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西藏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主要因素

2022-04-18 07:36单增吉米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物防疫技术应用西藏

单增吉米

摘要:近年来,西藏现代农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由于大部分农牧区养殖畜牧数量较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至关重要,需结合西藏当下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强化基础的应用促进西藏畜牧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动物防疫技术为核心,通过从防疫意识、技术推广、基础保障三个方面探究西藏农民动物防疫现状,探究影响技术应用的主体、客体、技术及服务因素,并分別从四个要素出发提出相应的动物防疫技术应用对策,为广大西藏农民强化动物防疫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动物防疫;技术应用;影响因素

随着西藏畜牧业快速发展,为了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降低动物疫病对畜牧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贯彻并落实《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针对多种人畜共患病、外来动物疫病等开展监测工作,要求结合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流行特征以及防控实际情况,对畜禽场动物疫病态势进行评估、汇总、分析、上报,明确了定期监测的时间、对象、范围,并制定完善了动物疫病防控方案[1]。为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加大了相关防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引导农民加大动物防疫技术应用,将重大动物疫病事件的出现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本文通过探究影响西藏自治区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主要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防控对策。

1 影响西藏自治区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主要因素分析

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农民作为动物防疫技术应用的主体,在实际动物防疫工作调查中,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种类、时间、频率、方式等均会受到主体自身、客体、技术、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1 主体因素

农民主体应用动物防疫技术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年龄、农牧收入、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影响:①农民文化水平,在调查中90%以下的西藏农民为初中及以下文化,对禁用限用兽药、疫病疫苗的了解较少;②农民年龄,87%的农民选择自主注射动物疫苗,兽医注射占比过少。其中,89.6%的农民处于40~60岁中老年阶段,而农牧区大多牛羊养殖规模较大,全部自主注射的难度较高,效率低下;③农牧收入,为了降低动物防疫技术的应用成本,大多农牧收入较低的农民选择自主防疫,应用的防疫技术种类少、规范差;养殖规模越大、收入越高的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水平越高,且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在技术防疫方面[2]。此外,动物防疫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还与西藏农民家庭结构有关,家庭成员越多,辅助技术应用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则越倾向于技术投入。

1.2 客体因素

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客体为农牧区的各类畜禽,由于动物疫病种类繁多,猪、牛、羊、鸡等对应的疫病种类不同,采取的防疫技术差异较大,如免疫抗体检测、疫苗接种、兽药用法用量等。不同时期、不同态势下需对动物防疫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汛期畜禽尸体处理与防疫、新冠疫情防控阶段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等[3]。客体种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防疫技术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应用选择多样。农民饲养的畜禽种类越多,所需要掌握的疫病防控技术越多,在该方面需要投入的精力越大。

1.3 技术因素

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水平还受到技术本身的影响,主要包括:①技术成本高低,如果防疫技术成本较低,则更容易受到农民的青睐;②技术操作难度,尤其是疫苗注射技术等,操作难度较高容易导致失败,则农民使用技术的意愿会降低,反之亦然;③技术适用度,在不同畜禽种类上的适用度越高,范围越广,一种技术可进行多种疫病预防,则会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技术应用意愿;④技术成熟度,部分新技术引进后尽管效果较好,但不成熟的技术容易引发更深层的应用和管理难题,不容易被农民所接受;⑤技术推广度,农民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推动下参加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程度较好,实现了大面积的应用,则容易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民使用。

2 西藏自治区农民动物防疫技术应用现状

2.1 动物防疫技术的推广不足

由于西藏地区地域辽阔,农牧区广阔且人烟稀少,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且分散,现阶段大部分动物防疫技术学习与推广工作集中在城市周边地区,动物防疫技术仍旧集中在部分地区流传应用,偏远地区推广效果不佳。部分农民对新的动物防疫技术认可度不高,认为价格昂贵且效果未能够达到预期,从而导致技术推广受限,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整体水平不高。由于西藏大部分地区信息化建设滞缓,在技术推广方面难以发挥网络平台信息共享优势,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交通运输不便,使得动物防疫技术的相关资源储备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持续发展。

2.2 农民的动物防疫意识不足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近年来农民的动物防疫意识有所增强,但对动物疫病的认识、针对性防疫技术的应用、动物疫病防控的举措等了解不深,再加上语言沟通障碍以及农牧区畜牧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动物防疫意识仍旧较为欠缺。此外,西藏自治区农民动物防疫存在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养殖环境恶劣,地处偏远,疫苗接种、环境灭菌等工作开展困难,部分家畜品种、饲养要求不完善,从而导致检疫工作受阻。由于检疫工作压力大,且时间间隔较长,农民的事前动物防疫意识普遍不高,大部分动物防疫为事后应急处理,由当地畜牧兽医针对疫病情况提出建议。

2.3 技术开展的基本保障不足

西藏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不足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基本保障:①技术保障,新技术的引进较为缓慢且投入不足,由于地势较高运输困难,技术引进的难度加大;②基础物资和设备保障不足,动物防疫技术的开展依赖于各类设备的运用,尤其是疫苗存储设备、检疫设备等,设备陈旧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有效升级和应用;③人力保障不足,西藏动物防疫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现有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达到新技术的实际工作要求。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薪酬福利待遇不高,人才引进滞缓,大量的现有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使得动物防疫技术开展受阻。

3 加强西藏自治区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有效对策

3.1 强化主体对动物防疫技术的认识

西藏自治区农民尽管常年接触农牧养殖,但所掌握的动物疫病技术和知识较为滞后,在新的防疫态势下,动物防疫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应强化农民主体对动物防疫技术的认识,加大知识宣传与普及,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针对性选择动物防疫技术,减少疫病来临时畜禽养殖损失,提高疫苗注射率,将更多疫病防患于未然。针对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应加大西藏动物防疫要点分析,从根源上加强防疫管理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3.2 加大西藏地区动物防疫需求调查

西藏自治区不同地区的农牧区畜禽种类差距较大,防疫環境与技术需求差异同样较大。因此需加大对不同地区动物防疫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各类畜禽存栏数、应免数,从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加大农牧区环境调查,充分了解农民所掌握的技术种类,以及对动物防疫技术的需求,从而针对性加大技术引进与保障。此外,农民应积极配合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及时上报畜禽疫苗的接种率,如猪瘟疫苗、猪口蹄疫苗、牛羊口蹄疫苗、禽流感疫苗、小反刍兽疫和羊痘二联苗等[4]。一旦出现疫病感染情况,则快速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隔绝病源,防止大规模疫病感染。

3.3 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技术推广服务

动物防疫技术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以来,拉萨等地多次开展兽药使用及免疫技术培训,邀请国内著名动物防疫专家进藏授课,针对动物防疫技术、异常处理、兽药控制、标准推广等内容,为一线防疫技术人员和当地农牧区农民进行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推广效果。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展动物防疫技术推广服务,招募专业人才与志愿者,积极宣传各类防疫技术,吸引农民前去培训与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将动物防疫技术的应用方法、要求、应急处理方案等,在网络平台中共享,便于农民及时查找和学习。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西藏农民动物防疫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现阶段农民的防疫意识有所提高,但动物疫病种类复杂,动物防疫技术的应用意识仍旧较为不足,部分地区仍旧沿用过去的疫病防控方法。由于动物防疫技术应用范围狭窄,推广工作不足,基础设施与资源投入力度较小,从而导致农民应用动物防疫技术的障碍重重,效果不尽如人意。西藏农民动物防疫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主要受到主体、客体、技术、服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加大客体需求调查,拓宽技术适用范围,并积极开展推广服务,为动物防疫技术在西藏“扎根”创造有利条件,打好基础,促进西藏畜牧产业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宗继.农村散养户的动物防疫问题及改善措施[J].兽医导刊,2021(19):48-49.

[2]尹星.米易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6):34.

[3]加那尔库勒·那比哈孜.动物防疫基本技术要求及改进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9):134-135.

[4]徐国权.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现状和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136-137.

猜你喜欢
动物防疫技术应用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及措施
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