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智协同
——广州车城融合发展探索实践

2022-04-20 07:48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智能网广州市协同

文|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琶洲核心区

2020年10月以来,广州市陆续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下称“新城建”试点)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下称“双智”试点)第一批试点城市。为更好落实“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试点任务,广州市进行了一系列的车城协同发展探索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编制印发试点方案 推动建设配套项目

琶洲车城网平台

为充分发挥广州汽车产业优势和先期试点经验,整合关联行业资源以促进跨行业协同工作开展,广州深入调研基础设施和汽车产业优势区,编制印发《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选取海珠区琶洲核心区、黄埔区“双城双岛”(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长洲岛)、番禺区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等区域为试点任务落实载体,积极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新型网络设施和“车城网”平台建设,推动车城融合应用建设和智慧停车探索。

一是琶洲车城网项目。项目涉及道路约30.11km,覆盖面积约10 平方公里,在海珠区琶洲核心区建设“一网、一平台、N 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动态和静态信息整合,为市民便利化出行提供服务。“一网”是指在琶洲区域构建基于智慧灯杆的全局全域全量车城感知网络;“一平台”是指构建琶洲车城网平台,实现多元数据融合和信息高效协同,支撑面向全路段、全区域的集中式决策与多目标优化控制;“N 应用”是指创新建设未来出行形态、交通治理、城市安全与综合管理、新城建开放式示范体验等多种融合场景的示范应用。

二是黄埔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项目覆盖黄埔区主要路网,由黄埔区政府牵头、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目前一期已经建成,二期正在立项。一期已实现隧道防汛应急指挥、城市巡检、商用车管理等应用场景,二期将融合数据推进“双智”联动,贯通“黄埔数字底座”,建设“车城网”应用体系,拓展智行便民应用,提升“新城建”运营能力。

三是番禺车联网项目。项目由广汽集团负责,建设以广汽汽车城为中心的番禺车联网。打造自动泊车、智慧物流、智慧出行、智慧售卖等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模型优化、车联网商业应用孵化等应用方面进行探索。

双城双岛——黄埔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范围

黄埔ACE 智能交通引擎

二、探索落实试点任务 拓展深化建设实践

(一)建设智能基础设施,强化车城感知能力。

采用“利旧+新建”的工作思路,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新建部分智能感知设备和新型网络设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建设智慧灯杆作为智能化设备载体,实现对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监控、电子警察、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共杆整合。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能力为一体的车城物联感知网络,实现对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和多源信息融合互通。黄埔区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在133 公里城市开放道路的102个路口和路段,规模化部署1318 个AI 感知设备、89 个车联网路侧通信单元,投放4 支无人服务车队。

(二)搭建物联云控平台,实现车城融合赋能。

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基础,搭建标准统一、开源开放的物联云控平台,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城市治理辅助决策,为企业提供差异化商业数据服务,为城市服务和交通治理的跨部门、跨行业协同赋能。建设琶洲“车城网”平台,全面汇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通信设备和车辆运行数据,对接广州市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既有资源,强化多源数据的共享融汇和分析研判,实现数字孪生和车城互联。黄埔区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一套开放和标准的C-V2X 城市公共数字底座和智慧交通AI 引擎,实现与有呼必应、城管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等系统的对接互联,目前平台数据被调用已接近100 万次。

(三)拓展示范应用场景,提升车城服务水平。

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效果图

立足城市交通治理、商业运营服务、未来出行形态等领域,面向城市管理、行业发展、市民出行应用需求,逐步探索应用场景。

黄埔区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形成全国首个涵盖“车路云图”全体系的车路协同应用生态,实现信息日均触达用户超过20 万人次;搭建商用车管理平台,接入营运车辆18000 多台,有效提升商用车辆行驶整治效果;创新智慧交管管理应用,实现自动驾驶巡检、智慧路口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交通管理和通行效率。

琶洲车城网项目面向政府、企业、市民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规划设计多项示范应用。规划改造100 辆公交车,实现多项安全、效率类智能网联公交应用服务;规划部署300 余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道路积水、井盖位移等安全隐患,探索道路智能监测应用;停车信息服务应用方面,接入琶洲全域51 个停车场的实时车位信息,实现停车资源高效配置利用。

番禺车联网项目以番禺汽车城为中心,以智慧城市原型+正向技术研发为建设方向,创建特色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基础应用环境。建成后将形成支持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协同道路环境、通行效率可调整管控的道路模型、以及车路协同新产品与技术的验证场所,与交通智慧化建设、智慧化商业区生活区等一并构成智慧城市化小模型。

(四)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提供车城建设支撑。

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印发实施《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开放道路管理办法》《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等道路测试和运营管理政策,催化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新需求,建立全新的智慧出行服务生态,形成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助力广州从“汽车之城”迈向“智车之城”。

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编制,规划制定21 个标准(规范),其中《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总体技术规范》等2 个标准已发布;《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已通过评审,拟作为推荐性广州市地方标准予以发布;《智能网联汽车V2X 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规范》等16个标准(规范)已形成草案并通过专家评审,拟定于2022年底前发布其中6 项;《基于CIM的“车城网”建设、运营和评价标准》等2 个标准正在研编。

三、培育新型产业生态 推动车城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州市先后编制《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广州市创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方案》,按照“抓统筹、强基础、推应用”的思路,坚持不懈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和广州市建设目标思路,抓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工作。

(一)产业发展基础优势。

广州汽车产业链比较完备,拥有广汽集团、东风日产等传统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企业,汽车产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及相关配套汽车零部件,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基本能实现省内配套。积极推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形成涵盖整车生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2021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6118 亿元,增长4.4%。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4.99 万辆,同比增长87.9%。

(二)产业建设主要成果。

一是产业布局方面。已初步形成日系品牌、欧美品牌和中国品牌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汽车品牌格局,拥有汽车零配件生产和贸易企业1200多家。形成了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拥有广汽集团、东风日产等11 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百度阿波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一批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培育了如祺出行、文远粤行、有鹏出行等一批新兴出行平台。

黄埔智能网联公交

二是创新能力方面。广州拥有汽车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 家(广汽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 家、省级工程中心2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 家。

三是新能源汽车方面。拥有广汽埃安、东风日产启辰、广汽比亚迪和北汽4 个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整车生产、三大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基地年产20 万辆整车一期项目、时代广汽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日本电产电驱系统项目等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建成投产。

四是车载导航系统关键技术方面。广州市卫星导航定位企业数量约占全国同类企业总量的20%,其中泰斗微电子是国内首个集成了射频、基带与闪存“三合一”解决方案的厂家,目前在车载北斗导航领域拥有约70%的市场份额。广州润芯的北斗射频芯片、泰斗微电子开发的北斗基带芯片、中海达研发的高精度测量型与授时型板卡/芯片等北斗导航系统核心技术,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

五是智能网联产业生态方面。百度阿波罗、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自动驾驶等4 家世界级自动驾驶研究公司均落户广州。广州采取了全国最开放的政策许可方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验证工作,开放了全市主干道路双向710.4 公里、发放了142 张测试牌照、有效测试里程超过300 万公里且无主动交通责任事故,开展了十项创新工作:批准 5G 远程驾驶测试、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发放载客测试牌照、批量开展 Robotaxi 技术验证、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推动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牌照、辖区自动驾驶研发企业为L4 级自动驾驶批量生产打造标准化流程、发布城市级车联网先导区综合规范、落地L4 级别自动驾驶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线路、出台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政策。

六是新基建载体建设方面。2021年,全市累计建成5G 基站近6.3 万座,5G 用户超1000万户,累计建设智慧灯杆7000 余根,完成黄埔区、生物岛、南沙灵山岛尖等114 个路口路段、136 套RSU 单元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区块已完成5.5 公里车路协同及道路基础设施改造,途经12 个智能化路口,实现了6 个车路协同场景包括信号下发、弱势行人检测预警、施工车道预警、特权车辆通过让行、交叉口来车提醒、信号灯路口通行避让非机动车以及20 个自动驾驶类应用场景。

(三)产业拓展未来计划。

未来广州将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战略定位,以琶洲车城网等车城融合示范项目为窗口展示广州市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积极引进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吸引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头部企业在广州落户,引导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应用带动广州产业升级和配套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多方共建的车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文远知行微公交

猜你喜欢
智能网广州市协同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麓湖春天观景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网控风扇设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