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2022-04-18 18:26王光华田宝军
中国电化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王光华 田宝军

摘要:通过挖掘教师借助MOOC平台提升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构建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对了解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基于扎根理论和半结构化访谈,以16位中国大学 MOOC平台教师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访谈的质性资料,进行程序化编码并构建理论模型,揭示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形成因素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平台吸引、学习困境、情感状态、互动学习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解构独立因素直接影响及调节因素间接影响的内在机理,各个主范畴因素相对独立,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具有指向性、目的性、暂时性的影响;在互动学习的统摄下又紧密联系,调节内部驱动因素与外部驱动因素对情感状态的影响。

关键词:MOOC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影响路径;内在机理;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国培计划实施十年效能评价与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FA200067)研究成果。

一、问题提出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使跨越时空限制的虚拟环境中的学习、交流、互助成为一种现实,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教育生态。这种便捷开放、充分自主、互动互促的学习方式使得“泛在学习”和“知识共享”找到了理论性的解决方案[1]。随着数字化教育的迅猛发展,MOOC平台呈现出资源数字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泛在化的趋势,这些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MOOC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19年4月9日,由教育部牵头,众多机构协办的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就中国慕课更快建设、更好使用、更有效学习、更有序管理,共同发表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2]。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线慕课数量增至3.2万门,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3],除在校生外, 教师群体是MOOC平台学习者中的主要学习群体,更有效的MOOC学习早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目前,关于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影响因素分析、策略研究等方面。缪静敏等通过某教师专业发展慕课尝试组织在线合作学习活动,发现大部分学习者认可慕课合作学习活动对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4]。学习者在慕课中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5],他们通过自我调节学习,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对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监控与调整[6],该类研究充分表明了MOOC平台学习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MOOC平台在线学习虽给予学习者较大的学习自由度,但此类课程的学习也存在着学习孤独感和焦虑感、低完成率和高辍学率等问题[7]。为提升MOOC的有效学习,部分研究者对MOOC学习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郝兆杰等认为良好的网络环境、未预见的个人因素、工作上的变更、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等都对慕课学习者完成课程有着显著影响[8]。白倩等从负面动机影响的角度对“中国大学MOOC”的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的自身毅力及坚持、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慕课中的视频效果等都影响学习者的负动机[9]。针对目前MOOC平台学习的种种问题,有研究者对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先后提出了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学习支持服务,立足需求、创新评价[10],优化慕课课程设计,加强教师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训练,“投其所好”助力不同生涯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等策略[11]。

以上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多以文献整理和理论思辨为主,虽有实证研究,但缺少借助观察、访谈等深入现场的质性研究范式。已有研究重在强调MOOC平台学习经历中学习者影响因素的呈现,但对于促进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背景条件、内心体验及内在关联还缺乏关注。此外已有研究多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而对教师职后培养、专业发展的关注还不够,对特定类型学习者影响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鉴于此,本研究着重强调MOOC平台对营造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教师互助发展的终身学习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利用MOOC平台自主学习的行为,研究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拟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问题一,哪些因素在MOOC学习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二,以上因素产生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是什么?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力图以积极参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习的教师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指导,进行深度访谈获取研究资料,借助NVivo12实现程序化编码、进行访谈资料分析并尝试从经验材料中构建理论模型,探索“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以期更好地发挥MOOC平台的作用。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锁定“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为提高访谈材料的质量,在访谈中受访者的选择符合关系性抽样原则且需考虑以下因素:了解中国大学MOOC平台,完成或正在参与平台中课程学习的学习者;真实身份为在职教师;学习时长超过50小时,并在学习讨论区针对课程内容、形式及学习需求等内容进行留言。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收集工作主要集中在2020年9—10月,选择与教师职业发展紧密关联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目标性课程,选择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信息化能力、职业素养四个专题,并以“热门课程”进行排序,分别选择每个专题中已开课程前两名课程进行学习者学习时长、评论内容等信息的筛选。筛选到合适的受访者后,通过讨论区留言的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表明研究意图,获得对方同意后,再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的饱和度检验原则,每次访谈后进行编码整理,并与之前的访谈记录进行比较,直到不再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为止,最终样本为16位身份为教师的学习者,访谈采取网络访谈的形式,访谈时长均超过30分钟,最长时长为79分钟。访谈对象的身份构成信息,如表1所示。在受訪者中,男女比例约为3:7;职业特征为高校教师高于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发展阶段采用孟繁胜等人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阶段论[12] ,就职业发展阶段来看,新手型教师、适应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人数依次递减。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过程中对具有实质意义的回答进行了适时的追问。本研究利用“情景带入(第一层)—核心访谈(第二层)—深度描述(第三层)”的问题设计路径,以如下问题为主要访谈线索展开访谈活动,如下页表2所示。在三个层次十个问题中,分别关注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喜好、学习态度、学习感受等内容,其中还着重强调了学习互动中的学习方式和状态。以达到引入情境,进入话题,深入挖掘的设计目的。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

扎根理论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系统方法论,通过有条理的数据收集和质性分析来构建理论[13]。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框架,研究设计满足该理论的一般操作流程,首先依据理论抽样选择样本,继而使用开放式问题,采用半结构访谈收集数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再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并做初步整理形成访谈文字稿,反复熟悉后再借助NVivo12软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实现对资料的深度挖掘[14]。具体编码过程如下。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式编码遵循“贴标签—抽概念—定范畴”的编码程序:首先,对访谈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逐字逐句对比分析寻找关键词拟定标签;其次,通过对原始材料逐层剥离,进一步抽象化形成具有核心内容的概念;最后,围绕核心问题,将概念分类合并相互融合,提炼具有概括性的范畴。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本着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倾见”和研究界的“定见”,保持资料原有状态。编码时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直至饱和,同时寻找访談者话语中的词语加以凝练进行贴标签[15]。访谈资料收集整理持续两个月,最终获得标签126个,初始概念45个,核心范畴15个。开放编码过程借助NVivo12完成,自由节点对应标签,表示为a1、a2……;二级节点对应概念,表示为b1、b2……;一级节点对应范畴,表示为c1、c2……进行开放式编码局部示例,如表3所示。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用于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关联,以描述资料中各部分之间联系。通过重新审视研究问题和反复阅读原始材料,进一步整合形成具有聚合意义的主范畴。经过细致梳理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15个范畴进行聚类和总结,最终形成平台吸引、情感状态、学习困境、互动学习、专业提升5个主范畴。主轴编码过程以及对应范畴的含义,如表4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系统分析已建立的概念范畴,从中选择一个具有统领性的、能将其他范畴串成一个整体的“核心范畴”,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构架[16]。研究者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分析,将“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核心范畴,从逻辑关系角度研究形成的主范畴间的联系,明确资料的故事线,对主范畴、次范畴及其属性和维度进行描述,确定本研究主范畴选择性编码路径关系,如表5所示。主范畴中的情感状态,属于学习者强烈的个体感知,是促进教师学习者专业提升的内部驱动因素;平台吸引,是促进教师学习者专业提升的外部驱动因素;互动学习是促进教师学习者专业提升的行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的作用,进而影响学习困境这一制约因素。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在编码第16个访谈记录时达到了饱和状态。为保证研究的可信度,研究者将事先预留的3位被试材料进行饱和性验证,又选择了3位教师进行饱和度检验,未发现新的概念、范畴和类属关系。这说明核心概念被充分挖掘,该研究处于饱和状态。

四、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核心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出概括性更强的“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外围虚线圆代表MOOC平台学习的自由性和无边界性特征,“平台吸引”(外部驱动因素)对“情感状态”(内部驱动因素)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学习困境”(外部驱动因素)又从负面影响着“情感态度”(内部驱动因素),在彼此制衡中通过“互助学习”(调节因素)寻求的新的突破,最终促使教师学习者“情感状态”(内部驱动因素)发挥作用,从而间接促进教师学习者专业提升,进而追求无穷大的发展空间。

(二)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有3类因素发挥了作用,包括外部驱动因素(平台吸引、学习困境2个主范畴),内部驱动因素(情感状态1个主范畴)和互动调节因素(互动学习1个主范畴),以下分别对3类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外部驱动因素:正反推进,相互制衡

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平台吸引和学习困境两个主范畴,平台吸引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与提升基础的环境因素,学习困境以障碍的形式存在,可作为学习者进一步挖掘专业发展潜力的机会因素。

平台吸引包括平台知名度、平台适宜性、平台健全性3个范畴。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吸引学习者借助MOOC平台完成知识学习、资源共享、交流互助和课程再创。平台知名度是学习者选中平台的先决条件,学习者愿意使用知名度高的平台来参加学习、参与讨论并期望借以完成专业提升。平台适宜性是学习者在MOOC平台使用过程中,所感受到方便、适宜的程度。平台健全性是平台发展和学习服务的保障。平台制度健全,教师、技术人员和学习者能够高效完成信息互达,利于促进教师借助平台完成专业需求并达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向思想理念的内化。

学习困境包括信息交流障碍、平台机制障碍2个范畴。信息交流障碍,由于MOOC平台学习多为自发性,异步式交流往往造成交流信息不对等,话题讨论难于延伸等现象,都会形成学习者互助学习中的障碍。平台机制障碍,平台课程建设过程中,人机交互、互动交流等互动性活动较单一,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在学习者中也会造成学习困境。

2.内部驱动因素:内部指向,情感推动

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指主范畴情感状态,包括平台认同感、学习角色认知、同侪互助归属感3个范畴,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习者对平台、学习过程的感知状况,三者之间彼此交融又相对独立,属于范围逐渐缩小,目标相对集中的心理因素指征。

平台认同感是一种是否参加平台学习的意愿和态度。研究还发现,平台认同感强更利于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参与度高更利于教师专业提升。学习角色认知是一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认识的再次确认,相对正确的认知可以确定自我表达和选择的明确。以学习者的心态和参与者的状态会正面消解负面压力,使角色认知从正面的角度引导学习者调整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同侪互助归属感是一种情感归属,是情感的高级状态,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归属感的形成,同侪互助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较好途径。

3.互动调节因素:突破困境,互助提升

互动调节因素以互动学习的形式呈现,由求助型互动学习、讨论型互动学习、建设型互动学习3个范畴构成。求助型互动学习,基本表现形式是寻求帮助,解答他人疑问,普遍存在于MOOC课程设置的讨论答疑环节,多为课程设计者为课程过程的完整,所设计的有助学习者反馈学习效果的活动环节;讨论型互动学习,就某一话题进行交流,学习者互助讨论,多方获益,目的是突破专业瓶颈,参与讨论的双方,积极的就共同话题进行交流和回应;建设型互动学习,是最高级的互动学习形式,表现为学习者之间的进一步合作,或学习者成为课程建设者,以交互式活动进行平台课程再建设,学习者以更深层次的参与课程建设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专业能力。

(三)“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路径分析

1.独立因素直接影响,单独存在并行发展

独立因素直接影响路径可以解构为“平台吸引→专业提升”“情感状态→专业提升”“学习困境→专业提升”三条线索单独存在且并行发展。研究发现,以专业知识积累、专业理念转变、专业动机强化为基本表现的专业提升[17],在内部因素情感状态与外部因素平台吸引、学习困境的作用下,均有明显效果。

平台吸引较为直接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MOOC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权威的专业引领、灵活的教学模式,都在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养成和专业理念提升。情感状态是学习者学习愿望与动机的原动力,体现在学习者参与课程的愿望上,有效推动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明确发展方向,寻求发展路径,并坚持发展。学习困境以障碍性因素的形式存在,但从逆向入手给专业提升以新的契机。以上路径下MOOC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共同特点:对专业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目的性和暂时性。MOOC学习由某一个学习兴趣为起点,过程中学习者时常会感受到孤独感,需要一定的耐力与自制力才能完成学习。

2.调节因素间接影响,间接统摄互动互助

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调节因素的间接影响,可描述为“互动学习”统摄下的“(平台吸引←→学习困境)→情感状態→专业提升”间接影响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体现在弥补专业知识欠缺,以资源的形式汲取,知识内化提高专业能力,课程浸润提升专业理念,激励专业需求与专业动机等方面。以上路径的内在机理与之相适应,外部驱动因素“平台吸引”通过解决学习者就“学习困境”展开的“互动学习”,促使学习者内部驱动因素“情感状态”发挥作用,从而间接实现教师“专业提升”。

各种因素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平台吸引”在使外部环境资源效力最大化成为可能,“学习困境”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对自我做出正确定位并感知未来发展方向;“情感状态”这一内部驱动因素作为纽带连结外部驱动因素和最终预期结果。“互动学习”占有重要地位,它给其他因素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具有调节功能的场域,在长期交流与互动中,学习者彼此需求、共同研讨、形成互助共赢的潜在默契。教师在MOOC平台的互动学习中,逐渐形成具有互动性、互助性和归属感的学习共同体[18],随着关系日渐稳定,同侪互助效应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学习者之间也容易形成长期的学习伙伴关系,支持和鼓励彼此的专业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获得原始语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构建“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解决了主要因素挖掘和内在机理建构两个关键性问题,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其一,各主范畴因素相对独立,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MOOC平台的学习中,外部驱动因素(平台吸引、学习困境),内部驱动因素(情感状态),会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具有指向性、目的性、暂时性的影响。其二,各主范畴因素在互动学习的统摄下紧密联系,发挥更大的效力,外部驱动因素(平台吸引、学习困境)通过内部驱动因素(情感状态)的中介作用影响教师完成专业提升。

(二)策略建议

1.满足教师专业需求,增强平台吸引力

缘于教师职业群体的特殊性,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角色认知、职业边界探索及建立学习共同体的需求更显突出[19],为此,增强平台吸引力,强化 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MOOC平台建设应注重教师学习者角色需求,由课程知识传授转向学习者学习行为需求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发展倾向,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好的为学习者个人发展做好准备。MOOC平台建设应注重互动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完成人机交互、师生交流、生生沟通,只有这样平台对学习者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平台吸引这一主范畴的重要内涵。MOOC平台建设应注重创造需求,无论是平台技术手段还是服务机制的建设,都应考虑到学习者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作为创造者存在,凸显平台价值可以针对学习者学习创造性成果的生成。

2.增强教师群体合作,形成学习新常规

在MOOC平台学习中,同侪互助是最为有效的情感动力,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目标、背景的教师学习者更容易在彼此互动中找到学习的精神支持,克服学习的孤独感。互助学习的价值绝不是在一个领域内按照特定的理论、方法和学术规范等范式创新理论,而是利用一个知识平台,吸引广泛的学习者参与知识的再生产的途径,借助MOOC平台的互动学习就具有这一典型意义[20]。互助学习中塑造新常规,随着MOOC这一学习平台和协作环境的兴起与发展,学习不再是以积累知识作为终点或顶峰,而是一件更具有不确定性、导向性、实验性、体验性过程。为此,互助学习从寻求知识出发又归于探索过程,从利己出发又归于互助互惠,这样新常规也将逐渐发展和完善。

3.回应教师发展主题,泛在、终身、共享

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应在泛在学习中完成,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逐渐应用,知识与学习的形式不再一成不变,学习场域的界限也开始消融[21]。为此学习的“无处不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以MOOC平台为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更应表现出无限可能。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应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终身学习是人的学习状态在一生中的纵向延伸,可实现知识技能的不断提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22]。MOOC平台传递出的优质、开放、创新、自由的精神内核与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追求高度契合。随着研究、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相融合,基于共享的知识资源、课程资源与专业发展相连接成为可能,MOOC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应以共享为价值追求,MOOC平台对教师发展的提升,在教师MOOC学习中生产并分享知识和文化,以此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道明,吴玮.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建构——基于信息传播过程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2):73-81.

[2] 董鲁皖龙.《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发布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慕课[N].中国教育报,2019-04-10(01).

[3] 冯琪.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4002万 慕课数量居世界第一[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717/mtbd/202012/ t20201204_503482.html,2020-12-03.

[4] 缪静敏,罗淑芳等.慕课学习者在线合作学习体验探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类慕课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7,(12):80-86.

[5] 张成龙,李丽娇.基于 MOOC 的混合式教学对网络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8,(6):88-94.

[6] BROADBENT J,POON W L.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onlin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s:A systematic review [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5,(27):1-13.

[7] Margaryan A,Bianco M,Littlejohn A.Instructional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J].Computers & Education,2015,80(1):77-83.

[8] 郝兆杰,肖瓊玉等.慕课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10):10-16.

[9] 白倩,赵丽等.慕课的学习现状与反思——基于我国慕课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的角度[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2):65-71.

[10] 何秀青,吴华君等.基于慕课的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动力促进作用实证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21,(6):85-92.

[11] 张思,刘清堂等.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影响因素研究——基于UTAUT 模型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6,(3):99-106.

[12] 孟繁胜,曲正伟等.不同阶段中小学教师发展需求比较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8-62.

[13] 凯西.卡麦兹.构建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4][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2-338.

[15] Strauss,A.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7] 高玉旭.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路径探析——基于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12):48-50.

[18] 王晨茜.慕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19] 左岚.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基于卓越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型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9-47.

[20] 李静,李新房.国内MOOC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12-2016年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分析[J].出版广角,2017,(12):78-80.

[21] 王继新,施枫等.“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86-94.

[22] 曾文婕,漆晴等.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57-69.

作者简介:

王光华: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

田宝军: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Internal Mechanism of MOOC Platform Promo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16 Teacher Learners from MOOC Platform for Chinese University

Wang Guanghua1,2, Tian Baojun3

(1.Hebe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Shijiazhuang 050000, Hebei; 2.Qiqihar Teachers College, Qiqihar 161005, Heilongjiang; 3.Hebe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Shijiazhuang 050000, Hebei)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path of MOOC platform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y exploring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teachers promo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MOOC platform and construct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taking 16 teacher learners from MOOC platform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as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alitative data of the interviews, conducts programmed coding and construct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n reveals the formation factor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MOOC platform in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factors such as platform attraction, learning dilemma, emotional state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OOC platform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urther deconstruc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independent factors and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f moderating factors. Each main category factor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have a directional, purposeful and temporary influence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tro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it is closely linked, and adjust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ers on emotional state.

Keywords: MOOC platfor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fluence path; internal mechanism; 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21年12月10日

責任编辑:邢西深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