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收纳做起

2022-04-20 07:06姚秋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理书包劳动

姚秋燕

教授王书云认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增体,以劳育美,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是特别强调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各中小学校也更为重视劳动教育,然而劳动教育仍是我国“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弱项,在基层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低段如何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课值得我们一线的教师多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一种日常劳动,劳动教育一般都从自我服务开始。那什么是自我服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一个正常人的生存、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侧重于养成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生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基础。自我服务劳动中,看似最简单的整理收纳习惯的养成,却成为了小学低段教育的一个难点所在。

一、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对所在的小学三年级10个班503名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学生课桌抽屉、收纳箱整理得凌乱的占32%,抽屉、收纳箱分类整理规范的占26%。调查数据反映出,孩子们整理收纳的习惯不是很理想,其中收纳的能力男生普遍女生弱。

其实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的家长还有老师都意识到学生要养成整理收纳的习惯,也十分重视孩子的整理收纳习惯养成。进入小学后,整理收纳融入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出现在了我们的教材中。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就有安排《整理书包》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学生的整理收纳,学生还是会出现小学低段的有些孩子课桌里经常是书、本子、饭盒、开水杯横七竖八的,找本书就要把课桌翻个底朝天的情况。还有些孩子不会整理书包,经常丢三落四,有时忘带作业本回家,有时忘带上课需要用的文具来学校。仔细分析,孩子年龄小,动手实践能力本身就弱是一方面原因。同时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责任,一项调查发现,家长在孩子自理生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上存在三种态度:一是对孩子过度宠爱,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动手,尤其是由长辈照顾的孩子,在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上更是欠缺的,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不要让孩子再来受委屈;二是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以后再学习也不晚;三是怕麻烦,与其让孩子慢慢学,不如自己替他做。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教育,或采用简单的包办代替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许多家长存在的问题。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的需要,阻碍了孩子生活自理经验的累积。加上现行学校教育的现状是以智力教育为主,学校在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上花费的资源或是时间都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就造成了孩子参与劳动能力状况的不够理想,学生收纳习惯的薄弱。

二、收纳之必要性

我们不可小觑了整理收纳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整理收纳,能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会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可以让学生更爱干净。物品变得有秩序了,学生对于物品的取放也更加有目的性,避免丢三落四。实践证明,会整理收纳的学生往往思路会比较清晰,做事更有条理性。因为孩子在收纳之前,往往会在脑子里想象出物品的分类和收纳,从发挥想象在大脑中布局,再到对空间的整理,最后到物品的整理都是要进行思考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收纳整理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能力都能得到极大地发展。因此,在小学低段,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整理收纳的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整理收纳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探索收纳之法

小学低段的孩子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够强,但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老师今天强调了整理书包、整理抽屉,没保持两天,一切依旧。因此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加教育的趣味性,让孩子主动地收纳,有序地收纳,让收纳习惯更好地真正落实才行。

1.学科融合巧收纳

(1)语言文字类

语言文字类设计的学科主要是语文、道德与法治等。

①诵读收纳儿歌

可以将收纳的要求融入到课前、下课儿歌中。儿歌是小学低段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我们发现尤其是下课,有的孩子忙于出去玩,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匆匆忙忙,通过这样边念儿歌边整理,这样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也做好了课后收纳,课前准备。

下课物品整理儿歌 放学整理书包儿歌

下课铃声响,快快站起来, 我们有个家,

伸手彎弯腰,一起来放松。 文具也有家,

文具做游戏,请你来参加。 你有家,我有家,

板凳藏桌底,课本摆到位。 学习结束都回家。

比比谁最快?相信你最好。

②阅读收纳绘本

小学低段孩子喜欢阅读绘本,在好书推荐时,可以推荐孩子阅读跟“整理收纳”相关的绘本,例如:《乱扔东西的塔格叔叔》《收拾房间的理由》《收集狂小林鼠》《玩具太多了!》《多了》《整理房间,我可以!》《高高兴兴做整理》。都说绘本是“画出来”的书,孩子可以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③体验收纳情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通过教材的利用以及拓展,让学生通过看视频、猜谜语等方式认识了解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体会到找不到物品的不便和麻烦,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这些麻烦。由课堂辐射到生活,感受到整理得好处,在情境创设中培养学生动手整理的习惯和能力。

④评价收纳成效

小学低段的孩子喜欢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孩子们慢慢形成的能力,学会的本领可以通过些小比赛,来检测动手操作的成果,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例如:可以举行个人的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书包等的比赛,也可以进行集体的如:小组穿针引线比赛、小组剥桔子成功比赛、小组合作拼装比赛等。通过小比赛,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成功。评选出“收纳小达人”“最美书包”“我是小能手”等,激发学生积极性,肯定学生的收纳成效,这样学生会更乐于收纳,更乐于动手。

(2)思维训练类

思维训练类学科主要指数学、科学。

①学会分类

数学学科可以通过加强分类的练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整理收纳的具体方法。一年级数学《整理书包》就是专门进行分类和整理的一个集中性的学习内容。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从而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事物。通过不同的图形、水果、动物等进行分类练习,进行的是一个思维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延伸到整理书本,孩子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来练习动手能力,是非常不错的整理收纳练习。

②学会观察

一年级科学更多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观察事物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事物之间的比较、归类。同时使用的科学学具也要在使用后放回原位,以备下次的再使用。

(3)综合艺术类

音美体是小学低段孩子特别喜欢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也可以将整理收纳习惯进行落实。主要是课程所需要的的材料上,要指导好整理收纳。

音乐课上,老师布置好的有序地教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老师要特别强调乐器的收纳。例如口风琴,使用后的清理,如何整齐地放回盒中。打击乐器用专门的收纳袋放好。这样既保证课堂上不会随意发出乐器的声音,同时也保证了乐器的完好。

美术课的材料相对多,因此更好做好整理收纳指导。例如水彩笔用好放回,不然整盒的水彩笔总有缺失。例如水粉颜料,使用后的清洗,不然颜料必然到处都是。还有橡皮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截取,避免浪费,方便下次的再使用。

体育课上,小学低段使用跳绳的频率很高。关于跳绳的收纳也要好好指导,不然就会造成绊到等事故。另外因为运动孩子们容易出汗,低段的孩子脱了衣服又不知道带回,带到操场的水杯,喝了水忘记带回教室,这些情况司空见惯。因此,在刚入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就物品摆放要有明确要求,水杯、衣服、跳绳等物品的摆放位置、摆放样子都要做好要求,那就会避免孩子经常丢东西的问题了。

培养学生整理收纳的习惯,不单单是班主任主要进行的,它可以融入于各学科中,体现各个细节中,多学科的融合,会让学生的整理收纳意识更强,整理收纳的锻炼机会更多。

2.家校合力助收纳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大河,家庭教育就是河的源头,学校教育是通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培养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家校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因此,要落实劳动教育,要巧借家长之力,成合力来促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1)家长要重视起来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让家长对孩子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引起重视。

改变部分家长所认为的“长大了,懂事点自然会好的”想法。让家长明白儿童时期的习惯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等到秋天要收获的季节才匆匆忙忙开始播种培育,就太晚了。而在生命的春天就开始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播种、灌溉、施肥,才能让小小的种子茁壮成长。

有了这种意识,思想上重视了,才可能在行为上真正做起来。不要经常有包办代替的想法,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包办代替的家庭,孩子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应该替他们做的,所以一旦有什么问题,他们首先会找别人的责任,造成责任感缺失,而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孩子只有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他们才能有生存发展的能力。

要让孩子养成主动收拾、整理收纳的好习惯,作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整洁的环境,孩子才能会收拾。家长自身要带头做好,家里的物品收纳有条理,能定时进行家庭大扫除,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中。

(2)家长要看得过去

这里说的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情况漠不关心,听之任之,而是先放手由孩子自己来做。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家长带着做。例如:家长对于孩子一些表现,像书包、玩具、房间等凌乱,要看得过去,不要太着急,更不要教训孩子,对着孩子发脾气,更要减少为孩子做事的冲动。在生活中,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做到,就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每周整理打扫房间,教孩子有序摆放物品,主要是學习用品和玩具,告诉孩子用好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入学初,每天晚上要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卷铅笔,带上第二天必须的用品,包括水杯、饭盒等。这些生活小细节,让孩子每天都记在心中。其实家长看得过去,体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宽容,毕竟刚入学的孩子如同“散步的蜗牛”,需要我们减慢速度,慢慢等等他们,并且教教他们,带带他们。

(3)家长要学着示弱

这其实是家长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一种技巧。 都说懒妈妈容易养出勤快孩子,这或许说得不是很全面。其实是妈妈们如果偶尔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帮帮妈妈吗?”“我一个人打扫房间,有点累,你帮我一把吧?”孩子反而会更有自信和责任感,主动帮家长分担。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整理的乐趣,也可以更好地增强亲子关系。同时家长不要吝啬表扬,

让孩子动手整理玩具、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孩子刚开始不一定做得很好,这时家长可以耐心地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如:“你真棒”“爸爸妈妈小时候学这样本领还没你快呢?”这些鼓励会让孩子更有动力。

其实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内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其实家庭生活中的锻炼能带给孩子更多。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是一生的财富。

整理是一种思维,收纳是呈现方式。整理收纳作为自我服务劳动的一项好习惯,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我们毅力和自律。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长久浸润才能形成,让我们耐心陪伴孩子,引导孩子从学会收纳开始,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猜你喜欢
整理书包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小书包
我的书包
热爱劳动
找书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风躲在哪里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