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淮安市中考作文述评

2022-04-19 08:54宗林林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校名调料外公

文/宗林林

真题回放

请以“我想清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命题透视

写好此文,要审准题。审题时须抓住核心词“想”。想,即思考、思索。想的主体是“我”,因而要写“我”的生活经历、生命历程、见闻感受。

“想什么”,涉及选材。大到宇宙苍穹,小到寻常日子中的一个困惑,都可以“想”。对自我实现、身心自由、亲情友情、读书旅行等有反思、有回味、有憧憬,是“想”;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或某件小事某个现象有困惑、有关注、有探索的热情,才会“想”。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虽然想的主体是“我”,但写作时完全可以跳出自我,放眼世界,写出视野开阔、格局阔大的文章,写出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宛如披沙拣金,写作时要提炼出值得“想”、有意义的素材。“想什么”是“想清楚”的前提,可轻轻点出,不必详写。

“怎么想”,则要详写,由“不清楚”到“清楚”的转变过程,要写细写实。我们自己的经历,如读书、观影、旅行、运动、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抑或是他人无心的点拨、有心的教诲……都可拨云见日,促使“我”想清楚。此外,不能一想就清楚,得写出“我”的认识和心理变化过程,写出层次和波澜。

“了”,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因而文中要呈现“想”的结果。

审题时若能抓住“想”,略写点出“想”的内容,写细写实“想”的过程,写清“想”的结果,便不失为一篇合格的文章。

迷津指点

考场作文,充分表现题旨是关键。从标题看,有“想清楚”后的深刻领悟,就一定有“未想清楚”时的情景,因而行文须轻轻点出“未想清楚”的内容,以起到映衬对比的作用。

想的内容也很重要。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先想不清楚,现在想清楚了。那么,为什么会想清楚?突然就想清楚了吗?想,应该有一个过程。

还有“想清楚什么”。如果想的都是要勤奋学习、珍惜时间、为人善良……便缺少了新意和深度。“想清楚”的应该是更深刻的领悟。比如“学习要勤奋”,不用想也明白,但若能领悟到“方向比勤奋更重要”,这便是更深刻的“想”。有一名考生写自己很喜欢吃饭店里的十三香龙虾,可“父亲烧龙虾时,从不用十三香,他说那样会改味。他用生姜、蒜泥、葱、晒干的红辣椒、酱油、醋、糖做佐料”。他说父亲对饭店的厨师动辄使用十几种调料颇有微词:“一道菜放那么多调料,吃的还是菜吗?干脆就吃调料好了。一道菜的好坏,靠的又不是调料。鲜味得靠食材来提。”由此,他又联想到原味奶茶,以及林清玄写的《生命的化妆》,渐渐领悟到“菜,因为本身的鲜而出彩;人,因为最真的性情而夺目。没有必要用美颜后的虚假面容对待世界,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独一无二,才有了今天千人千面的精彩世界”。文章取材于寻常烟火,却写出了新意和深度。

好文章,一定要有镜头感和画面感。有丰富而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有聚焦,有定格,才会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有一名考生写自己想不清楚母亲为什么要把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公送去养老院,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外公落寞地坐在木椅上,全身被大衣包裹着,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保留住那微弱的热量,才能让他瘦弱佝偻的身躯看上去健壮一点。阳光照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却无法点亮他宛如灰色石子的眼睛。”传神的细节描写直击人心,令人心生凄楚。

佳作赏析

我想清楚了

文/淮安一考生

综合点评

文章聚焦家庭面临的困境——面对失智的外公,面临中考的孩子,以及紧张的住房,人到中年的父母不得已选择将外公送去养老院。小作者借助几处情境描写,由现实到往事,将“我”想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想象收束,呈现爱的回馈和反哺,非常珍贵,也非常动人。

我想清楚了

文/淮安一考生

综合点评

文章构思巧妙,多处运用类比手法,文采斐然。开头化用荷尔德林的诗歌句式,倒叙点出“我”想清楚了什么。中间取材于去黄河旅行的经历。船夫面对壮阔的黄河和凶险的浪涛,一人一竿一筏,撑出勇气和镇定。船夫对歌,则将情节引向高潮,点出“且行且歌”的人生境界。结尾写景,深化立意。

我想清楚了

文/淮安一考生

综合点评

以书信体呈现“我”的成长历程,别致自然。本文选材巧妙,外婆进行手术后的复健,日复一日重复简单的动作,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恰似“我”的学习生活。文章明写外婆复健的过程,实则暗写“我”内心的转变:由希望渺茫到有了点滴进步,再到拥有强大的信心。两处引用富有画面感的歌词,点出心情的转变,贴切自然。

新题练笔

1.请以“看看这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②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规范。

2.请以“明日预言”为话题,写下你关于地球、关于世界或关于自我的畅想和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在想象中融入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③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⑤书写工整规范。

猜你喜欢
校名调料外公
做好自己
调料帮大忙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外公做的门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本月菜单
蒸烤焯茄子吸油少
外公的呼噜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