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通衢联世界
——四川交通强省建设新篇章

2022-04-20 05:20一带一路报道贾琪
一带一路报道 2022年2期
关键词:复兴号天府四川

文:《一带一路报道》全媒体记者 贾琪

云端上的天路——雅西高速Skyline in the clouds— Ya'an-Xichang Expressway(视觉中国 供图)

1月10日11时10分,车身涂装鲜亮国槐绿的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沿新成昆铁路,以时速160公里一路向南,从西昌西站驶往昆明。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行的首趟复兴号动车组,至此结束了四川大凉山不通动车的历史。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是四川交通腾飞的一个缩影。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十四五”时期,四川交通科学谋划,由“蜀道通”向“蜀道畅”跨越、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跨越、由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向国际门户枢纽跨越,书写交通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动车开进大凉山

说起四川大凉山,就会想起“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就会想起深山与老林,跋山与涉水;就会想起站站停靠的“慢火车”。进入新世纪,随着高铁动车在全国普及,“动车开进大凉山”成为当地百姓的梦想。

如今,复兴号终于开行,西昌到攀枝花的铁路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43分钟,西昌到昆明从7个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一步跃千年的凉山州正式迈入“动车时代”。

从此山不再高,水不再远,动车能让更多人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越西文昌故里、彝海纪念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旅游资源不再“待字闺中”,德昌的水果、西昌的板鸭等丰富的物产资源也将乘坐风驰电掣的复兴号去到千家万户。

成昆铁路公司西昌指挥部指挥长邹永木介绍,成昆铁路复线在四川省境内分为成都至峨眉、峨眉至米易、米易至攀枝花三段建设。目前,仅剩峨眉至冕宁段正在加紧建设。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北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直接到达广西沿海,与东南亚铁路接轨,成为重要的出川铁路大通道。

目前,凉山州不仅有复兴号带动沿线百姓快速出川,还保留着一对时速三四十公里的公益性慢火车。“复兴号”与“慢火车”,一快一慢之间,见证着四川铁路发展的世纪变迁。

“十四五”期间,四川还将规划建设高速铁路1300公里,城际铁路550公里,普速铁路1940公里。到2025年,铁路进出川通道达12条、新增1条,高铁全省覆盖13个市(州)。

与此同时,沿着复兴号的行驶轨迹,在一排排铁轨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从前山脊荒凉,如今遍布风电机组,陡峭山腰嵌起银色玉带,那是一条条连接乡镇与城市的畅通公路。

2021年,广安绕城高速公路、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四川宜宾至云南彝良高速公路(四川段)……相继开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600公里,稳居全国第三位。

预计到2025年,高速公路出川通道达37条、新增13条,覆盖全省152个县(市、区)。按照《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公路建设不仅打通“最后一公里”,还将实现由“通不通”向“优不优”的质的飞跃。

从高处俯瞰,一条条通村公路在山野中蜿蜒,一栋栋居民新楼掩映于花前、树下、塘边,沿途村落美景串珠成线,“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大道正从各个村落延伸铺展开来,带领老百姓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神鸟”联通世界

“玉带”绕青山,天堑变坦途。不管是“地下”,还是“天上”,四川交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1月19日,飞常准APP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民航航班运行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千万级机场中,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港航班量位居第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中国内地航班准点率最高的机场。

时间回到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在凭借“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建设理念刷屏的同时,其与成都市中心50公里的距离,让不少人尤其是凌晨落地的乘客心头一紧。

为提高乘客来往天府国际机场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成都地铁、出租车和机场大巴等多力并发,构建起“零距离换乘”的高效综合交通系统:

每日夜间在机场等候的巡游出租车不低于70台。地铁18号线快线单程只需39分钟。机场大巴有两条线路滚动发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9号线也将连通中心城区和天府国际机场,而预计分别将于2023年底和2025年建成投运的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也将与机场形成接驳。

在最大程度解决机场接驳问题的同时,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天府国际机场重点打造国际客货运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主要运营国内商务、地区航线,两个机场互为备降机场,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双枢纽机场体系。

四川不靠海、不沿边,长期以来面临内陆地区该如何与世界对话的问题。实践证明,从交通入手,航空是最佳突破口。

1984年,成都航空口岸开埠,当年出入境流量仅2万人次。随着国际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和口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至今,成都航空口岸成为中国第四个出入境人员流量突破700万的一类航空口岸。随着天府国际机场投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在中国版图上空勾勒出一条面向欧亚大陆的“U”形空中廊道,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最佳的空中回响。

如今,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131条,其中定期直飞航线81条,国际航线开行总数稳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十四五”期间,四川还将新增乐山机场、广安机场、遂宁机场、会东机场、甘洛机场5个机场,预计到2025年,四川民用运输机场建成及在建数达22个,共同建设中国民用航空第四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除了“神鸟”联通世界,中欧班列、铁水联运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多线并发,亦是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

中欧班列(成都)自2013年开行以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1年11月25日,年开行量超2000列,连接67个境外城市站点。目前,全省稳定运行泸州至成都、昆明、攀枝花等11条铁水联运班列,并结合海运和中欧班列,形成四川“通疆达海”大循环大通道。

城际“画圈成网”

交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路网在拉近四川与世界距离的同时,也加速了省内城际间的融合,使得自家人“串门儿”更为方便。

2021年12月10日,G0511线德阳至都江堰高速公路开通运行。至此,成德眉资同城化的交通基础设施标志性工程——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又称“成都三绕”)全线通车。

建设好成都都市圈不仅要畅通道路的“硬连接”,还要打通服务同城化的“软连接”。《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促进轨道交通、跨市公交、城市公交有机衔接,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2021年10月26日,成都天府通APP扫码乘车在眉山正式上线运行。眉山市民安装天府通APP,就可在成德眉资4市所有城区内运营公交车辆的IC卡刷卡机上享受“扫码通乘”。目前,成德眉资4市均已实现一码通乘,且共享9折优惠。

一码玩转4市,何其快哉!

随着都市圈的融合发展,跨城通勤也日趋常态,为满足城市内越来越多“候鸟”群体的通勤需求。2021年,成德眉资4市还推进动车公交化运营,实现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19对,日均客流约2.4万人次。

而另一边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发展也如火如荼。

2020年底, 成渝客专就已完成提速改造,最高运行时速从30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全程历时从1.5小时缩短至62分钟,两地实现“1小时通达”。同时,成渝两地还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两地平均发车间隔10分钟,最小发车间隔5分钟;高铁及动车日均开行达110对,日均往来客流约6万人次。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正在加快构建——铁路方面,成达万高铁、成自高铁、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正加快建设;水运方面,联手建成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新生港;联运方面,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万州港开展多式联运合作……

当下,按照“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的发展思路,一个外畅内达、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圈正在巴蜀大地上加快形成,并画圈成网。

链接Link:

2021年10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快速网覆盖区(县)、干线网畅达乡镇、基础网连接村组”,为打造全国交通“第四极”奠定坚实基础。

“123出行圈”指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123快货物流圈”指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覆盖区县的“快速网”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运输机场构建;畅达乡镇的“干线网”由普速铁路、普通国省道、内河高等级航道、市域铁路组成;连接村组的“基础网”由农村公路、通用机场织就。

“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2万亿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亿元、铁路3000亿元、民航250亿元、轨道交通2200亿元。

猜你喜欢
复兴号天府四川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复兴号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复兴号”提速
梦想,从天府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