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国的“任性”都市

2022-04-20 14:43韦嘉惠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哈利法阿布扎比王室

韦嘉惠

美剧《欲望都市》里有这么一句话:“迪拜的时代已经过去,阿布扎比才是未来。”放在旅游业里,阿布扎比的名气似乎远不如迪拜响亮。但当异国游客走进阿布扎比酋长国时,往往会忍不住惊叹:这里富丽堂皇的程度似乎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地处沙漠,都市中却绿意盎然。每一丝绿意的价值,都赛过游客手上戴的珠宝,摘一朵花,会被罚款折合大约2100元人民币;如果砍了树,砍树者将会面临三四十万人民币的天价罚金。

为了救助流通于黑市的动物而在全世界不断购买,最终开辟了一个动物乐园,动物种类极其之多,甚至有严寒地带的西伯利亚虎。

需要一座博物馆,斥资11亿美元启动建造“海上卢浮宫”,每年支付的艺术品租金高达7.5亿美元。

走进阿布扎比,你将重新定义“富有”二字。

阿布扎比这座沙漠城市,饱受热带气候的折磨,大部分地区看不到绿色植物与淡水资源,当地人一度生活在干涸、艰苦、贫穷的困顿中。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阿布扎比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石油仿若救命水,让贫瘠荒凉的国家一时之间有了发家致富的资本。

阿布扎比的统治家族阿勒纳哈扬家族,坐拥世界第五大石油储量,至少拥有15000亿美元的资产,这比世界上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都要多。自1761年以来,家族中诞生了阿布扎比16任酋长,而阿拉伯国家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位权贵能娶几位妻子,所以家族中王子众多。历代酋长和王子中有不少人担任银行主席、房地产开发商、景区和酒店的主席……掌控着整个国家乃至阿联酋的经济命脉。

2004年继任阿布扎比酋长的谢赫·哈利法,个人资产达到了1550亿美元。2008年经济危机时,迪拜财政窘困,迪拜塔因资金无法周转而停工,迪拜酋长向哈利法寻求借款,哈利法当即一挥手,直接划了150亿美元给迪拜。迪拜塔建成后,迪拜想以哈利法的名字给塔命名并商討还款,但哈利法慷慨表示:“这塔算我送你的,你就留着用吧。”

颇为有趣的是,这位豪迈的酋长曾经因为太过奢侈而被告上法庭。2020年,哈利法因为忘记支付欧洲一家物业管理公司3000万英镑的物业费,而被公司起诉。面对控诉,哈利法坦然表示自己房产太多,如果不是被物业公司起诉,早已忘记在欧洲具体哪个区域买了房产。细数他的房产,仅在英国就有近150套,而且均建在伦敦最为豪华的区域:梅菲尔、骑士桥、肯辛顿……总价超过了55亿英镑。哈利法热衷于购房,每去一个地方,便在当地买下豪宅,其中有许多骇人听闻的趣事,比如他曾经买下英国伯克利广场及周边95栋房子的永久产权,将整条街都列入个人资产;还有在法国戛纳的一栋海景房里,酋长为了更好地欣赏海景,专门修建了一座缆车。

除了房子,游艇也是酋长的标配。他的游艇造价6亿美元,长达180米,外形如同小型航空母舰,而内部建有泳池、直升机停车坪、防弹玻璃和导弹防御系统……

当然,哈利法的兄弟也相当富有。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致力于动物保护事业。起初,他为了救助流通于黑市的动物而在全世界不断购买,随着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便在家中开辟出一片乐土,让所有买来的动物养尊处优。幼狮、白虎、猎豹、野狼都在这座动物园中安逸地生活着。其中,西伯利亚虎本是生活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地区,但在王储的动物园里,它被重金聘请的驯兽师教导,适应了中东常年30℃以上的高温。动物园的管家,是一名巴西后裔,他轻描淡写地告诉来客,园里的动物,每周都需要消耗一吨以上的肉食。

在挥洒金钱方面,阿勒纳哈扬家族的王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热衷于全球投资,满世界购买法拉利,购买一流赛车队伍的股份,资助贫困的中东兄弟国等都是家常便饭。阿布扎比的王子谢赫·曼苏尔在英国投资了许多项目,比如拥有世界第七大银行巴克莱银行的股份,相当于站在财富的门槛上日进斗金。其名下还拥有第一海湾银行的资产,以及国际石油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带来的巨额收益,让未满40岁的曼苏尔在2009年荣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名列第三。同年,他还花费2亿英镑收购了曼城足球俱乐部,并陆续给球会投资数亿美金。

阿布扎比虽然低调,但常有人称其为建筑设计师、艺术与历史爱好者的天堂,因为这里所拥有的建筑造价不菲,设计华丽,同时其中的装饰、展品可谓是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是阿布扎比最大的清真寺,在世界各大清真寺中排名第三,它以开国总统谢赫·扎耶德·本·苏丹的名字命名,坐落于阿布扎比主岛东南部。为了建造这座大清真寺,阿布扎比王室用了长达12年的时间,耗费了近55亿美元。远观大清真寺,会发现它的外观简洁,只有两种颜色:修长的塔壁、豪迈的屋墙、浑圆的屋顶皆用南斯拉夫的汉白玉、大理石砌成,通体呈现雪白色,而直指天空的塔尖由黄金制成,呈现耀眼的金黄色。外立面的细节之处,还嵌上了紫晶、青金石、玛瑙、珍珠母贝等宝石装饰。遥遥望去,名贵的宝石在圣洁的配色前,显得淡然而低调。

徘徊在清真寺之外,清晰可见地面镌刻的花朵图案伸展向清真寺的各个角落。迄今为止,这些图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马赛克装饰,总面积达17000平方米。外部立柱与拱圆的门洞衔接处,是黄金雕刻而成的装饰。据说建筑内外所建立柱共计1000根,包括塔尖、装饰在内,所用黄金多达46吨。

而大清真寺的殿堂内部,与简洁的外立面截然不同,墙壁、地面、屋顶,处处都雕刻着形态、颜色各异的图案。愈往里走,愈能感受到内部空间的宏大,据说其中可容纳近4万名祷告者。抬头仰望,主祷告厅的穹顶悬挂着7盏施华洛世奇水晶吊灯,皆是从德国空运而来。重达12吨,耗费20公斤黄金打造,因此,单盏价格高达上百万美元。低头看去,祷告厅地面由全球最大的手工地毯铺就,面积达5700平方米,由1200名伊朗织工耗时两年手工编织,市场估价可达900万美元。

此外,大清真寺的藏书更是无价之宝。坐落于大清真寺北翼3层的图书馆收藏了世所罕见的阿拉伯书法藏品、1537-1857年间欧洲印刷的古兰经卷,还有近5万册书卷手稿……

2007年前,阿布扎比王室认为阿联酋缺少一座世界性博物馆,于是当时的王室成员成功游说法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以5.2亿美元的价格,将卢浮宫“租借”到自家门口,时限长达30年6个月。

得到同意后,阿布扎比王室当即斥资11亿美元启动工程,将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建于萨扎德岛,地基位于海岸线以下10米之处,使得整座建筑如同漂浮在海上,所以人们也称其为“海上卢浮宫”。

然而,阿布扎比王室并没有止步于借用博物馆的冠名权,而是进一步向法国借来珍贵藏品。展馆的12个展厅中拥有600多件藏品,一半都借自法国,其中不乏梵高、莫奈、达·芬奇的亲笔作品,比如来自巴黎卢浮宫的达·芬奇作品《美丽的费隆尼叶夫人》、奥赛博物馆的梵高自画像、凡尔赛宫的拿破仑肖像等。即便是租借,价格也极为高昂——阿布扎比每年向法国12家博物馆、艺术机构支付艺术品租金高达7.5亿美元。

这12个展厅如同一本世界名著,用12个章节向世人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这里,藝术不分国界,中东与欧洲的文物并列排放在一起;古印度的舞蹈与古罗马的石柱沿着道路一并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的开幕展上,展出了一条时间线展品:从远古文明、罗马帝国,到世界贸易兴起的年代,再到文艺复兴、现代艺术,最后落脚当代艺术。展出的收藏品数量庞大,仿佛浓缩了一部世界文明史。

也许,来看展出的非艺术从业者很难完全解读那些旷世奇作,但到达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惊叹于博物馆的室内景观“光之雨”。博物馆的穹顶采取镂空设计,借阳光投射形成视觉上的“室内雨”:炽热的阳光大部分被穹顶遮挡,仅在雪白的墙壁、屋顶与地板上留下了莹莹的光斑,仿佛春天细腻的烟雨洒进了房间。这一幕印证了穹顶的设计理念“阿联酋的绿洲,层层交叠的棕榈树荫”。

除了博物馆,阿布扎比还有很多美丽的建筑,它们常受到电影制片人的青睐。风靡全球的《速度与激情7》就曾在阿布扎比酋长皇宫酒店门前取景。

这座皇宫酒店位于阿布扎比海滩,毗邻阿联酋总统府,是一座八星级酒店。阿布扎比王室为了修建它,斥资30亿美元,耗费40吨黄金。40米高的酒店大门由精选意大利石材砌成。迈进大门后,还得走过上百米的坡道,才能到达酒店大堂。大堂内的装饰仍然不乏施华洛世奇水晶等名贵材料。酒店中庭的水池是欧式风格设计,但是穹顶却是清真风格,多层叠加缕空的圆顶天花板运用了新型照明技术,加之装饰本身的黄金材质,入夜后,客人一抬头就是一片璀璨的光芒。

当客人回到房间,会发现每一间客房都准备了金箔水或是洒满金箔的咖啡。如果客人消费金额足够多,甚至能体验一番香槟浴。

有人说,在中东的沙漠国家,“绿水青山”是由真金白银筑成,一个酋长国富足与否,可以通过绿化程度来判断。因为要在广袤的沙漠中植树,需要建造水源系统,应用最新灌溉技术,每一棵树背后都是一笔巨额成本。

出生于阿布扎比的阿联酋国父谢赫·扎耶德,在建国之初就意识到植樹对于一个沙漠国家的重要性。他说,通过开采石油获得的巨大利益必须归还给土地,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沙漠中打造绿洲。所以他用重金从国外聘请了一批治沙专家,研发出一种特殊的混合土,随后大量栽种适合在热带生长的植被,比如椰枣树和牧豆树。在阿布扎比,最为常见的就是这两种树木。它们在干旱燥热的自然环境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使牧豆树高不过一米,但是它却能在干涸的地表下扎根十几米,能在中东肆虐的风沙中存活上百年。而椰枣树也同样具备耐热耐旱的优势,甚至还会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它的枝条可以用来编织篮子、提包等手工艺品,树干甚至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另一方面,扎耶德不惜高额成本建造水源系统,跟随科研人员研发设计了多种灌溉模式,从管道灌溉到喷洒灌溉,再到滴灌……几乎每一棵树的根部都连接着黑色的胶皮管,每天都有专员通过管道定时给树木灌水。在阿布扎比,水比油贵,每年种植一棵树需要花费500美元,而灌溉树木的水费每立方米大约3至4美元,其次一棵树木的养护费还需支付110美元。而如今阿布扎比的市区与郊区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整个国家70%的水源都用以维持植物生长。

在当地,随便一丝绿意,都赛过游客手上戴的珠宝,摘一朵花,就会被罚款折合大约2100元人民币;如果砍了树,砍树者将会面临三四十万人民币的天价罚金。

有了开国酋长的带领,阿布扎比的王室子弟也纷纷出资培育并维护这些沙漠中的“珍宝”。在谢赫·扎耶德发起的造林计划中,红树林如同椰枣树与牧豆树一样受到重视。现如今,阿布扎比的红树林面积已高达2300公顷,其中,王室种植的红树林占75%。而且早在1969年,阿布扎比王室就出资,沿着艾因市至阿布扎比市的公路两旁,种下了245公顷的绿色植物,随着植被面积越来越广,如今,艾因市1214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近15万棵树木,阿布扎比一手打造起了这座“沙漠中的绿洲之城”。

同时,树木也被他们视为私人财富的象征。除了城市景观,阿布扎比的王室成员也热衷在家中客厅、卧室、庄园……各处点缀上绿意。有的王室对目前的“绿色财富”还不满足,为了新增城市用地,更广泛地植树造林,他们甚至几度商议向波斯湾填海造陆。

石油给予了阿布扎比富裕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守着资源止步不前,而是希望通过金钱不断优化自然环境。阿布扎比现任酋长谢赫·哈利法有一句名言:“依靠真主赐予的礼物石油,我们告别了贫穷,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辉煌就是昙花一现。”也许,这就是阿布扎比王室在挥金如土的同时,能够长期守住财富的一大原因。

猜你喜欢
哈利法阿布扎比王室
王室也“裁员”
壮观的摩天大楼
八对王室夫妇的现代童话
给王室洗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