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2-04-20 06:02杨筱菲王方明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筑文化设计策略分析研究

杨筱菲 王方明

【摘要】在对学校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存在特殊的要求,要想提高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性,并且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对校园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就要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应进行完备且细致的前期调研程序,搜集关于校园文脉和需求的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校园现有的设计形式进行改善和优化。通过建筑物的设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确保学校内部的人文气息更加浓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学校建筑;建筑文化;设计策略;分析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26

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类型正在不断的增多,在对各种类型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建设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方案内容进行持续的完善和优化。校园或学校建筑这一类设计,因在学校内,而有其独特性。校园内很大一部分使用主体——学生,短时间内会不停变化。学生入学毕业,周而复始。如何能保证校园的文化、人文气息、校风等精神文脉始终传承。建筑设计在校园空间设计方面可以做出哪些努力才能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时,既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需要又够展现其文化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对原有的设计形式进行全面的革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综合设计水平,确保设计方案在应用时,具备更高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学校建筑的建筑空间设计要求

1.1需要营造浓烈的文化气息

在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需要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来说,要营造浓烈文化气息,需要提供足够的文化交往平台。在对建筑内部的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时,主要着眼于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和学习沟通的场所。例如在台州技师学院实训教学楼这一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适当的扩大了走廊的空间,同时增设了通高的休憩大台阶。这种布局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突破教室的限制,打破各个班级的桎梏,走出教室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种建筑氛围下,可以活跃学习气氛,又能增强交流。在对体艺馆这类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发挥这一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体艺馆不仅仅作为开展体育运动的空间,也可以在这一空间举办一些活动和会议。首先,运动场地有明确的尺寸规定,需结合平面灵活高效地布置运动场地,可分可合。在需要举办活动和会议的时候,体育运动场地又可以轻松便捷的转变为观演场地。因此在对这一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设置方式,才能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1.2需要为学生提供温馨的生活场所

大多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内部空间中,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离不开学生相关的校园生活场所。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校园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各个区域进行精细化设计,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要保证学生在建筑物内部,能够感受到安全与自然的信息,通过为学生提供温暖的生活场所,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时,能够保持积极愉悦的心理情绪。确保学生在这一氛围下,能够尽可能的保持舒适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例如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实验楼设计,设计者调研了学校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情况。发现学校教学区缺乏休憩交流空间。因此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就大胆将一层功能空间定义为交往空间。为学校学生课后休憩、社团集会等活动提供了场所支持。

1.3需要采用灵活的空间设计形式

在對学校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对现行教学方法的改变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习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各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进行探究教学和分层教学以及合作教学时,这些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更大的教育空间。设计人员在对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学习方法的实施需求,对各个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提高设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因为需要一些投影仪或电脑等设备,为了满足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对教育活动的开展空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空间设计方案。还可以通过语言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构建,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设计人员在对机房等多功能教学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对计算机设备的分布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要保证内部空间的设置更加合理,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教室的功能特点。例如在台州技师学院的设计时,建筑师整理归纳了现今较为常用的几种技师学院功能布局形式。最终选择了最为灵活、高效的布局形式。在教室布置上,顺应人数、要求的不同,采用了灵活可变的平面布局形式。

2、学校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2.1提高建筑物的应用实用性

在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生活和住宿以及娱乐需求,还要根据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需求,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适当的改变。可以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对建筑物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在对图书馆等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学校的资源和文化气息以及历史元素融入到设计理念中,确保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功能更加完善,在使用时能够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范围。实际上在对图书馆等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融入学校的发展特点,不仅能够反映建筑物的文化气息,还提升了建筑物的文化水平。例如有些学校在进行图书馆设计时,将其设置在博物馆周边。这种设计形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教学设施的设置,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并且对整个学校内部的环境进行装饰。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想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实用性特点,设计人员还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合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对功能进行优化,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时,能够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便利。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活动类型和行为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对体育馆等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主要是为了满足体育活动的开展需求。如果在对中小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时,发现学生对活动的需求比较大,就要适当的扩充体育馆内部空间,并且对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对学习场所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可以添加一些无障碍的基础设施,并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场所的实用性特点。

2.2优化建筑物环境设计

在对学校的建筑环境进行设计时,不能采用独立的设计形式,要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在对建筑内部的环境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建筑物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例如在对我国某一中职院校的建筑环境进行设计时,因为建筑物的设计受到了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受到了交通的制约。在对建筑物环境进行设计时,需要构建良好的交通秩序,还要促进各项环境的协调发展。设计人员采用了将教育区域与行政区域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对各个区域进行设计时,不仅实现了整体化和分层化的统一设计,且在不同建筑物周边设置了不同的景观。在不同的景观之间,设置了连接的通道。在对不同建筑物周边的景观进行观赏时,具备独立性的观赏特点,也可以从整体层面上,对所有的景观进行观赏。

设计人员为了对校园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将其划分為了教育区域和管理区域。在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根据主要功能需求,对建筑物的外形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并且从整体层面上对同一功能的建筑物进行了协调设计。校园环境内部所有建筑物,都保持了和谐的景观特点,且各个区域的景观存在一定的联系,营造了生动的校园环境气息。在对学校的主要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选择了钟楼,作为了主要的设计风格,并且将各个区域进行了有机组合,采用了暗红色的主色调,将绿色作为辅助色。在对不同的色调进行组合设计时,实现了现实与科幻气息的对比,且在进行线条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营造了建筑物的文化和开放性气息。

2.3充分展现建筑物的文化魅力

在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还要将建筑物设计为文化的载体,展示学校的文化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目前我国各个院校的文化气息都变得更加浓厚,在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文化设计时,不仅要体现院校的发展特点,还要对文化特点进行充分的展现,要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才能营造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在对我国某一中职院校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根据区域内的地域特点,结合学校的文化特点,营造了江南式的建筑风格,通过不同类型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融合,给学生带来了更加新奇的文化体验。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建筑物的地域特点,还能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文化进行充分的展现。

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可以将文化元素融合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一些细节展现文化特点。在对学校的建筑进行设计时,各项工作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设计人员需要对文化元素的展现形式进行精细化设计,要尽可能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正面的影响。在对文化元素进行选取和设计时,要尽可能采用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因为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进行文化元素设计时,选择的设计形式不够协调,就会引发强烈的争议。因此在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文化元素设计时,要尽可能展现多元化的文化特点,要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氛围下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参观校园文化建筑,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性格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2.4加强自主学习空间的设计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深度正在不断的加大。目前在对在校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很多教师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导权。这也对学校建筑物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构建自主学习空间,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确保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氛围下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对自主学习空间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要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对自主学习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时,要充分展现空间的扩展性和包容性特点,例如可以配置科技活动区域和阅读区域以及兴趣活动区域。将各个区域与学习区域进行有效连接,确保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活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增强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可以通过营造具备想象力的空间特点,利用空间结构突破学习和思维的障碍。传统的学习空间在设计时,形式过于统一,无法满足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需求。目前在进行新型教学空间设计时,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活动的开展需求,营造了不同的空间功能。例如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可以设置独立的阅览室空间,也可以构建实践活动空间,要保证这些空间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5营造生态空间

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采用生态型的设计形式,需要营造更多的绿地,并且加大绿地的建设力度,才能满足生态空间的构造需求。目前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生态设计理念已经融合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对建筑物内部的生态空间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区域内的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人员要充分把握自然发展规律,还要突破环境的限制。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营造独特的生态空间,还要充分发挥这一空间的功能特点。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一些绿色景观,在进行景观建设时,需要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对区域内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也可以选择某一个区域进行小型生态系统的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生态发展区,将其与各个空间进行有效的连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环境更加适宜。但因为在进行生态空间设计时,对设计人员的能力,存在较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积极的积累经验,学习一些新型的知识。在对生态空间进行构建时,不仅要充分发挥这一空间的生态功能,还要避免这一空间的设计,对其他空间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可以通过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有效联合,进一步提升这一空间的功能特点。例如可以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的采光进行设计,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还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符合植物的生长特点。还要降低建筑物内部空间等系统的运行损耗,要尽可能通过植物的配置,提高内部空间的舒适性。这一设计理念在实施时,可以满足绿色环保的设计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要在學校等场所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建筑物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校内部建筑的设计来说,主要是为了体现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因此在进行学校建筑物设计时,需要增添人文的色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现阶段,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新型的教学需求,对学校的建筑物进行精细化设计,不仅要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应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为学生的健康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凌.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浅述[J].居舍,2021(25):94-95.

[2]杨岱男.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81-82.

[3]徐朝升.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分析[J].居舍,2019(18):105.

[4]刘海滨.学校文化设计行业的定义与形成背景分析[J].商讯,2019(09):104-105+108.

[5]丁昌桂,李继良.金湖县银集中心初中学校文化系统设计方案[J].教育视界,2018(11):35-39.

[6]王铁,赵坚,贺德坤.构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多维价值——中央美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王铁教授访谈[J].美术研究,2017(05):11-15.

[7]贾桂宝.浅谈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J].建筑知识,2017,37(12):52+66.

[8]方程. 高校图书馆建筑阅览空间效果评价及设计策略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5.

[9]丁怡瑾.校园景观的文化设计与表达——以三全学院概念方案为例[J].中外建筑,2014(07):134-136.

[10]刘君强.浅谈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2(08):60-61.

[11]邵兴江.懂教育的学校建筑文化设计[J].上海教育,2012(07):54-55.

[12]谢嘉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景观文化设计浅议[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1):77-80.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设计策略分析研究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ArtDeco下的“海派”建筑文化
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趋向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浅议本土建筑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