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

不仅如此,在黄诗燕的规划下,炎陵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让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安心就业,几年间,全县首个年纳税额过3000万元、首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首个落户炎陵的民营500强企业等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

“要弘扬红军作风,对得住革命先烈”

在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陈列着一条红军1929年5月用客家方言写下的标语:“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黄诗燕将此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自勉自励“口头禅”。

在炎陵,最旧的办公楼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和扶贫搬迁安置区。20世纪60年代末建设的炎陵县委大院陈旧简陋,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黄诗燕与领导班子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问题,黄诗燕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算下来至少需要資金3亿多元,这对财政收入不高的炎陵县而言,压力实在太大。有人提出:“能否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难题”“资金缺口大,易地搬迁建房标准是不是低一点”……但黄诗燕态度鲜明:“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相反,县委、县政府则“勒紧裤腰带”,黄诗燕自己带头“省钱”:拒绝对老旧办公楼简单装修,拒绝更换褪色掉漆的桌椅……难关就这样闯了过去。3年中,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在贫困户张连军眼里,黄诗燕没点官架子,特别关心人。他清楚地记得,2016年的12月27号,黄诗燕第一次到扶贫搬迁安置区看望大家。一进门,就热情地跟他打招呼,问:“对新房子还满意吗?住得还习惯吗?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在详细了解张连军家的情况后,给他夫妻俩在安置区找了份保洁工作,每人每月都有1500元的稳定工资。通过帮扶,张连军一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贴息贷款、“雨露计划”、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油茶产业等帮扶政策,于2017年成功脱贫,全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9年里,黄诗燕用务实的思路和办法闯新路、攻难关,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他走遍炎陵的山山水水、村庄社区,读懂老区百姓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真情实意和广泛赞誉。他为了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革命老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征程中,我们要以黄诗燕等时代楷模为榜样,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

猜你喜欢
黄桃攻坚
安徽庐江:“扶贫黄桃”搭上电商快车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炎陵黄桃促增收
立足优势资源禀赋打造黄桃特色小镇
打赢脱贫攻坚战
攻坚脱贫
桃之夭夭
炎陵黄桃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