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进展研究

2022-04-19 23:56张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9期
关键词:多样性高血压

张进

摘要:现如今,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进而也促使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更是常见疾病,还会导致其他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而高血压的出现不光与患者遗传因素,还和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各个方面的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进展研究为例,主要从单基因和多基因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药物基因组学方式的应用,明确高血压发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控制高血压对国民身心健康的影响,保障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同行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相关基因;进展研究;高血压;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9--02

高血压拥有多因素和多基因等特点一种疾病,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导致的,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及国民的生命安全。通过研究发现,已知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有150多种,但是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依然存在不清晰和不确定的问题,并且对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各方面工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就要对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进展进行研究,主要对单基因和多基因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并且对药物基因组学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结果,明确高血压出现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措施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要对高血压出现的原因进行关注,对高血压中的可变因素进行控制,以此达到预防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目的,减缓和避免高血压发病的时间,提高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高血压的能力,进而达到保障国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单基因的研究

单基因致病性的高血压遗传方式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符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而且患者存在靶器官严重损害的问题,发病年龄较早,存在家族式与外显率明显的目的[1]。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导致该类型疾病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Liddle综合征

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单基因高血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属于少见的一种,经常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上,导致这类人群出现严重的高血压。而这类人群在患病之后,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伴低血钾,在患者出现严重病症的时候,会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和醛固酮和肾素水平降低等现象。Liddle综合征不但对常用的降压药存在反应较差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低血钾的相关症状。并且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似,所以,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会存在误诊的现象。研究发现,Liddle综合征的出现主要是患者的远端肾小管上皮钠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其中肾小管远端EnaC中涵括α、β、γ等亚单位。而这些亚单位中最容易出现突变的就是β和γ等亚单位,会导致EnaC的密度出现持续活化的现象,而且钠重吸收增多,进而使得细胞外液的容量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增高的出现。同时还会抑制患者的肾素以及醛固酮的分泌,减少钾重的吸收,引发代谢性碱中毒和低钾血症等问题。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会借助基因检测的方式对早期的Liddle综合征进行诊断和治疗。研究人员发现,Liddle综合征的出现不但和EnaC的基因突变有关,而且还与新型基因SCNN1B有着密切关系。而且经过研究证明,SCNN1B和SCNN1G等基因与Liddle综合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早期基因检测和干预治疗等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地预防。在对Liddle综合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口服阿米洛利或者氨苯蝶啶以及限盐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对EnaC进行阻断,保障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Gordon综合征

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简称为PHAⅡ,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钾和高血压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但是患者的肾小球过滤功能依然处于正常的状态。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WNK)家族之中的WNK1和WNK4的基因突变会导致Gordon综合征的出现。而且Gordo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一种,主要因为WNK1和WNK4以及OSR,还有KLHL3和CULLIN3以及SPAK等基因出现突变而导致的。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只体现的肾脏的集合管以及远曲小管之中。其中WNK家族的蛋白主要处于远端肾单位的集合管之中,在WNK1和WNK4突变的影响,会导致钠-氯共享转运体的活动增强,使得钠重吸收增加。研究人员还发现KLHL3和CLU3等两种基因的突变,会导致Gordon综合征的出现。同时KLHL3还可以和WNK1、WNK4等基因进行结合,促使肾小管远端上皮细胞膜钾通道转运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通常情况下,Gordon综合征与噻嗪类利尿剂与限盐等有反应。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保障Gordon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以此保障噻嗪类利尿剂和低钠饮食等方式的质量效果。同时在进行家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未确诊的个体进行识别,在对Gordon综合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除KLHL3为隐形基因突变,其他导致Gordon综合征出现的基因突变均属于线性突变[2]。所以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在面对WNK4突变患者的时候,其对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敏感性较高,甚至达到远超原发性高血压的6倍之多,而WNK1基因突变的患者对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敏感程度较低。

(三)AME(拟盐皮质激素增多综合征)

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一种,主要是因为11β-HSDⅡ中的HSDⅡβ2出现基因突变导致。在HSDⅡβ2基因突变的影响下,降低11β-HSDⅡ的活性,会直接导致11β-HSDⅡ活性缺失问题的出現,进而控制EnaC的灭活,使得钠重吸收增加的出现,呈现类似醛固酮升高的症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轻中度高血压,但是患者的血钾大部分处于症状的状态。在对11β-HSDⅡ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可以分为杂合型和纯合型。因为不同的突变导致酶的活动降低程度也是不同。根据活性丧失者症状轻重进行分类,可以把11β-HSDⅡ分别为AMEⅠ型和AMEⅡ型。其中AMEⅠ型活性丧失者症状重,也就是在婴幼儿时期就会出现中毒的高血压和持续性代谢酸中毒以及低钾等现象,最终出现严重的心脑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而AMEⅡ型是11β-HSDⅡ活性丧失者症状轻,也就是在成年期出现病症,高血压的升高程度较大,血钾多数处于正常。

(四)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

这是遗传性疾病的之中,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占有比例为5%。在对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把其分为Ⅰ型和Ⅱ型以及Ⅲ型等。其中Ⅰ型是显性的遗传性疾病,经常由于11β-CYP11B1与CYP11B2等基因出现异常,最终出现醛固酮合成增多的现象,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伴低血钾和早发重度高血压以及双侧肾上腺增生[3]。但是Ⅱ型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另外Ⅲ型主要是因为KCNJ5的基因突变导致。研究人员在使用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KCNJ5的基因突变的出现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Ⅲ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借助促进CYP11B2基因mRNA表达上调,最终导致醛固酮合成增加。

(五)FGR(家族性糖皮质激素抵抗)

这方面是因为NR3C1基因突变导致。突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极大程度的减低,进而导致ACTH反馈性增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4]。研究人员发现,编码为FGR的NR3C1基因中存在遗传方面的缺点,主要有点突变和缺失以及插入,和家族性以及散发性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抵抗或者Chrousos综合征有关。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FGR主要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和盐皮质激素增高以及低钾血症,还有高血压等,基本使用小剂量的塞米松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经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发现在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排除。首先,以青少年发病为依据,尤其是发病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其次,确认属于难治性高血压的一种;最后,拥有家族遗传性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容易出现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病人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筛选导致患者出现病症的原因,并且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此达到降低病情影响,控制并发症出现的目的,保障国民的身心健康[5]。

二、多基因的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发现高血压基因有150多种,除了单基因高血压之外,还有交感神经系统和内皮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与血容量激素的调节和水电解质转运,和动脉硬化以及弹性变化等有关的脂质代谢以及转运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3]。其中涵盖了多种导致高血压发病和导致危险的多种因素。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基因差异性的影响,导致患者表现为不同的症状,进而导致高血压分子机制呈现不同的组合。现如今,在对多基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所有基因和相关SNPs的全基因扫描的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7]:首先,进行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研究,这是从人类的群基因组范围中,对和高血压有关的SNPs进行筛选;其次,研究HapMap(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这两种方式的使用,为研究人员研究高血压这种对基因疾病新的思路和模式,可以更加详细的明确导致高血压出现的原因,为后续高血压的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等多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提高我国的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效果,为国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作用。

三、药物基因组学

现如今,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所以在对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采用药物基因组学的方式,不但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高效的指导,而且还可以保障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而保障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调查发现[8],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的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过程中,都会重视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式的应用,主要对多基因和多位点等进行研究,以此帮助高血压患者以自身基因差距性的而不同制定的治疗方案,保障治疗方案拥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这样既可以保障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还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使用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对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基因突变之中,其中的RAS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出现,因为RAS的主要效应物质是血管紧张素Ⅱ,通常是借助增加回心血量和收缩外周血管等方式诱发高血压。研究人员发现,与RAAS有关的miR-CYP11B2基因中的rs531564位点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miR-20INSR基因的rs1366600位点的多态性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出现没有关系[9]。研究发现CYP11B2多态性是借助对RAAS产生影响的方式对高血压的出现起到诱发作用。因为CYP11B2基因编码的醛固酮合成酶对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进行调控,进而也就导致醛固酮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平衡性被破坏,进而导致RAAS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不利于血压调节的出现,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症状。而血压调节出现问题主要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出现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研究人员发现[10],血管紧张素Ⅱ出现的生物学效应,基本与AGTR1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其中的1166位点和原发性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位点碱基突变是增加为高血压危险性的直接因素,而且导致遗传性高血压的危险进一步增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高血压的全部相关基因中确定人群中的多态性,就要重视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进展研究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对于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主要对数据较多和人群研究不易进行以及费用昂贵,还有高血压的易质性和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提高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水平,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国民治疗和预防以及诊断高血压疾病提供助力,从源头上解决高血压疾病对国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进而控制由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出现,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国家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燕,周丽娟,吕朋举,侯文静,韩鹏黎,刘嘉,余淑华,曹巍. 河南汉族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病及降压效果的关联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7):1730-1735.

[2]刘秀卿,李延武,黄磊. 荧光PCR检测高血压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5):707-711.

[3]杨军,王晶,王爽,张峰,彭鹏,许嘉钰,苏小玉,胡焱垚,董天崴. 高血压病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5):63-65.

[4]林芬,吴泳浩,许嘉欣,张琳,杨立业. 潮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3):3420-3424.

[5]冯星,高超,杨柏松,康效嘉,刘晓梅. 性别因素对吉林地区满族人抗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2020,35(4):480-482.

[6]王时翠,李勇,万洋,熊海. 高血壓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 高原科学研究,2020,4(2):79-85.

[7]何传凤. 叶酸代谢中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2):81+129.

[8]杨梅,肖智林,陈晓彬,谢秀梅,方立,陈美芳. 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长沙县区高血压病人群中的分布[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6):559-563.

[9]任凌雁,靳倩,廖喆,袁露,令狐克燕,李安洁,骆姝琳. 贵州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相关药物基因多态性研究[J]. 重庆医学,2019,48(23):4017-4019+4023.

[10]张聪,黄带发. 高血压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及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2019,33(7):634-636+641.

猜你喜欢
多样性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由古典戏曲看“代言体”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