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2022-04-17 19:54陈向东
民族文汇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研究政策

陈向东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引言

数学学科承载着育人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切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要帮助学生有所收获,真正达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减负增效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

(一)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绝对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说,数学是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的学习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通过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等计算的练习,使学生对数字有极为敏感的态度,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迅速地得出结果。不仅如此,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还可以学会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如设计统计图,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等等,将之具体应用在生活中,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目,任何数学题目都有其唯一且标准的答案,所以通过数学的教学和数学知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其应用在生活中。比如在解方程过程中,解题的首要标准便是写“解”,很多学生在刚接触方程时都会忘记写“解”。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越来越细心,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又如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通常会忘记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法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认识到正确的计算顺序,从而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从实际生活出发

数学源于生活,所以教师也应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将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元、角、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比如“如果给你一元钱,你能买到什么呢?”学生便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例如一元钱可以买一支铅笔,一元钱可以坐一次公交,一元钱可以买一瓶矿泉水,等等,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的情况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可以感受到更熟悉的环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又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生活中的圆柱形笔筒、圆柱形铅笔、圆锥形漏斗等作为课堂教具,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熟悉的物品可以更好地记住圆柱和圆锥的具体特征,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适当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形象化的特点,从而改变对数学的抽象刻板印象,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开展数学学习,有效地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二)应用信息技术,强化知识理解

与单纯的理论讲解相比,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提高教师讲解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具体理论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开展思维探究活动,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比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该知识点的教学难点,即在不同的情境中明确物体的方向与位置,同时还能够准确描绘出相关角度与方向。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应的路线图,让学生从图片上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明确不同线路图中物体的方向与距离,之后再通过图书馆与教学楼的位置示意图,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提问学生。这样就能够考察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样就能够深化学生对位置方向的认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兼顾效率与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的教学应兼顾效率和体验,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更好地体验到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开展具有趣味性、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习心理。通过这种方式,数学课堂上不再单调,反而充满了学习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教”与“学”协调发展。例如,学完“因数与倍数”的内容后,为了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开展如下数字分类的小游戏: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号码牌,让其写下个人座位号,待所有人写好后,教师可以正式进入游戏,如“请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示意,如有做错,罚其为出个谜语”“请座位号为5的倍数的学生举手,做错的,罚其唱首歌”“请座位号是75的因数的学生起立”“请座位号是90的因数的学生拍手”通过课堂上游戏活动,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使学生感受到乐趣,还促使其扎实掌握倍数、因数的概念与特性,达到深入理解的学习目的,增强了学习实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同时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则应该明确当前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考,应用信息技术深化数学知识探究,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落实“减负增效”政策,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恩能.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东西南北,2017(17):48.

[2]陈贵莲.探討减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外交流,2019(17):313.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研究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