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洋洋:合成微生物的前沿探索者

2022-04-20 13:03
海外星云 2022年24期
关键词:环型线型洋洋

邵洋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微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本人曾获多项奖励和基金支持,包括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入选2018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科技创新“35岁以下35人”。

合成生物學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操控或改造生物系统成为现实。合成生物学的颠覆性在于,人类将如同“造物主”一样,可以自行设计、合成DNA序列,去“书写”决定生命特征的基因。

邵洋洋于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8年8月,邵洋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论文。她和她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覃重军研究团队创建了世界首例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为探索真核生物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重大基础研究开辟了新方向。这项成果也标志着中国实现合成生物学里程碑式突破。

邵洋洋团队的工作得到了国际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酵母遗传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加尼认为,这一系列酵母菌株是研究染色体生物学强大的资源,并且在《自然》发了文章评述。另外,《细胞》的编辑也发表专文对该工作进行了评述,认为该工作将基因组工程推到了极限。此外,该成果还获得了F1000prime两次三星推荐。

除了业内人士的认可,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还收获了许多奖项。比如,“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等。邵洋洋也因在该项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入选了2018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科技创新“35岁以下35人”。

邵洋洋所在团队还创建了环型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该工作不仅打破了真核生物通常含有线型结构染色体的自然界限,对环型、线型单染色体酵母细胞的多维度表征还搭建了研究原核和真核染色体的“桥梁”。她表示,“人工创建的生命系统通常一时不能与自然很好地适配,我们姑且称其为1.0版本,目前我们的工作是对单染色体酵母的功能进行人工改良,希望获得性能优良、可进一步应用的2.0版本的单染色体酵母细胞。”

目前,邵洋洋团队已经通过实验室进化获得了减数分裂高效化的的线型单染色体酵母突变株,以及生长正常、对遗传毒性药物抗性大幅提高的环型单染色体酵母突变株,通过对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索,希望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疾病提供新的见解。

不可思议的才是奇迹。当梦想照进现实,枝繁叶茂、芳华翩翩。我们相信,邵洋洋将在未来带来更多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为充满未知的世界书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环型线型洋洋
一种环型橡胶条防冻测试用拉伸定位治具
洋洋兔 编绘
高等级公路几何线型优化设计分析与评价
一鸣惊人
环型混凝土电杆生产工艺控制及关键技术
环型离子推力器研制发展综述
核安全1级设备线型支承分析方法研究
竭泽而渔(下)
一种非均匀线型的互连线能量分布模型
波环型面滑片压缩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