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路径研究

2022-04-16 21:30赵晓燕
社科纵横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赵晓燕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保障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基层的关键所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重大。必须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的航船破浪前行。只有打造了一个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育一个个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才能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让党的政策得到落实并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支持。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中央和省区市的重视和推动下,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成为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的坚强堡垒。但是,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个别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缺乏能力和信心的问题,甚至一些党员自我要求不高,既放松自我管理,也没有政治热情,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党的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之上,秉承公心、带领群众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农村党员不足,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引领能力低下。有的地区农村老党员学历低、学识浅,在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上存在表面化、不深入的现象,对上级政策理解不够到位,为广大群众宣传解释政策时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在思想引领上发挥作用不充分、效果不明显。

二是致富带动能力严重不足。一些刚脱贫的边远乡村,党员发展思路不宽,缺乏商机意识,加之大部分农村没有经济实体,整体带动致富的条件不具备,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短板。

三是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滞后。目前,在部分地区农村年轻人入党动能不足,大部分都为了生活出门打工,造成农村党组织中的党员存在年龄较大、文化较低、能力欠佳等现象;一些年轻党员虽然有热情,但由于文化水平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对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政策了解少、理解慢、掌握难,自身的能力本领不足,致使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四是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一些边远乡村,“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都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的次数都很少,只是负责收费、统计、摸底等工作,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完全没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结合部分农村的实际,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引领作用。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号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具备组织号召力,让自己活跃起来,把自己发展壮大起来,这样才有能力全面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带领农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从而奠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一是政治首位功能要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始至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党员思想认识,紧盯“振兴”的目标,树牢“重本”的理念,落实“优先”的要求,在学懂上不断下功夫,在弄通上持续求突破,在做实上坚持重实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规律特点,总结成绩经验、提振必胜信心,认清形势任务、明确主攻方向,立足发展优势、积极扬长避短,找准自身定位、抢抓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强的政治定力、更加严实的责任压力、更加强劲的工作动力、更加出色的落实能力,实现“三农”工作高质量、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治保障。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要在政策上把握精准,部署上全面到位,措施上坚决有力,落实上掷地有声,真正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基层党委要把方向、出主意,政府要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农村部门统筹协调的“一盘棋”工作领导体制,要各负其责,确保责任到岗到人,让体制体系运转更加顺畅有力。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构建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的新格局,通过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人当”“一肩挑”的运转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本领和定力,在引领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中把党的主张转变为自觉实践。三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谈心谈话等组织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形成党内政治生活的新风尚。要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坚持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积极推动农村广大党员将政治信仰融入情感之中、内心深处。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农村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要积极稳妥处理,重点解决入党动机不纯、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锻造过硬队伍,提升发展推动力

只有建设一大批好的基层党组织,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实施。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和“两委”班子要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更强的过硬本领、更广的宣传带动。这几年,基层党建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部分偏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处在探索阶段,对新事物、新形势、新任务的理解把握不够,加之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文化程度不高、社会经验不足、工作劲头缺乏等因素,造成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落实不够到位,想方设法发展特色产业思路不够宽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够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困难重重。我们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彻底解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短板弱项,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从而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有高度、有能力、有水平的基层党组织。一是认真做好选人用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握好选人用人导向,认真思考党组织成员老龄化、配备不足、基础条件差等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要将外出务工经商回村的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待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把底子摸清楚,把倾向谈透彻,把情况掌握准,从政治素质高、工作态度好、协调能力强、致富能力硬、团结力度大的优秀人才中培养吸纳新党员,选拔“两委”成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给基层营造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及时制定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讲授政策理论、培训实用技术、党员之间互动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突出党性教育这个重点,聚焦实践能力这个核心,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水平,让基层干部队伍永远保持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在加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创新应用推广中,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规模,拓展农业发展的新类型,持续推动农业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变革发展,让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严肃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作为、政治功能弱化、工作作风差、群众意见多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根据实际情况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制定一揽子整改方案,明确目标和时限,靠实责任,分类指导、集中整改,做到扩量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抓好网络支部,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常态化,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的长效机制,杜绝和斩断黑恶势力、宗教势力、村霸势力对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的侵蚀干扰,让基层组织的能力得到恢复和提升。

三、践行党的宗旨,提升群众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接触最广泛、了解最深入、交往最直接,是解决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盼、群众之所要的“直通车”,是时时刻刻飘扬在群众身边的“党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凝聚力不仅体现在为共产党员提供服务、督促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督促党员应尽党员职责等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督促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等方面。一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农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赖和依靠,切实发挥“主心骨”作用。及时公开村务、党务、政务事项,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始终与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二是丰富群众工作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及时有效调处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多站在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在化解矛盾、环境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群众需求,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尽量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景。三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走网络群众路线,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做到党建与网络信息相融合,大力提升网络利用效率和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正面引导,认真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四、强化共同价值,提升社会整合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农民、传承优良家风、发扬新乡贤文化,真正形成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些农村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面形式单一,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不强,与群众思想认知尚未形成共鸣。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强化共同价值,提升社会整合力度,不断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价值认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社会整合力的关键所在。一是以思想共识整合社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发扬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团结广大农民群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起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强大思想共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的社会思潮,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结合各村实际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大会合理制定红白喜事标准、办事规模等,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时机场合,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恋爱观,要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农村新时尚,让“讲道德除陋习”成为农村新风气。二是以共富目标整合社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座谈交流的基础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汇聚力量为手段,以凝聚民心为重点,精心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各打各的优胜仗,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靶向精准,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村强县为重点,以绿色有机和乡村旅游为主攻,突出品牌化、优质化、特色化,构建全产业链,做到质量保证、品牌打造环环相扣,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发展格局。三是以利益联结整合社会。构建“党建+企业+产业”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中发挥核心动力作用。“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实现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相结合,实践探索出“抓党建、兴产业、促振兴、带民富”的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五、创新动员模式,提升社会动员力

动员社会力量和其他力量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所在。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弱,加之农村“空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无职党员比较多,他们既没有履职的平台载体,也找不到为民服务的“自身价值”,更感受不到作为一名党员的“无上荣誉”,严重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打破以往守旧的思想观念,严格把好入党“程序关”“质量关”,坚决把政治意识淡薄、组织观念弱化、能力素质不强的人员挡之门外,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实的举措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班子结构。一是提升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要像决战脱贫攻坚战一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平稳过渡,实现相向服务、相互促进、群众受益、组织提升的“双赢”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情况下,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谋划产业发展、一起共建基层组织、一起做好农村工作,让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真正发挥起来、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起来。二是提升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寻找契合点、找准切入点,充分依托帮扶单位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平台优势,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交流合作,大力推动农村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的大转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场所宣传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为村民多讲政策、讲透政策,让他们依法办事、依规办事,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把精力投入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三是提升动员网络领域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构建扁平化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动员响应体系上破局,彻底改变层层传达、层层安排、层层反馈、层层上传的传统组织动员和信息传递方式,彻底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大胆使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手段,动员一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通过微信、QQ、抖音、快手、网站等现代化社交媒介,大力宣传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手工加工品等产品,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推广推销,帮助他们增收致富,为他们树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他们讲清实施乡村振兴的好处,切实做到人民群众受益、基层组织出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六、抓好自身建设,提升自我革新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有的党组织认识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强、作用发挥有限,面临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尴尬境地。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提升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在展现新作为、担当新使命中成为引领、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一是大力优化班子结构。优化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是提高党在基层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主要途径,事关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做好村级换届,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等工作,不断把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切实保证新老班子平稳有序地交替。要把农村村级班子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战略工程来抓来实施,突出政治标准进一步严格选人标准,坚持做到好中选优,让优秀党员在支部中“唱主角”,让致富能手在班子里“挑大梁”,真正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选配好农村党组织书记。二是完善激励晋升机制。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措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基层干部活力的有效手段,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关心解决基层干部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问题,坚持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把精兵强将充实基层,做到排忧解难关爱基层,不折不扣落实好乡村两级办公经费、干部报酬补助,关心关注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和期盼诉求,激励帮助他们扎根一线、建功立业。要做到工作力量与基层保障协同推进,做到眼向下看、脚向下走、钱向下投,进一步建设和改善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要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强化基层的发展导向,建立健全提升村干部的保障措施,积极争取上级组织的支持,采取增加薪酬、晋升职务等方式,激发村干部以身作则、为民服务、致富带富、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和动力活力。探索建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投入长效机制,保证基层党组织有条件、有资源、有能力、有办法为群众服务。三是净化农村政治生态。要把党的纪律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和底线思维,使农村党员干部知敬畏、走正道、守纪律、讲规矩。要正风肃纪,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较真叫板、动真碰硬,严肃问责,在农村及时发现和查处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让“蝇腐蚁贪”从群众身边消失,严守纪律这一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