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意义:21世纪中国电影史述与发展新论

2022-04-16 18:08周星
关键词:世纪市场化改革

○ 周星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一、21世纪中国影像历史研究的开拓价值

迅即发展的时代需要,促发21世纪中国电影的断代史述研究,这不仅是为中国电影研究进行的一种鲜活的、贴近当下的现实创作记录,还是以独特的电影断代史专书形态来弥补自新世纪伊始便缺乏的电影创作分析与概述的史评。21世纪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首先,构思21世纪2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概述,是一个鲜活的、正在发生且持续进展的中国电影史的现状呈现。本研究试图抓住当下的中国电影历史发展,通过适应时代迅猛变化的鲜活材料,对更新换代的电影现实进行即刻描述,为中国电影更好地发展进行当下的追踪评价,并留下历史印记。

其次,尝试对近20年中国电影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即以类型或题材分类的方式加以梳理而分别概括、分类观照时代发展之中的近20年中国电影发展进程。显然,无论类型或者题材难免会有交叉之处,然而叠加一起则更可看清中国电影不同角度的发展样貌,也为研究者看清中国电影类型间的异同,以及中国电影和时代、时潮之间构成的关系,相对集中地使中国电影的样貌更精细,更具相互映照性。

再次,尝试对21世纪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与中国电影发展史进行断代描绘。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之中,21世纪无疑是特殊的。本研究将21世纪20年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划分为前后10年。前10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凸显,其与世界电影接近于呼应;后1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创作迅速,电影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的需要。中国电影绝大多数的创作者、多样的题材类型都被容纳进这20年,其相互参照而不断发展。故此前后10年的发展既相互接续,又清楚地展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相对阶段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主流电影这一线索贯穿中国电影的发展,即从既往的主旋律电影,到21世纪更为开放的主流电影,再到近10年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可证明电影和时代政治、时代生活所发生的必然联系。

二、21世纪中国电影史发展认知的四个要素

认识21世纪的中国电影,必须看到其基本发展脉络。以下将对21世纪的中国电影,在几条主干方向上所进行的相互交织与历史进展进行梳理。

首先,坚持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中国电影应于更加开放的路径发展。21世纪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从表面看缘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化改革,但深层次的原因是电影从既往回归到当下人们接受的需要。中国电影在面对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时,特别是在好莱坞占据世界电影霸权地位的背景下,学习他者艺术创新、商业表现和市场占有的同时,坚决不能丢弃中国电影自身的价值观表达。回顾过去,主旋律电影难免受到许多限制,而且事实上简单的概念表述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无论是为团结电影人、扩展题材、顺应市场变化,还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景的需求,中国电影都需要做出改变。然而,所有的改变应归结于加强中国电影价值观的表现,而这种加强恰好需要市场化与坚守本质精神这二者的巧妙结合来实现。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要旨。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普遍流行,冲击甚至改变了现行的文化形态及其秩序,从而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1]。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2],应该和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其生产投入与产出回报需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因此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接轨的手段。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在遵守市场化的规则的同时,利用各种政策稳步推进,且不伤害中国电影的艺术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因此市场化非但没有摧毁中国电影,反而尽可能地扩展了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规范了电影市场,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再次,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电影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是中国电影的规则意识体现。“中国成功‘入世’,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3]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始终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在电影上也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因为电影不仅仅是大众的娱乐产物,更起到一种指标性的作用。美国以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侵略手段,在对世界各国进行影响的同时,必然以电影作为一个指标来评判和看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行为。中国电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规定,以规则行事,同时以政府的力量稳步实施电影市场化改革,逐渐增强中国电影艺术表现力,不断对抗好莱坞企图一统天下、打败民族电影产业的野心,最终形成开放且又保持自身民族特色与民族价值观的电影构架。

最后,21世纪开启的市场化改革,表面上似乎凸显了商业大片对市场的主宰,但实际应以长远的眼光、务实的态度看待市场占有。唯有以务实的态度去创造大片,才可赢得人们对于电影的信任和希望,才能使中国电影以强悍的力量占有世界电影一席之地,才能逼使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大片同场竞技。所以克服短效的观念之争而放眼长远的市场之争,也是在认识上放开思路,以宽大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发展艺术创造力,使中国艺术能够在一定的范畴之中不断进行个性化拓展,最终形成中国电影多样形态的发展状貌。

以上构成21世纪中国电影的发展状态,在这其中,中国电影不但没有失去自己的主流价值观,而且形成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局面。各种类型题材尽管有得有失,涨落起伏,但其发展都促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令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派挺立于林[4-9]。因此,21世纪中国电影分门别类而聚焦主题的研究,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21世纪前20年中国电影史的书写,也许可为整体的中国电影史书写留下一些参考。

三、21世纪中国电影研究的时代映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市场化改革的不同阶段,包括从市场化的改革、大片的盛行到进入中国电影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努力在符合中国艺术文化发展需要与主流价值观呈现等方面不断探索。

刚进入21世纪之时,中国电影陷入低谷,历经了市场化放开使得好莱坞电影涌入可能带来的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担忧,“狼来了”的民间呼声是曾经中国电影惧怕市场被抢夺的深重忧虑。但事实证明,只有经过市场化改革的阵痛,甚至于人们所看到的关于大片一度兴盛而带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格局的转变,才能迎来电影艺术的全新发展与变局。中国电影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体制改革为推动力,全面启动了电影业全面深入的革新,并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具体体现在:

一是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中国电影的巨大变化。20年来,无论是管理层观念认知的提升,还是电影业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都使得国有和民营企业交相促进,不仅通过解除诸多机制体制的束缚而切实推进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而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必然吸引各类资本进入电影业,丰富以市场为主体的电影业嬗变,让中国电影超越既往稳定性的局限,产生多样的创造性思维,不断释放和激发新的市场活力。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国产电影所占中国电影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2013年以来,国产电影占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比重都超过了50%,2019年更达到了占比64.07%。中国电影的巨大变化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根本还在于精神价值、广阔的视野、对题材选择的开放,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内容和思想境界已经今非昔比”[10]。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道德观和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表现,尤其是中国价值观凸显的创作,越来越得到市场、大众和主流文化的共同认可。

二是中国电影经过市场化改革之后,已经形成了市场创作、商业创作和艺术文化创作基本平衡的局面。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年度产量与票房、单片票房、电影总票房、国产电影总票房、银幕数、年度观影人次等主要电影经济指标不断创新高,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经济体。2019年,中国电影银幕达到69787块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三,电影票房达到创纪录的642.66亿元人民币世界第二高点[11]。更由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中国电影市场在2020年和2021年都成为全球第一高票房市场。202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人民币,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人民币,占总票房的84.49%;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12]。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复苏发展,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中国电影在商业化大潮中显示出持续强化的泛娱乐化发展态势和景观。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习惯于接受高投入、高概念、市场影响力巨大的中国式大片,其在上映后通常迅速占据市场潮头。这种形态的中国电影不仅包括世界通用的类型,还包括中国自创的类型,如古装武侠、战争/史诗、喜剧、青春/爱情、魔幻/奇幻、独特的集锦式电影等,多种类型的创作相继涌现、发展和成熟。中国电影不仅不惧怕与海外商业大片的竞争,而且凭借其独特的本土“文化亲近力”和不断提升的艺术表现力与之分庭抗礼。21世纪2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扭转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电影的颓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电影的独立性已经确立,并且实现了从影片的工业运作模式的世界性趋同向本土文化表现的美学形态转变。无论是在适应大众娱乐的视听效果方面,还是在观众的整体认知感受方面,国内电影市场都具有强大优势,当下的中国电影呈现一种迥异于传统国产电影的全新态势与风貌。当然,中国电影依然在行进中,需要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其结构性矛盾的调整也不可忽视。在迎接中国电影第四次发展高潮的时刻,中国电影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工业水平和文化品格,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文化与娱乐需求,同时迎接更激烈和更富有挑战性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四、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价值

21世纪中国电影从低谷到市场建构,从大片风起云涌到多样创作平衡,都建立在产业构架逐渐完善的基础上。

第一,改变背景与变化景观。理解21世纪20年来的中国电影发展,理应对照20世纪末的电影发展状况。事实上,在酝酿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面临巨大困境,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低谷。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在2000年不足9亿元人民币,市场严重萎缩,电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均濒临危险之境,所谓看电影也不再是人民群众主要的娱乐和文化消费选项。面对如此局面,时代进程要求中国电影必须进行变革。应当说处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之中的中国电影,也到了一个关口,不仅仅是因为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计划经济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已经走入困局。于是进行产业化、工业化、类型化的改革发展迫在眉睫,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也成为新世纪以来电影业界和管理层共同的诉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这一变革进程加快。2000年以来,国家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电影体制与产业规程重构,激发市场活力。中国电影业破除了原本的体制束缚,不断地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渐迈入高速发展的通道。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由2000年的不足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64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我国电影院的银幕数量,2009年时只有4723块,2012年达到13118块,2017年达到50776块,2019年达到69787块,2021年达到82248块,巨型银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410.72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票房总额的64.07%,同比增长34.72亿元人民币,增幅9.23%;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中,国产电影48部;全年放映影片1263部,影片总量同比增加28部,增幅2.2%;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7.27亿[13]。“看电影”重新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第二,电影事业到电影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视为重要的文化事业自有其历史必然性。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创设属于新的国家的电影发展体制,又要逐渐摸索出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生活的对象。应当承认,作为事业的电影,在建立了中国的电影体制之后,培养了一批电影创作者,产生了电影的自有基本机制。这一机制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对于电影的喜好,还确立了中国的国家价值观在后来电影中的贯彻和实施。而在这其中,电影也探索出了不同的形态,创作了表现多样时代生活题材的作品。但持久的计划经济,对于试图和世界电影相接触的中国电影而言,并非长久之计。

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创作时期。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在电影功能发挥、工业体系建设、电影传播、艺术建构等方面取得诸多重要成就[14]。如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为核心所进行的创作,产生了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创作。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电影人处于艺术创作的兴盛期,他们鼎力创造,借助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压力的艺术探索,共同施展自身才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佳作迭出时期。这一时期历经10余年,改革开放促发艺术家舒展身心,勇敢探索世界,呈现了多样的艺术创造,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三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影逐渐呈现计划经济难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窘境,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电影文化的需要。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时期。21世纪前10年也许可以划定为21世纪中国电影的市场探索期。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电影从市场化改革到逐渐适应市场化,造就了不同阶段各种类型的艺术大片。中国电影趔趄地向市场靠拢,逐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并面向世界的优秀作品。而21世纪第二个10年,尤其是后期的丰盛呈现期,也有研究者认为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新阶段。无论如何划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不可否认其受益于市场化改革。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电影实现了向市场转型比较成熟阶段的跨越,进入借鉴域外技术为我所用,且和好莱坞电影并驾齐驱、毫不惧色的阶段,中国电影表现出更开阔的时代风情、更明确的主流价值观、更多样的艺术性创作,中国电影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历程评述

如果说21世纪中国电影所经历的不同的两个10年的变化,都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电影自身的市场化改革相关,并且与探索中国电影如何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进入新主流电影的创作阶段相关,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有关政策对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影响。

早在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经将电影行业的体制改革定性为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指向,中国的电影业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明显的改变。1992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上明确了中国电影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强调“进一步培育电影市场”[15]。但受制于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政策环境,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并未得以顺利实施。然而市场化改革的风声,加上中国电影在1994年已经开始引入美国大片,令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触动,人们改革电影产业的愿望愈发强烈。

新世纪带来了新的变化。2000年6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试图通过企业集团化建设、股份制改革、院线制的推行等措施促使中国电影业实现全面“换血”。这一文件的颁布不仅显示了国家进行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决心,也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改革即将到来。以此文件为依据而进行的深化电影业改革的一系列举措,虽然历经了一系列的波折,比如在集团化的建设上有得有失,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未引发市场的剧烈变化等,但股份制的改革却在跌宕起伏中慢慢实施,院线制的推行伴随市场变化逐渐走向成熟。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2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条例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电影摄制。这一政策对全面引入非国有资本发展电影业,从而丰富电影生产主体并激活中国电影生产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伴随电影大片制的实施,民营企业及非国有资本进入电影制片业,形成了逐渐影响中国电影生产机制的景观。

显然,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既有市场的需要,又有中国电影陷入低谷后急不可耐地寻求变化的推动,更有人们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热切期盼。国家出台的各种触发市场化改革与利好的政策,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2004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电影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加快电影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尽快建立起市场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管理的电影产业运行模式;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建立起多主体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生产、多渠道发行、多层次开发的电影生产经营体系;建立起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经过5~10年的发展,形成若干个主业突出、品牌名优、主导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影市场主体,使电影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大大提高,电影产品丰富多彩,城乡放映条件普遍改善,观众人次不断增长,投入和产出良性循环,电影文化普遍繁荣,电影票房和电影总产值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把我国电影产业做强做大,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电影强国。”这一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提出,既与中国电影经过大片阶段所落实的市场化改革有一定的关系,还是中国电影市场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低迷状态而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景观所带来的成果。21世纪初期的几年是中国电影政策措施发布最为密集、改革尺度突破最大的时期,市场化和产业化政策与举措的逐步落实使得中国电影真正走进了新世纪。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发展,如何以法律的形式来完善中国电影市场被提上了日程。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并在2015年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性通过,于2017年3月正式实施。作为国内首部通过法律形式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立法实践,这部“中国电影第一法”显示了国家对电影产业的高度重视和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尽管人们对这一法案的认知并不一致,甚至觉得这还不是一部能够促使中国电影更好、更完善发展的法律。但事实上,这部法案已经根据电影产业的特殊性,规定了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环节的相应制度,从降低电影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减少电影生产和发行的行政审批,明确财政、税收、金融扶持政策等多方面深入推进电影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体系的逐渐完善。这一法案既是对21世纪10余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全面肯定与理性总结,也是在法律意义上对中国电影属性的一种强调和巩固。未来的中国电影,必须按照产业理论来组织电影系统、搭建电影框架,必须建立在系统完备的基础之上,在自身体系内循环畅通,并通过市场路径来理顺观众和电影的关系,从而找寻到电影的生命线,促进中国电影的全面繁荣与科学发展。

从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应当承认中国电影经过21世纪前10余年的变革和发展,基本完成了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全面转型。转型之后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了相对宽敞的市场化大道,已经进入和世界同步的轨道。同时,电影的管理体制也从政府统管转变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主导,电影管理的行政化色彩逐步淡去。中国电影从新世纪之初带有浓厚的“部门经济”色彩朝着产业化迈出坚实的改革步伐,不断放宽的准入门槛扩展着对于电影观念的认知,也不断地让电影旧有的体制消化在市场竞争之中;丰富的市场竞争主体,使得整个电影产业呈现鲜明的市场特征;越来越宽松的市场运行环境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组组数据印证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实绩。

21世纪20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同频同步—同等规模、同样市场竞争机制和同步吸纳世界电影先进经验,确立了中国电影理论之中国电影学派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同时伴随时代变化,中国电影已经向着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变化迈进。在不断巩固传统盈利渠道的同时,电影与新媒体之间呈现竞争又融合的态势。原本仅为影视作品提供传播渠道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以电影生产者的身份出现,互联网影视平台纷纷投身电影投资和制作领域。从电影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电视剧,到互联网所造就的短视频影像等等,它们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交融、触发和影响,在促使电影创作者对于大电影、微电影、短视频等等形态的探索中开拓着中国电影未来新的可能。多样化的电影传播渠道不仅进一步开拓了电影的生存空间,还对电影的产品形态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一些针对网络媒体和移动终端的新兴电影形态与电影消费模式正在孕育。

六、21世纪电影中国特色价值观确立概述

在既往的时代,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单一的角度谈论电影,比如从电影艺术、电影语言形式、电影市场或票房、受众群落年龄段等角度谈论电影。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电影就是一种自然生长,并且依托市场成就其辉煌。但事实上,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之一,电影的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影响力、国家价值观影响力的体现之一。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无论哪个国家的电影都呈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人民的思想情感,而这样的电影呈现一定会从不同角度折射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

由此,强化对于21世纪中国电影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根本,即中国电影无时不面对的、深刻被影响的又必然体现的国家价值观。一方面,中国化的电影必然呈现中国的国家价值观。中国电影所表现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情绪等都与中国的国家价值观紧密联系,其在影像中的表现也必然是被国家价值观所渗透和有形无形地支配的。另一方面,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国家的价值观必然从各个方面影响电影的潮流和表现趋向,其发展与国家的价值观体现不可分离。尤其是中国电影在面对世界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进攻时,经历了不同时期的起伏波折,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但是其以坚强的方式,以中国电影学派的质地,也就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所折射和倡导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现有发展状态。如近年中国电影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种独有的中国化的集锦式电影,其主题明晰,多样导演、多样演员、多样类型齐聚在一起,共同展现这个国家当下和伴随时代所发生的事件,探索明确无误主题下的艺术性表达,是中国电影国家价值观体现格外需要并且得到成功艺术探索的实践。

猜你喜欢
世纪市场化改革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改革之路
My School Life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