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角度,巧妙挖掘

2022-04-19 20:46何柳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人物描写习作微课

何柳欣

【摘要】写人作文既是小学高年段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常面临能写但写不好的局面,或无从下笔,或缺乏条理,或缺乏写作素材等。面对学生的种种写作困难,教师往往无法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法,也缺乏有效的策略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线上教学,经过三次打磨、删改,将《形形色色的人》习作教学录制成微课,助力习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物描写;微课;习作

一、主题与背景

教师对编排教材应有清晰系统的了解,关注教材目标的整体性,教学时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部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是继三年级上下册“猜猜他是谁”“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及四年级下册“我的自画像”之后的进一步集中指向于写人的习作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训练,探究如何写清楚人物的特点,并学习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基于部编版教科书的编排思路,作为教师,应整体观照教材体系,增强整体教学意识,围绕目标,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同时也是本单元习作的重难点部分。笔者经过反复阅读这一单元的课文,发现本单元出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单元中出现的人物特点也很鲜明:小嘎子聪敏,祥子挺脱壮实,严监生爱财如命,刷子李技艺高超……但此刻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萦绕在笔者心中:读懂容易,写好难。根据以往的作文教学经验,学生在描写人物方面,往往会缺乏细节。比如,要写一个同学跑得很快,学生可能会写到“他跑起步来像一支离弦的箭。”但是再深入的细节却没有了,这样的写作是苍白无力的。笔者要怎么去指导学生“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呢?

思前想后,笔者设计了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一稿。在突破重难点时,笔者把第四个环节设计成“回顾写作方法”,第五个环节设计成“巧妙构思”。“回顾写作方法”也就是在教学时,选取本单元每一课的人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回顾片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教师点评来体会这些方法的好处和作用。而“巧妙构思”环节则是对作文的整体布局进行布局,从设置题目到巧妙结尾,全都指点一下。

设计好后,笔者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教研组的教师对本课进行了点评。

二、第一次试讲

(一)情境与描述

笔者把本节课设计成了六个环节,分别是:一、猜猜他是谁;二、抓住人物特点;三、明确写作要求;四、回顾写作方法;五、巧妙构思;六、作业布置。

试讲时,笔者由“猜人物”游戏导入,让学生判断出示的三句话中的人物分别是谁。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白“要知道所写人物是谁,必须把人物特点写清楚”。接着,笔者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列举了人物的一些特点给学生参考,告诉他们:写生活中的人,就必须抓住这个人最鲜明的特点。而讲到“明确写作要求”这一环节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了课本中的习作要求,让学生圈画出重要信息;再让学生说说从这段文字当中把握住了什么;最后举例子,选取典型实例,由学生录视频回答。到这里为止,试讲的过程都是比较顺畅的。

接着就到了“回顾写作方法”这一环节了。笔者先把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列了出来,接着就是一课一课来复习。从《摔跤》一直到习作例文的两篇例文,都被笔者挑出了选段来说明它们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这时候,笔者发现:试讲这一部分似乎用了较长的时间,莫名地感到心虚;而到了“巧妙构思”这个环节时,笔者分别用了“巧设题”“巧开篇”“巧用好词”“巧结尾”这四个小环节,每个小环节内都通过举例子对写作方法进行示范。试讲到这个环节时,笔者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这样的安排很全面,顾及到了写作能力薄弱的一类学生。

(二)问题与讨论

1.教研组支招

“回顾写作方法”这一环节太过于累赘,耗去了很多时间,而效果却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对学生并没有很有效的指导。这一环节确实需要帮助学生复习人物描写方法,但是应该点到为止,没必要每一课都摘抄一个片段、教师再对每个片段进行讲解说明。而“巧妙构思”这个环节并不能帮助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样从开头到结尾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出来,显得画蛇添足了。

2.笔者的反思

教研组的建议,令笔者顿时如醍醐灌顶。反思备课的过程,发现最大的问题正是在于笔者光想着“顾大局”而忽略了“重难点”,在“回顾写作方法”后,并没有及时进行小练習或者小练笔,让学生把课文的理论践行到实操中来。这也是笔者觉得“心虚”的关键原因。于是,笔者按照这样的想法改了教学设计。

三、第二次试讲

(一)情境与描述

这一次,笔者把教学设计精简成五个环节,分别是:一、猜猜他是谁;二、明确写作要求;三、写法回顾;四、初试身手;五、作业布置。其中,环节三“明确写作要求”和环节四“初试身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其中,环节二“写法回顾”的修改如下:

1.对“写法回顾”环节进行修改

(1)《摔跤》原来的选段是“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一课换了一个更有代表性的片段,“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刷子李》的选段中,原来是“①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②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③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成严。④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⑤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浇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节课直接用几个词语代替,简述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历程:半信半疑——不可思议——五体投地——不明所以——恍然大悟。这样可以直达主题,又不占用太多时间。

(3)《我的朋友容容》里长长的对话也删减成三四句。试讲时,在“写法回顾”环节,笔者的点评变得更有指向性,如,“连续的动词除了写出两人激烈的摔跤外,还准确地凸显了人物的特点,塑造出一个机灵、不服输的小嘎子及沉稳老练的摔跤能手胖墩儿。”“这段话把小守门员的外貌写得细致、具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尽职尽责的守门员。”……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方法的印象,笔者对每一种人物描写都进行了介绍,如,“好的外貌描写能展现人物性格。因此,在运用外貌描写时,不用面面俱到,要抓住其最显著的特征来进行描写。”“通常说‘绿叶衬红花’,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写人物时可以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写时,可以先写人物事件,再添加上周围人的反应,或者景物衬托等。”

(二)问题与讨论

1.教研组支招

“回顾写作方法”这一环节,每个方法后面都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个设计不太恰当。一方面这些语句太过于概念化,学生可能不但听不懂,还会越来越糊涂;另一方面,这样讲述占用太多时间,学生容易疲惫,削弱线上学习的效果。

而“初试身手”这个环节写《爱唠叨的妈妈》的典型事例,示范写出来的文段并不觉得里面的妈妈很“唠叨”,建议换个例子。

2.笔者的反思

一节课的内容在精不在多,且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概念性的内容不太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因此要删减或换成通俗易懂的字眼。同时,写作课中,作为“范文”“示范”等练习部分,内容一定要过关,要符合主题,否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误导。经过第二次教研和反思,笔者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

四、第三次录课

(一)情境与描述

这一次,笔者删掉了“写法回顾”中多余的概念性讲解,只保留讲解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初试身手”部分则改成了:

这次的事例不仅更能凸显“唠叨”的特点,还加入了修改指导,这样就进一步指导了学生“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五、诠释与研究

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要抓住人物外貌”“要介绍人物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这个人的精神品质或突出特点”,表面上看,要求清楚,要点明确。然而,正是这看似简单的写人“套路”套住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是大多教师“导”出来的,这个“导”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并存”,需要教师“导兴趣——导材料——导写法”。写人也一样,教师要发挥自己“导”的技巧,既要“导”描写人物的方法,导出思考写作的思维:在写清楚一个人的特点时,怎么思考;还要“导”练笔:写的原因和好處是什么,还可以怎么修改……这样的写作指导,才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刘春花.活用资源,学习描写“形形色色的人”[J].生活教育,2020(5):76-79.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人物描写习作微课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论长篇小说《足迹》中的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浅谈语文课本中不同的人物描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