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势律动在中小学合唱中的运用

2022-04-20 07:59毛怡菲
中文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合唱团

毛怡菲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一、声势律动的概述

声势律动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种训练方式。声势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发出的声音,如拍手、跺脚、打响指等。声势律动是在此基础上结合音乐节奏通过肢体运动及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瑞士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达尔克罗兹针对这个观点,提出了他的音乐教育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其中提到的教学内容“体态律动”,主张将“身体的动作”与“节奏”相结合,对体态与律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合唱团将声势、体态律动运用于合唱表演,为合唱增添魅力,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也被许多学生喜爱,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声势律动的运用在合唱排练中,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为合唱的发展带来了新兴力量[1]。

二、声势律动在小学合唱中的运用分析

1.声势律动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1 结合声势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在合唱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节奏视唱能力是一个合唱团员的基本素养。杨鸿年先生曾说过:只有节奏问题基本克服了,才能为解决音准问题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弱,以及每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心理与身体有着特定的发展特点。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的节奏训练方法,更有效地进行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好奇和热情,互动积极且参与度高。但小学阶段的学生专注力无法长时间保持,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受他人影响等情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无法遵守纪律的现象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的质量也逐渐下降。所以,教师需要适当把控课堂,动静相结合,才能让课堂秩序井然而又富有趣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学效率。处在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可以将节奏游戏与声势相结合,运用游戏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更是直观地感受不同音乐的节奏律动[2]。

例如,在排练曲目之前,先用声势律动学习不同的节奏型并作为热身运动。让学生们模仿老师,用拍手和跺脚来打出节奏型。学生掌握基本节奏型以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将原来的拍手换成拍周围学生的肩膀,或是让学生进行接力打出所学的节奏型。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专注力,掌握了不同的节奏型,也增进合唱团员之间的情感链接[3]。

1.2 声势模仿与创作解决歌曲节奏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比较复杂的节奏型或学生无法理解时,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节奏型开始,让学生模仿教师律动,掌握以后再将基本节奏型进行变化,最终掌握难点。通过节奏律动的表现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再通过声势游戏开展接力、小组合作,或是带入旋律快速掌握歌曲节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节奏型,指定主题或情景进行创编,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再进行演绎。例如,老师指定情景:竹林里的武侠场景。由学生发挥想象用声势进行节奏创作,如图1节奏练习谱例。

第一组学生:按节奏用嘴发出“疏”音,手轻拍唇部,模仿风吹过竹叶发出稀稀疏疏的声响,掌握十六分音符节奏[4]。

第二组学生:用嘴呼气发出长音,模仿风声,掌握二分音符节奏。

第三组学生:用手拍打衣服并做出强弱变化,模仿武侠英雄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快速移动的场面,掌握八分音符节奏。

这种方式不仅调动起口、耳、肢体能够让学生熟记于心,并能够灵活运用。使得学习难点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1.3协调多声部的配合

图1 节奏练习谱例

合唱是一门多声部的艺术,注重纵向和声的发展与多声听觉享受。它需要各声部在完成好自己声部任务的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声部互相配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意识与听觉习惯是合唱团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声势律动就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多声部意识的养成。教师可以使用声势律动使各声部通过节奏律动、动作辅助的方式进行配合,去适应多声部的听觉效果。在准确掌握了节奏及速度后完成多声部节奏的衔接与配合,在此之后再去训练音准也就容易得多。各声部节奏的准确性对合唱训练与合唱作品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多声部协作意识和多声听觉习惯是合唱团在训练中必须要重视的,对合唱团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声势训练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协作意识和多声听觉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长期以来有利于合唱团员多声部协调能力的提升[5]。

2.声势律动在合唱表演上的运用

2.1 为无伴奏合唱作品伴奏

在无伴奏的合唱作品中加入打击乐器的情况较为常见,但打击乐器对演奏者有较高的演奏要求,而声势律动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更易于上手,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去,更具有普适性。声势律动通过“拍手、打响指、搓手”以及道具发出声音构成节奏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由声势引申出来使用不同道具发声的形式,大多为日常可见的生活用品,如非常流行的杯子舞,就是使用“杯子”来打出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6]。

声势律动作为伴奏,需要编创者研究不同作品的音符特点、表演者的位置、乐曲的意境与背景等进行编配,为合唱作品编配无旋律的伴奏,增加了音乐律动使作品更加流动、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合唱表演别具一格。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例如,厦门二中合唱团的合唱作品《稻香》,厦门六中合唱团的作品《青花瓷》《山居秋暝》《鱼戏莲叶间》《夜空中最亮的星》[7]。

其中,厦门六中合唱团演绎的《鱼戏莲叶间》,这首歌曲歌词取自两汉汉乐府的古诗《江南》,描绘了采莲季节的江南,莲叶重叠迎风招展,鱼儿在水中嬉戏的画面。在乐曲的伴奏中加入了“竹简”这个道具,使用“手拍腿、竹简拍腿”代替大鼓的声音,“响指加拍腿、竹简拍肩膀、手拍竹简”代替小鼓,“拍手、竹简相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来代替镲,配合着纯净的女声,营造了清新的意境,仿佛听众置身于莲叶池塘中。律动为歌曲增添了几分灵动,恰似鱼儿欢快嬉戏。合唱团员们之间击拍的互动轻松自然,富有感染力,表演形式使欣赏者耳目一新。《青花瓷》《山居秋暝》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拍胸”代替“大鼓”,用“拍手”代替“镲”,使乐曲富有流动性。《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将书本与桌子作为道具,通过手拍桌面、书侧边敲击桌面代替“大鼓”,通过“翻书、拍书,书面打击桌面”代替“镲”,通过“手擦书”来代替“沙锤”。《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逃跑计划创作演唱的一首歌曲,后被用来赞颂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般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教师,在这首歌曲的演绎中,运用了书本、课桌,符合演唱者的身份与歌曲要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稻香》中,将杯子、桌子作为道具,通过拍“桌子”模仿“大鼓”,拍“杯壁”代替“小鼓”,摩擦“杯壁”代替沙锤,“杯口敲击桌面”代替镲,组成节奏型,增加音乐的律动,丰富了音乐的听觉效果和表现形式,也得到了原唱的肯定与称赞[8]。

2.2 体态律动丰富合唱作品的表演形式与感染力

随着合唱艺术的发展,仅仅聆听合唱中的和声、音色之美,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观众越发挑剔的审美要求,不仅仅拘泥于声乐演唱上听觉的享受,也注重视觉上的表现。适当地加入肢体动作有助于作品意境的营造,适当的表演能够增添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不能本末倒置,依然要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合唱表演中常常使用动作与律动,要求贴合歌曲所要表达的形象、时代背景以及演唱者都是编排者在二度创作时不可忽视的内容。适当地运用从听觉也从视觉上为欣赏者呈现出更好的意境,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艺术表演[9]。

例如,在演唱革命歌曲时,配合着音乐加入转头、抬手臂等动作,符合歌曲时代背景的动作将听众带入到革命年代,让听众身临其境感觉到合唱团员表现出来的昂扬的姿态,使作品更有感染力。例如《地球大合唱》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演唱到“汪汪、喵喵、嘎嘎、咕咕……你就是我们大家的和谐大合唱”时,运用肢体动作模仿相应的动物并随着音乐律动,为歌曲增添了活力,体现出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特点,将听觉与视觉良好融合形成美的享受,使人印象深刻。

3.声势律动对合唱团团队精神的培养

声势律动常常通过游戏或者比赛的方式进行,需要团员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增加了团员之间的相处时间,有助于学生团员间的交流并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友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合唱表演的呈现,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力量的强大,体会到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合唱团即是一个整体,每个团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合唱团的训练效率与表演水平。在声势律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在保证纪律的前提下适当活跃学习气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专注力与自控力,大到音准、节奏,小到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需要合唱团成员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养成较好的团队意识,能够使合唱团在训练事半功倍,也是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10]。

4.声势律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声势律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节奏律动的特点。声势律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与游戏中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能够掌握不同节奏,还通过联觉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体验不同的律动所带来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对节奏、速度的把握,为未来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声势律动更加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的身体运动包括对音响和情感反应的一切基本要素。对于情感的反应,是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理解是一种情感过程,通过身体与音乐的结合而唤起人们的音乐的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情绪及情感的能力。在声势训练中,学生需要将节奏型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许多学生一开始无法做出正确的击拍,但在长期的声势训练或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反应速度变快,肢体协调不协调的现象也会逐渐减少。

声势律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声势律动进行音乐的编创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够灵活的运用,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声势律动常常通过联系作品的背景、人物形象、音乐表达的意境等,使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深切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声势律动以其独特的方式,运用于合唱的教学过程与作品表演中,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为传统的合唱形式带来了新活力。在中小学合唱发展中,勇于对声势教学大胆创新,改进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合唱艺术能够更好地发挥美育作用。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合唱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毛茸茸合唱团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