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三层次下的男性角色—评毛姆的《兰贝斯的丽莎》

2022-04-17 19:54刘嘉
民族文汇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贝斯吉姆丽莎

关键字:情感;存在主义;审美层面;理性层面;宗教层面

1.概述

毛姆的首部作品《兰贝斯的丽莎》围绕伦敦南部兰贝斯地区的十八岁女工丽莎的短暂一生展开。丽莎是这片贫民窟中最美丽的女孩,性格自由奔放的她自然成为了众多男性仰慕的对象,其中就包括吉姆和汤姆,二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竞争。吉姆是一个年过四十、育有五个孩子的有妇之夫,而汤姆只是一个谈吐温和的单身汉。丽莎鬼使神差地受到了吉姆的引诱,迷恋上了他。这段地下恋情没有维持多久便众人皆知,丽莎也被吉姆的妻子痛打一番后,由于伤势的恶化,不幸离世。

《兰贝斯的丽莎》的着力点在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但毛姆没有用美好的语言去歌颂爱情,而是用一个花季少女的惨死揭示出这段畸形恋情背后的残酷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价值上的深思。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小说的相关人物揭示出其中的潜藏信息以及利用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三层次”去剖析吉姆和汤姆这两位男性角色。

2.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三层次

存在主义认为只有自由和选择才是人类探索世界本质的动力,人类与物体最主要的区别也就在于前者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于世上并去追求其中的意义。人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义务遵守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毕竟人就是自己行为的总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他的行为,而非他的身份,因为人的本质是透过行为做出的判断和定义。

萨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于是也就有了无法逃避的责任。这种责任出现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选择会影响到他人的自由选择,所以萨特得出“他人即地狱”的论断。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每个人必须要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有一定的参与度,以便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尽管每个人在原则上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外界无权干涉,但一定的社会参与度会帮助个人更好地做出不仅有利于自己还对他人有帮助的选择,毕竟自由与责任密不可分。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的存在有三个层次:审美层次、理性层次和宗教层次。审美层次的人可能是享乐主义者,也是热衷于生活的人,他们主观具有创造力,觉得人世间充满了各种可能,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但缺失责任感;理性层次的人多是现实主义者,对世界和他人充满责任感,清楚明白人世间的道德信条和伦理规范。理性层次的人相较于审美层次的人更多认为世间处处设限,而他们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时,只有放弃或否认,永远为失去的东西而悲伤。这个时候,人只有靠信仰进入宗教层次,用信念的力量战胜疑问和理性上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只有宗教性才能使人重获凡事皆有可能的希望。

3.存在三层次下的人物分析

丽莎和吉姆是《兰贝斯的丽莎》中的绝对主角人物,他们贯穿故事的始终,影响着整个故事情节的走向。尽管汤姆不论在篇幅上还是在重要性上都不及吉姆,但他与丽莎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他在故事结尾对丽莎的矢志不渝都不能低估他在故事中的作用。

年仅十八岁的丽莎幼年丧父,她不得不去工厂上班来养活自己,独自照顾常年患病的母亲。艰难的生存环境让丽莎从心底渴望一个父亲式的人物出现,不仅给她以关照,还要满足她的爱情幻想。然而,理想的爱情真正到来时却让她乱了阵脚,吉姆的出现彻底让她失去了原则。丽莎一再逃避吉姆的追求,但涉世未深的她还是屈服于年长她几十岁的吉姆的诱惑。虽然吉姆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但他依旧想将丽莎变为他的情人。然而,吉姆身上的两面性在同丽莎的交往中都显现了出来,一方面,婚姻生活让他深知女性的心理需求,他对丽莎的耐心倾听和大胆热情让后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另一方面,酗酒、脾气火爆、缺乏责任感的他只会用“敏锐的眼睛”去寻找能和他发生感情纠葛的体面女子。汤姆对丽莎用情至深,但毫无恋爱经验的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吸引她的注意,所以屡屡遭拒。他对丽莎的爱是那么浓厚,哪怕是得知丽莎与吉姆的恋情以及她的流产都不能动摇丽莎在他心中的地位。

3.1 吉姆的审美层次

《兰贝斯的丽莎》中丽莎、吉姆和汤姆的三角关系折射出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吉姆和汤姆分别在追求丽莎时的不同表现充分印证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三层次”理论。

吉姆在清福德郊游结束后开始追求丽莎,邀请她去公园散步,但丽莎直接拒绝。然而,吉姆并没有气馁,而是展开了更猛烈的追求攻势,从共同观看戏剧到大胆说出“丽莎,你知道我爱你—非常爱你”(毛姆,1955:43)。吉姆的持续示爱彻底征服了丽莎,尤其是当他告诉丽莎想要和她共同生活的时候,他们间的情感到达高潮。这桩地下恋情曝光后,丽莎遭到了吉姆的妻子在肉体上的摧残,遍体鳞伤。吉姆为了丽莎,不仅在将一腔怒火发泄到了妻子身上,而且还去探望了生命垂危的丽莎,尽管他才是这起事端的始作俑者。

吉姆得到丽莎的芳心得益于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吉姆强健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其浓密的胡须,吸引住了丽莎的注意,还激荡起了她深埋于心的身为警察的父亲形象。丽莎从吉姆身上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為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会有意地生动刻画出至亲的形象,女孩也会比男孩就更需要父亲的存在。其次,吉姆在情感依附上给予了丽莎更多的满足感。丽莎每每想到他们共赴清福德旅游时,幸福感就会荡漾心中。吉姆不顾犯下重婚罪的危险和背上抛妻弃子的骂名,向丽莎提出同居的要求也是要将二人的关系向前推进,也很难不会在丽莎心里掀起波澜。

克尔凯郭尔没有从一般意义上定义审美,而是将这个概念看作为能给人直接带来感知的东西,它们就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审美层次的主导原则就是享受生活,个人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不断地寻找快乐的东西,《兰贝斯的丽莎》的吉姆就是代表人物。克尔凯郭尔认为审美生活在本质上是空虚的、不完整的,所以吉姆知道自己有一个每天在家劳作的妻子和五个需要抚养的孩子这样的事实,但他在审美欲望的驱使下舍弃眼前的责任去寻求新的欢愉,到头来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丽莎的惨死和家人的疏远。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后期,工业革命虽然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国力,但是大量人口涌入工业城市,造成了城市的过度拥挤和随之而来的住房短缺、贫民窟的涌现、卫生状况的恶化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凯洛·切斯尼曾这样描述,“杂乱拥挤的贫民窟占据了城市的大部分区域,有的足有几英亩大,有的只是一些没人注意的犄角旮旯……以前那些漂亮房子里的一个房间甚至可以住下三十多个人。”可想而知,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吉姆很难有道德意志的引导,他的生活终究处于空虚无聊和动荡不安之中。巨大的生活压力、淡泊的夫妻感情以及酒精的麻醉让吉姆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时代变革的牺牲品。吉姆的自然倾向就是强调生活中那些来自身体的需要和当下的欲望。

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人是身体和灵魂、今世和永恒以及需求和自由的综合。虽然吉姆将身体作为了他享乐的工具,但他的永恒在哪里?故事的结尾,丽莎死在了吉姆的面前,“(他)转身过去,脸上显出了极其疲惫的神态……夜幕即将降临,一道暗淡的灰蒙蒙的光线透过窗户射了进来,台灯啪的一声灭了。”(毛姆,1955:43)在此之前,吉姆想要得到的永恒可能是同丽莎长相厮守,始终沉浸在二人世界中,但丽莎之死彻底打破了吉姆的永恒感,他内心的疲惫和焦虑正是个体在这个感觉世界中所感受到的心灵呼唤。永恒元素和不安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如果吉姆一方面感受着内心的折磨,但另一方面却又留恋审美世界,必然的结果就只能是奔溃和绝望,正如彼得·罗德所言,“没有永恒,就无所谓不安。”

3.2 汤姆的理性层次

即便丽莎钟情于吉姆,但汤姆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她。他不仅在言语上直接向丽莎示爱,为未来的婚姻生活做足准备,而且还让她相信自己并非嗜酒之徒,保证自己会做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得到的始终是丽莎的拒绝。就在清福德郊游之后,汤姆深知自己对丽莎毫无吸引力,于是就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没有强迫她爱上自己。然而,即便丽莎与吉姆的恋情变得众人皆知,丽莎也受到吉姆妻子暴打,汤姆对她的感情也并未消散,愿意接受她的过去,甚至还向她求婚。汤姆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定会让丽莎回心转意,但最后得到的仍然是拒绝。

汤姆从开始同吉姆争夺丽莎的青睐时就落于下风。从外形上来说,外形粗犷、身形高大的吉姆就极具优势,而汤姆更像是一个大男孩,不是一个值得丽莎依赖的男人;从恋爱经验上来说,汤姆根本不了解丽莎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如何用甜言蜜语赢得她的芳心,更不用说怎样展开肢体上的接触;从情感层面来说,汤姆始终用一种卑微的态度同丽莎交往,这种姿态很容易束缚住了自己的言行。汤姆的束手束脚在急需情感支撑的丽莎看来就是一种怯懦的行为,让她轻易地就想到吉姆那种敢作敢为的举动,也更愿意将自己的情感交付于后者。

但汤姆生活在理性层面,他拥有吉姆欠缺的成熟。正是这种成熟让汤姆足以做出有利于自己和丽莎的选择并引导自己进入道德领域。汤姆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对丽莎和吉姆的行为发表过评论,但他的内心让其坚定地选择由道德原则引导的生活。丽莎一再拒绝汤姆的求爱,他也明知这段关系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就退至幕后,将这份感情深埋于心,等待着它有朝一日再次绽放。与其说这是汤姆的知难而退,不如说是他内心的道德感驱使他不要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去强迫丽莎爱上他,毕竟他深知强人所难的结果。

如果汤姆和吉姆之间存在任何联系,二人对丽莎的追求就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因为他们都处在审美层次,都在追求生活中情感享受,但汤姆身处感性阶段时也没有忘记道德感,这也是吉姆最欠缺的品质。理性层面的道德感还同社会秩序和友谊紧密相关,因为社会秩序和友谊更具有普遍性意义,毕竟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与交朋友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如果吉姆为了追求丽莎而抛妻弃子属于个人的自由选择,那么他的选择伤害到了当事双方,这便是“他人即地狱”;汤姆没有任意履行这项自由,因为他知道权利伴随着义务,这要求他在不破坏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尊重丽莎的选择,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来接受丽莎的决定。

审美者吉姆始终生活在自己构建的白日梦中,用每日的享乐掩盖自己的选择给他人带来的苦痛。吉姆在丽莎临终时脸上显现出的疲惫究竟是对这段感情的厌倦还是对审美生活的厌恶?但可以肯定的是,吉姆还会做出选择,他也只会选择自己,因为这次偶然事件不会彻底改变他编织的审美层次。克尔凯郭尔认为,理性主义者的生活有勇气的支撑,即便身处逆境,他也能脱身而出。汤姆就是这样的人,他可以借助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总能凭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让行动有理有据。

3.3 缺失的宗教层次

《兰贝斯的丽莎》中不存在宗教层次,因为毛姆在刻画每个人物时只将他们各自身上的某个层次加以放大,突出克尔凯郭尔提出的每个人的“生存领域是相互竞争的人生观,一个人必处于其中之一,要想同时居于两个领域是不可能的。”另外,当时的毛姆是一名贫民窟里的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他有意在书中忽略宗教层次,只想将着眼点放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因为这些身处社会变革漩涡中的民众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和繁衍,从审美层次跳跃到理性层次并最后跳跃到宗教层次的吸引力远不及感性世界为他们带来的快乐更具吸引力。即便像汤姆这样有理性的人,他也会在丽莎落难时做出依旧要迎娶她的感性选择。艾莉森·利·布朗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评价:“这些层次不是被必然性相连接,任何个体的或历史的阶段也并非不得不按顺序从一个领域过渡到另一个领域, 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过渡。可能有人会在审美领域或理性领域度过全部生命。”

4.总结

《兰贝斯的丽莎》以丽莎、吉姆和汤姆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切入点,描写了伦敦兰贝斯地区贫民窟里工人阶级混乱的情感状态。人们往往会将纯美的爱情作为追求目标,但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不断变革的社会迫使它带有了肤浅的表象和残酷的性质。青春萌动的丽莎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已婚的吉姆,就是这段有违社会伦理的感情虽然让她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却也让她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汤姆更像是丽莎和吉姆这段关系中的第三者,见证了丽莎的快乐和陨灭。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三层次”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对个人生存状态以及人类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生活的讨论,而身处维多利亚统治晚期社会底层人民的感情状况也正好符合这个理论的应用范畴。处在审美层次中的吉姆和坚守理性层次的汤姆在追求丽莎的过程中都充分显示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特点,他们各自做出的选择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且完全符合了存在主义关于“人就是他行为的总和”以及“他人即地狱”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李輝源、李云雀,《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三领域”理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202-206页;

2. 纳尔斯基,《存在主义的先驱者克尔凯郭尔》[J],《哲学译丛》,1983年03期第42-49页;

3. 詹姆斯·C·利文斯顿(著),何光泽(译),《现代基督教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王齐,《克尔凯郭尔之为“存在主义先驱”的再审视》[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第65-69页;

5. Kierkegaard, The Concept of Anxiety [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6. Maugham, W.S. Liza of Lambeth [M]. UK: Penguin, 1992

个人简介:刘嘉,1983.5,性别:男,回族,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美国文化和文学

猜你喜欢
贝斯吉姆丽莎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南墙贝斯15首原创曲目及创作背景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用心良苦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快递爱情
加菲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