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2-04-19 09:13刘智嘉张博宇龚普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3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样地普查

杨 斌,张 娥,刘智嘉,丁 翼,张博宇,龚普阳,顾 健*,马 琦,马 妮

(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1],中药资源普查为发展丰富中药资源提供支撑[2-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三次大型中药资源普查。然而,自1987年第三次资源普查完成后,已有三十多年没有开展新的普查工作,无法全面掌握全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和蕴藏情况。近十多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资源用量急剧增加,不少资源濒危,环境的巨大变化也致使中药资源分布和栖息地发生改变,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压力。此外,资源普查技术方案的优化,中药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4],因此,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迫在眉睫。2008年12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式实施准备[5]。四川、云南、新疆、安徽、湖南和湖北六个省作为全国第一批启动的试点省[6],率先开展资源普查的试点工作,为全国开展普查积累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发现并解决在普查中遇到的问题。自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启动后,四川省现已展开了三批普查试点工作,进行了46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7]。

2018年4月,甘孜州泸定县作为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开展了全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位于东经101°46'~102°25',北纬29°54'~30°10'的东南部[8]。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典型高山峡谷区。山体呈南北走向,县境内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沟壑交错,许多山峰都在4 000 m以上,其中西南与康定县接壤之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 556 m,为全省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泸定县属于在国内罕见的典型立体气候,植被茂密,野生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类型各异、品种繁多,其中植物有200科800属3 000种。泸定县药用生物资源蕴藏量较大,中药材中占重要比重的药用植物达700多种,约占全州已知种类的30%。常年收购的药用植物有50多种,药用生物主要有波棱瓜、重楼、鸡蛋参、贝母、天麻、大黄、薯蓣、虫娄、杜仲、当归、党参、独活、首乌等。泸定县所在的甘孜州独具特色的地貌和垂直气候差异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资源[9],全州有药用动、植物2 378种,占全省药用动植物种类的40%以上。本次资源普查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和种类,当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以及泸定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与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本次普查将泸定县分为干旱河谷药材种植区、山谷集约化药材种植区和高山药材生态生产区三个区域。根据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可得出泸定县样地经纬度及大概地理位置。制定调查路线:泸定县—烹坝镇—岚安乡;泸定县—田坝乡—杵坭乡—冷碛镇;冷碛镇—兴隆镇—德威乡—加郡乡—磨西镇。

在样地考察中,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要求和方案。泸定县主要包括泸桥镇、兴隆镇、冷碛镇、磨西镇、燕子沟镇、岚安乡、烹坝乡等30个区域,具体信息见表1(部分),30个区域覆盖整个泸定县。

表1 泸定县资源普查样地信息Tab.1 Luding County resource census sample information ta⁃ble

1.2 研究方法

普查工作分为外业调查法和内业整理法两部分。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引入遥感(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码影像等技术[1],对泸定县现有的中药资源进行调查。

外业调查法内容主要为样地样方调查。在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前,根据泸定县卫星遥感影像,利用RS、GPS、GIS技术,区域统计出不同海拔土地利用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植被类型、农牧业结构、生态特点、中藏药材分布规律及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中藏药材产业规划。根据国家的要求,随机设置41个考察样地(图1),这些样地都是通过卫星定位,随机在泸定县内定位样地。样地设置采用系统抽样法在调查区域内共设置41个样地,每个样地需完成5个套方,套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 m。每个套方内有6个样方,一号样方用于乔木的调查与计数,大小为10 m×10 m;二号样方用于灌木的调查与计数,大小为5 m×5 m;三至六号样方均用于草本植物调查与计数,大小均为2 m×2 m。所有样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调查(如图2)。

图1 样地分布图Fig.1 Sample plot

图2 样方套设计图Fig.2 Sample set setup

本次泸定县资源普查开展外业调查工作,根据系统随机调查样地信息图以及国家普查办GPS的位点制定合理的调查路线方法,包括样地与样方调查,栽培药材调查,植物标本、药材标本与种质资源收集,图片拍摄、录像;填写所有的普查原始记录表;整理图片、影像资料与原始表格。

内业整理方法主要是对外业采回的标本进行整理,修剪、压草纸、挂牌、烘药并装箱,将药材进行烘干。植物标本按要求进行上台,钴照射处理,根据植物标本、药材标本品种目录进行品种鉴别,种质资源处理,上交表格和数据库录入,腊叶标本等实物验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泸定县中药资源调查数据统计

本次普查共完成样地41个,样方套205个,采集标本5 028份。此次普查泸定县分布有野生药用植物共837种,179科。其中,大多数植物为高等植物,以蔷薇科、菊科、豆科、唇形科、虎耳草科、百合科、毛茛科、龙胆科、忍冬科、蓼科等的品种较多(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菊科占7.42%,唇形科占3.95%,伞形科占1.91%。菊科、唇形科、伞形科的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蔷薇科占8.26%,豆科占5.27%,两者都属于乔木、灌木类。由此可见,泸定县境内中药资源以草本、乔木、灌木分布较多。在调查中,品种均按照要求采集药材标本,收集种子,在相关部门进行测定,检测其蕴藏量。在调查的野生植物品种中,马桑、垫状卷柏、灯心草、石松、桑寄生、路边青、风轮菜等在泸定县境内分布广泛,蕴藏量较大。

表2 涉及中药资源植物较多的科名Tab.2 Family names that involve more pla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2.2 泸定县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调查

泸定县中药资源普查中,调查的重点药用植物共60种,39科,其中有14种药用植物占比较多,种数大于1种以上,占总种数的53.33%。菊科、廖科、唇形科、芸香科、桑科、蔷薇科、车前科、石松科、商陆科、百合科、石竹科、苋科等的品种比较多(见表3)。菊科所含种数最多,占总数的10%;廖科占总数的6.66%;唇形科和芸香科较廖科次之,占总种数的5%;桑科、蔷薇科、车前科、石松科、商陆科、百合科、石竹科、苋科种数均为2种,占总种数的3.33%。由此可知,菊科、廖科、唇形科、芸香科等草本植物和乔木、灌木在重点品种中分布较多,面积较广。

表3 泸定县重点药用植物科数统计Tab.3 Statistics of key medicinal plant families in Luding County

2.3 入药部位特征

根据中药材的特性,药材的入药部位形式众多。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泸定县药用植物众多,功效广泛,一种药用植物同时具有多种功效,利用价值极高。此次重点调查的76种药用植物(见表4),具有祛风功效的药物居多,例如空心木、蓝布正等;清热解毒功效药物次之,例如苦木,柳叶菜;止血效用的药物有菊三七和寄生黄等,还有少量药用植物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通过对泸定县不同药用部位的重点药材种数进行统计(见表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泸定县重点药材药用部位分别为全草以及根及根茎、果实和种、茎木类、叶类、皮类、花类。其中全草占比最大,占32.43%,代表药用植物有蓝布正、空心木、卷柏、寄生黄;根及根茎入药的植物次之,占22.97%,代表药用植物有菊三七、唢呐花索骨丹等;果实和种子入药占比20.27%,代表药用植物有车前子、佛手、花椒、乌梅等;茎木类占12.6%,代表药用植物为野木瓜、苦木、桑寄生;叶类占8.11%,代表药用植物为石韦、紫苏叶;皮类占2.70%,代表药用植物为杜仲、黄皮树;花类最少,占1.35%,代表药用植物为金银花。由于全草类和根及根茎入药的采集时必需全株采集,对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十分不利,为了野生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在采摘药材时,需注意种质资源的保护,有选择性地采集药材。

表4 重点调查药材品种Tab.4 Key investigations on medicinal materials

表5 泸定县不同药用部位的重点药材种数统计Tab.5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key medicinal materials of different medicinal parts in Luding County

续表

2.4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药用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减少。泸定县的资源普查中,调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4种,其中杜仲、延龄草、水青树等为国家保护植物,宝兴藨寄生、青皮槭、密裂报春等18种为珍稀濒危种,具体物种详见表6。

表6 珍稀濒危类物种统计表Tab.6 Statistical table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2.5 药材市场与栽培药用植物调查

通过对泸定县的市场调查,了解中药材市场的现状。调查对象为泸定县粗细中药材经营部,2013年注册,是泸定县内最大人工种植中药材购销中心。该经营部业务范围广泛,收购药材品种15种左右,如:羌活、赤芍、重楼、白芨、红景天等,年收购量在480吨左右,年销售额可达100余万元。

泸定县地域特征及植物生长环境特殊性决定其栽培药用植物。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泸定县大面积栽培药用植物波棱瓜、重楼等。以波棱瓜药用植物栽培为例,泸定县已经对波棱瓜种植、生产等规范化、质量化种植,同时建立了波棱瓜种植生产、炮制加工、商品分级和包装仓储标准或规范30个,形成稳定药材产业链。种植药用植物波棱瓜前,会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加工贮藏等环节对各村户进行详细技术培训,要求种植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波棱瓜种植的规范化。目前该项目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3 000亩,有310户村民受益,户均增收1700~2000元,受益地区人数占比近30%。波棱瓜饮片产量增加20%以上,核心产品产销量占到市场份额的80%左右。泸定县种植波棱瓜的丰富经验起到了大面积栽培药用植物的带头典范,通过对农户的专业培训,对于药用植物的栽培成活率与产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6 泸定县著名中药材

2.6.1 波棱瓜

波棱瓜(Herpetospermumpedunculosum),为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实,性寒,属一年生攀援状藤本植物,野生的波棱瓜植株常生长于藏区海拔2 300~3 500 m的高半山地区山坡灌丛及林缘、路旁,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印度、尼泊尔等地区[10]。波棱瓜子为成熟波棱瓜的种子,波棱瓜子经晾晒后可入药。波棱瓜子是藏医治疗肝病的常用、高频藏药材,为藏医药多种抗肝炎制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2.6.2 重楼

重楼(ParidisRhizoma),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的干燥根茎,气微,味微苦、麻。全世界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热带至温带地区[11-12],国内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重楼常用于止血,重楼组成的方剂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复方治疗外感高热、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也有较多临床报道[13]。

2.6.3 鸡蛋参

鸡蛋参(Codonopsisconvolvulacea),为桔梗科党参属有乳汁多年生草本植物。甘、微苦,微温。生于海拔1 000~3 000 m的草坡或灌丛中。缠绕于高草或灌木上。产中国云南东南部、至中部(砚山、屏边、蒙自、临沧、凤庆、昆明)、四川西南部(西昌、雷波)。近来研究报道,从珠子参中提取的去葡萄糖竹节参皂苷IV,可能有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潜力[14]。临床上主要用于感冒、咳喘等病症。

3 讨论

中药资源是国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也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经济全球化,中药以副作用低且成本低廉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为了大力发展我国中药产业,提供国家战略性资源,此次为期一年的泸定县资源普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1 调查县域特色药材品种,为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距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时隔已久。近十多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资源用量急剧增加,不少资源濒危,环境的巨大变化也致使中药资源分布和栖息地发生改变,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压力。家底不清、信息不对称,令中药资源保护措施和产业政策制定依据不足。泸定县自然生态环境适合中药材生长,县境内有野生中药材丰富珍贵,是不可多得的“中药材宝库”。此次泸定县资源普查考察样地41个,涉及乡镇30余个,共采集837个物种,涉及179个科,其中包括国家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共60种,39科。初步明确药材分布、生长等信息,为后续县域特色药材品种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中药资源县域相关规划提供思路。

3.2 中药材流通的发展规划

泸定县的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各乡之间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致使药农采收药材后难以找到当地真正的药材交易市场,长期存在坐等外地药商进乡收购药材的状况,导致中药材不能进行正常的商贸流通。因此,建议在交通相对发达的药材产区建立中药材原产地市场交易中心、电子交易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推行“互联网+中药材”的交易服务模式,打通中药材的流通信息网络,逐渐建立适应当地药品交易市场发展需要的流通机制、经营模式和管理功能,促使中药材(药品)的正常交易与流通。当中药专业交易市场经历一定规模、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及时以省内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强劲的商贸流通体系为依托,将“大市场”的经营理念、交易手段、信息网络、配套服务等融入“小市场”的发展建设中,通过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以“大市场”为主体辐射链接“小市场”的连锁经营、仓储管理、物流配送与信息传递的医药经营流通。

3.3 发挥中医药科研优势,升级中医药产业价值

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和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以中药产业为主导,以园区发展需求为导向,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生产一线的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的攻关,研发转化一批更具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推动泸定县经济和产业发展。

3.4 中药医疗服务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

泸定县不仅有丰富的中药医疗服务,还有发达的旅游产业。泸定可将医疗服务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满足旅游者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需求。依托中藏医院为藏医治疗体验中心,融合藏医药保健、养生等文化宣传打造的藏族文化广场,以及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商贸一条街等;纵向多层次延伸,横向连锁产业规模,辐射发展保健康复、药浴药膳、健身美容、餐饮住宿、休闲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阳光康养旅游项目群。吸引成渝经济区、川西环线以及成都、周边区域客源市场[15],为其提供植物气疗场、亚健康体检、国学禅修、中藏药浴保健、中藏药睡眠房、食疗体验等集养身、养老、旅游相关服务,促进泸定县中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样地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浅析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辽东地区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林分生态效益的影响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