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教育集团携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中国国际教育白皮书》

2022-04-18 00:23田江含
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西净值人群

田江含

2022年3月22日,青苗教育集团携手胡润研究院于上海联合发布《中西合璧,文化融合——2021中国国际教育白皮书》。这份48页的专业报告是业内首份聚焦后疫情时代,专项研究中国高净值人群国际教育需求变化趋势的白皮书,探索他们在子女教育理念、需求上的变化,同时结合教育专家观点和建议梳理中国国际教育未来趋势和展望。

伴随着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中国高净值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多元需求也愈加强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另外,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让子女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拥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更多家庭对于国际教育的刚需和期待。

项目组在2021年5月至7月期间对600余位家庭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典型高净值人群代表开展了一对一专项问卷访问形式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子女正在或计划接受国际教育的人群(家长群体),一类是本人拥有国际教育经历的人群。受访者平均家庭总资产3400万元,平均年龄36岁。49%来自中国一线城市,51%来自二三线城市。40%是企业中层领导,27%是企业高管,18%是企业主。37%来自民营/私营企业,36%来自外资/合资企业,20%来自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邀请10多位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定性访问。

白皮书亮点总结

一、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国际教育需求

首先,高净值人群在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上,最看重的是“健全的人格/ 教养”,其次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视野、增广见闻”。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兴趣爱好”与传统意义上的“提升学历背景”的重要性几乎相当,表明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其次,中国高净值家庭子女教育多元需求强烈。国际教育已然进入高净值人群的视野,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七成高净值人群对于国际教育非常关注。中国高净值人群希望子女在接受国际教育后,成为独立思维者(71%),责任担当者(67%)及问题解决者(53%)。值得注意的是,“成为世界公民”位居最后,体现出中国高净值人群日益增长的民族自信和教育自信。国际教育的主要目标,亦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以丰富人生阅历(68%)和拓展国际视野(64%) 为主要目的。最后,数据显示,在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子女国际教育的规划中,子女教育平均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在低龄阶段(小学和中学)的平均每年支出预算为30万元,大学阶段为40万元,研究生阶段为42万元。

二、聚焦中国国际学校

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获认证的国际学校总数为907所,其中包括民办国际学校53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259所。在校生规模为61万人,其中民办国际学校在校生占比75%,公立学校占比9%。高净值人群在选择国际学校时,看重的因素比较综合,包括学校优质的师资团队(52%)、国际化的资源整合能力(41%)、丰富的课程体系(35%)、中西兼容的教学理念(34%)、硬件设施(24%)以及学校过往的升学成绩(21%)等。在多元课程的类别中,重视自然研学课程(53%)的家长最多,其次是美育教育(37%)和体育课程(10%)。

三、洞察中国国际教育趋势

除了“美英加澳”传统四大留学国家外,其他欧洲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选择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的留学趋势。面向21 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教育成为推动者。以人为本,发展高阶能力,以应对国际社会变化带来的挑战,是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专家认为,21 世纪中国人才需要既有对自身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之根,又有国际理解能力。而国际教育恰恰为培育这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人才提供了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国际教育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中西融合将成为主流。从国际教育的内容形式上看,中西融合将是未来主要趋势。中西融合的过程是将本土教育和国际教育两者优势融合的过程。具体而言,中西融合包括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外方教师的融合、中国课程与外国课程的融合、中外方教育教学方式的融合。走得出、回得来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之路。留学归国趋势凸显,究其原因,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59%)成回國发展首要理由。此外,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增加,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或将成为新趋势。

猜你喜欢
中西净值人群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中西结合
人群中总有一个好看的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