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发展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2022-04-20 11:02冼懿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城市真实性

冼懿纬

摘 要: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已不仅是“守旧”和“拯救”,更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部分被赋予沟通历史与现代的社会使命。因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价值认知与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协调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重要议题。同一时期实施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西安大明宫丹凤门的保护利用工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其引发的社会讨论也反映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呈现方式、公众交流机制有调整空间,以更和谐地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之中。

关键词:丹凤门;大报恩寺塔;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4.049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西安大明宫丹凤门两项重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于2010年与2015年先后完成。两大遗址保护工程体现了相似的理念追求:不仅限于遗址本体保护,还要发挥遗址对城市整体的更高价值—在物质上顺应城市建设规划,打造地标式建筑,在精神上承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成为连通历史与当下的桥梁。在相似的背景与理念基础上,二者又在价值认定上存在尺度差异,反映了文化遗产现代化保护理念与城市策略融合的创新性尝试。

1 贯通古今的丹凤门与大报恩寺琉璃塔

1.1 丹凤门遗址:礼仪建筑与现代城市标志性景观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①。

2005年经考古发掘揭露出丹凤门遗址墩台,其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②。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丹凤门既是唐大明宫中轴线的南起点,也是当今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主要入口与形象展示节点,在现代西安城中与唐大雁塔遥相呼应,形成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轴线。因此,丹凤门不仅是唐朝象征国家权力的高等级礼仪建筑,在现代西安城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成为贯通古今的西安标志性建筑。

1.2 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跨越时代的血脉传承

如今的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在明大报恩寺(永乐十年建成)遗存的基础上建成的。大报恩寺中有一座高80米左右,以五彩琉璃贴面的佛塔,该塔被视为15~19世纪南京城的象征,并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在西方国家眼中的标志之一③。但大报恩寺毁于1854年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剩断壁残垣。

与丹凤门不同,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更为复杂的变迁,其内涵在前世的发展变迁中不断丰富:封建帝国皇家建筑物、皇帝的私人纪念物、宗教场所、传教士眼中的建筑奇迹……在琉璃塔重建项目启动之际,社会各界对于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价值认定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最初吸引大众目光的是文献中流传的外国人称之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尽管这一说法的来源备受争议)的突出国际地位和高超的建筑工艺。琉璃塔被与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在一起,被赋予“繁荣富庶的明王朝时期南京的象征”“享誉世界的伟大的建筑物”等定义。但这就忽略了琉璃塔时代更迭的印记而将其内涵与价值限制于一个具体的历史节点。考古发掘的成果拓展了社会各界对琉璃塔价值的定义。2008年考古发掘中,10~12世纪长干寺地宫的发现与阿育王塔的出土和2010年佛教圣物佛顶骨舍利的发现④,使大报恩寺“佛教圣地”的价值被凸显,南京这座城市在佛教史之中的地位也被强调—“佛教文化传承在南京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是国内很多以佛教文化著称的城市所不具备的”⑤。这一发现使大报恩寺的文化遗产价值阐释找到了历史与当下的联结点,大报恩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文化意蕴突破时间的限制,在今日南京城找到意义的延续。

2 保护展示理念与实施:真实与想象间的平衡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背景,丹凤门与大报恩寺塔保护展示思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以保护遗址本体为基础,在充分的文献考证、考古发掘和复原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新的建筑区别于历史原貌,仅做抽象的意象还原,并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强调建筑的现代属性,在保护真实与现代创造的平衡中赋予其延续的现实意义。

2.1 丹凤门遗址的保护展示模式

丹凤门遗址保护的核心是通过文物主体保护,拓展遗址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历史魅力,最终使遗址保护融入城市的现代生活当中。项目最终采用了“完整模拟复原展示+遗址展示厅覆罩保护”的形式,在原址建设兼具保护与展示功能的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建筑造型以丹凤门复原研究成果为基础,尽量贴近唐丹凤门的建筑特征。为实现保护展示建筑的可逆性和达到文物保护的要求,采用钢结构搭建丹凤门的主体,建筑结构与遗址边沿距离大于60厘米,城台与城墙部分外表建材为城砖肌理,反映遗址的材料信息。外装修色彩采用高度抽象化手法,采用近于黄土与木材的淡棕黄色。这座建筑既呈现唐代皇宫正门的形制、尺度、建筑特色及宏伟端庄的风格,又有别于其他仿古建筑,赋予这座遗址保护展示建筑以雕塑感,使其成为一个现代制作的标志⑥。在功能意义的延续上,丹凤门遗址从大明宫的重要礼仪场所变为展示丹凤门遗址、遗物及其历史的博物馆,同时還是开展仪式活动的场地、大明宫遗址公园的重要门户和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实现传统与现代意义的叠加。

2.2 琉璃塔遗址的保护展示模式

琉璃塔的重建是在南京城市策略之下为特定的城市形象塑造服务的重要建设项目,较丹凤门遗址工程更具目的性。新塔的建设方案经过多次调整,最后决定“一是将新塔确立为归原位,作为地宫的保护性建筑兼做观览之用;二是深化和当代城市相关功能及其周边历史资源的多元衔接”⑦。新塔高度93.157米,共九层,采用钢结构和超白玻璃等轻质材料修建,结合“图案蚀刻、手工上釉,高温烧制、夹胶合片等多道工艺,将当代艺术玻璃工艺与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呈现琉光塔影”⑧,夜晚则采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营造梦幻的佛光氛围。新建的“玻璃塔”始终在文献提供的想象空间和考古发掘的现实基础上拉扯,用现代技术打造的极具科技感的新建筑可视为旧琉璃塔的“意象剪影”,又同历史上的琉璃塔一般守护着地宫,并成为新的礼佛圣地,延续着传承千年的“佛性”,具有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意义。

3 争议:现代城市发展中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价值认知

3.1 流动的“历史真实”

即便在规划中两个项目的设计者均多次强调从材料、形制上区别于历史建筑,强调建筑的现代属性,但社会各界对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仍存在“真实性”的争论—首先,两座建筑在存续期间,其形制是不断变化的,但保护工程的设计均选取了建筑最辉煌时期的形象作为参考,便无形之中将两座建筑的形态“定格”,其延续性、完整性的展示受到局限。其次,对于大部分不具备专业能力的观众而言,可能无法区分建筑中的原状元素与融合现代想象的意向元素。例如,在形象和风格上贴近唐代丹凤门的保护建筑,普通观众未必认识到其并非历史形象的“复制”,可能造成信息误读。最后,区别于古代建筑的意向性复原必定与公众期待中的古建筑有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公众质疑。尤其是设计更大胆、更突出现代化风格的琉璃塔,其采用的超白玻璃材料与普通民众心中“古色古香”的塔相去甚远,引发不少争议。

“对于考古遗址,真实性的评价标准就是考古遗迹真实地表达其意义的能力。”⑨正如设计师陈薇教授在回应新塔的真实性争议时提道:“她(新塔)真实地守住了传承千年的地宫所在、佛性所在,这是关键……每朝每代都用当时最理想的设计和建设传承佛教的魂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历史的真实。因此21世纪还会用传统的琉璃模仿而造吗?不言而喻。”⑩形式不会永存,但意义一直延续。文化遗产处在动态变化的历史中,其初始状态及后续的迭代过程都是遗产真实性的组成部分,因此过去的形态不能“克隆”重现,今日的保护性建筑既承载着遗址的历史内涵,又传达着现代的建筑技术和当下的社会价值,成为新一阶段的“历史真实”。而在大报恩寺塔和丹凤门两个案例中,建筑的重构虽然建立在严谨的学术考证与遗产保护原则的基础上,但对相关领域缺乏了解的社会大众无从得知其背后的坚守与创新,这关乎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多元阐释及其保护理念的普及问题。

3.2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定义文化遗产价值

丹凤门遗址与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的保护展示均与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受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影响被赋予新的价值认知。同样作为沟通历史与现代的桥梁,二者的定位和出发点却有较大区别。

比较而言,丹凤门遗址项目对现代西安城的价值定位相对保守。《2004—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市复兴”这一发展目标,把古城特色定义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是一座具有浓郁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k。从大明宫含元殿到大雁塔这条盛唐时期的南北轴线,在现代西安城仍是重要的景观轴线,并在规划中被强调。虽然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在建设中被打上诸如“现代西安城城市景观轴线重要节点”“沟通历史与现代的标志性建筑”等现代标签,但其被期待发挥的现代价值与其历史条件高度相符,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探索文物保护方式而进行的妥帖而谨慎的规划,没有太多刻意打造的痕迹。

相对的,城市经营策略与资本驱动在大报恩寺塔重建项目及其价值认定中占了重要地位。大报恩寺塔重建项目是在2001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下开展的。这一规划需要通过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服务于当下特色化城市形象的打造,大报恩寺的价值便被其现代打造者有目的地篩选、重塑。此外,大报恩寺塔项目被期待发挥的经济效益也比丹凤门项目更为突出,尤其是2008年的考古发现定义其重要的佛文化价值后,政府与开发商就对该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期待更高,试图将大报恩寺的佛文化历史渊源与当代礼佛圣地的现实意义相融合,打造积淀深厚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大报恩寺塔如今被赋予的时代、地域、建筑技术、宗教等各类意义,均是为满足现代城市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需求而刻意“打造”的。而“打造”的点位源于塔本身真实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并由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和建筑师从中协调,如宗教场所、商业区域与遗址保护区三种功能性质的分配与融合,遗址文化价值的凝练与诠释等,在不断地博弈和协调中保障利益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因此,大报恩寺塔的重建是一次大胆的、兼具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文物保护尝试,它走出了文物保护行业的单一视角,融合城市经营、商业开发、多媒体等元素,探索了如何记录文化遗产的生命历程,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并实现当代意义与价值的有益附加。

4 总结

综上所述,丹凤门遗址和大报恩寺塔顶重建项目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及实施上有高度相似性。二者的保护利用虽有尺度上的差异,但未打破文物保护的原则和底线,并能够以发展的视角审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探索。另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与展示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行业应当同样重视非物质信息的传播与展示,以补足静态建筑难以呈现的遗址多元信息。例如,利用保护工程形成的内部展示空间,以展览形式挖掘、阐释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完整呈现不同时期建筑形象、功能的历史变迁,传递静态建筑所不能传达的动态历史,展现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延续性。此外,可借助遗址保护工程的现实空间不吝向公众传达、交流该遗址保护的幕后故事,揭示遗址保护工程的理念与规划设计过程,帮助公众区分原状遗存与意向展示元素,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传承。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遗址保护与公众之间不应是单向传输与接收的关系,观众应被鼓励了解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保护过程并参与公共批评。这不但是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保护,也是发挥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意义、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必经之路。■

注释

①安家瑶,龚国强,李春林,等.西安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获全面揭露[N].中国文物报,2006-02-17(001).

②张锦秋,杜韵,王涛.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J].中国文化遗产,2009(4):120-125.

③④诸葛净.从历史纪念物到新“都市奇观”—南京大报恩寺塔重建项目的案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9-87,93.

⑤李沅,周茜,赵锐.2008重新发现南京[J].金陵瞭望,2008(23):6-11.

⑥王军,朱瑾.梦回长安—张锦秋大师“新唐风”建筑刍议[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⑦⑩陈薇.历史如此流动[J].建筑学报,2017(1):1-7.

⑧刘延.琉璃前世玻璃今生时代变迁下的南京大报恩塔[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7(1):60-62.

⑨冯健.文化遗产真实性展示的技术路径—以西安大遗址为例[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7-24.

k和红星.“西安模式”在西安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探索[C]//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暨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学会,2004.

猜你喜欢
现代城市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创新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之我见
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现代城市交通广播的服务功能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构建及相关阐述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