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慢艺术”

2022-04-20 21:14张欢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自我实现小学低段行为习惯

张欢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随即拔地而起的“双减”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老师担任起更严峻的任务,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量,成为老师们的共同问题,尤其在小学低段,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都成为了老师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     双减    行为习惯   自我实现

一、以人为本,共同发展

任何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都应该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首先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以努力做到“以做人为根本,以培养好习惯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做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人”为基本的德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育人之路,任重道远

从2014年9月开始进入教育行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至今,遇到过很多不同情况的学生,尤其从去年9月开始担任新生一年级的班主任,本班情况较为复杂,具体体现在:男女分布不均衡,男孩子多且调皮,活泼乱动,家庭构成复杂,正逢“双减”的大背景下,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一)每个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参差不齐

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很多孩子还停留在来学校就是来玩耍,唱歌、跳舞的,没有上课听讲的意识,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做到基本的上课举手,坐姿端正。

(二)班级管理上各抒己见,一片混乱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发现同学们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自我中心严重。一个小事例:在进行班级规章制度讨论时,我听到了一个小组这样的谈话,甲说:“我觉得打扫卫生应该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打扫,这样不耽误早读,我们以前班上都这样。”乙又觉得:“早上来必须打扫,我们以前的班主任规定早上不扫的,罚扫一周……”丙抢着又说:“……”

(三)班级缺乏凝聚力,矛盾重重

1.由不同幼儿园来的孩子自觉的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集体排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相互争执不断。

2.男女生比例不协调,男生过多,“暴力分子”直线上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一周之内最多处理过6次打架事件,平均一天一起还有多。

当然,这个班级也有它的独特之处。首先新到一个班级,孩子们的好奇心旺盛,勇于尝试一切新鲜事物。其次,班级男孩子较多,思维活跃,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关注度高,更愿意与老师密切配合,建构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三、踏上育人之路,有苦有樂

鉴于本班的复杂情况,想要达到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督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仍需诸多的努力。

(一)如何让学生彼此信任和团结,融入这个班集体

新接手这样一个一年级的班集体,在短时间内,如何让孩子们融入这个班集体成为了当务之急。首先又要他们彼此信任,从而自愿遵循班级的规则。为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展开了一堂“新的开始,从心开始”的入学班会课,让他们从一些游戏中去熟悉同学,去理解规则制度,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怎样融入这个集体,怎么从新出发。然后利用体育课和体育老师一起完成一些小游戏,“两人三足”比赛,小组接力赛,拔河比赛等。这样一来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感,二是培养了他们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后期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最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给予他们关心,并善于去发现,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新班集体的温暖。

(二)从严治班,细微处着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开始进入状态,表现得很活泼好动了,这时候我感觉到班级的管理可以再进一步了,于是又展开了我的教学探索之路。

1.新任一个班集体的班主任,树立自己的威信是必要,这需要让学生明白老师说话算话,说到做到。比如:说了今天要检查某一项作业,就必须落实到位。从小事处,让学生明白这个老师说的话,班级的制度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会落到实处的。

2.关于携带违禁品或者打架斗殴事件,一旦发现一例,及时严肃的处理,让学生警钟长鸣。上学期一开始打架事件不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抓住了一个典型,马上请家长到学校,当着家长的面进行批评和警告,并借此在班上展开集体教育,绝不拖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基于此,半个学期过去了,大多数工作迈入正轨,同学之间熟悉了,在班集体内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开始信任各科老师,这时候我觉得到了展现他们机会的时候了,于是通过自我对班级的管理,我给予了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教育之路几许期许,几许忧愁

对于未来的教学之路,我是一半期许,一半忧愁,期许着这个班级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担忧着如何将这个班级管理得更好,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它成为一个成熟的班集体。基于此,我做了以下设想:

(一)加强家校联系,联合各科任老师、家长共同管理班级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离不开各科任老师,更离不开各位家长,因此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强班级建设尤其重要。

(二)继续并长期坚持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的,因此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小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不断的进行强化练习,这种练习刚开始是需要每天提醒、督促的,一段时间后可能有些同学有了自觉性,这时候可以几天督促一次,慢慢的一周、一个月提醒一次,直至习惯的养成。

(三)落实班级的管理员制度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班级管理员制度是可以促进班级有效管理的,在之后的治班策略中,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这项制度落实到实处,让班级真正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当然,班级的教学工作始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工作中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方法,一是要适应本班班级的实际情况,二是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之路上我还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也希望能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能让我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繁花盛开,让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自我实现小学低段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