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研究

2022-04-21 18:33万彤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0期

万彤

摘要: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和协同学理论,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创新与供应链协同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文章通过315份江浙沪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协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协同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协同;绿色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增强的客户意识驱动下,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要寻求更高水平的效率和响应能力,促使企业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合作。鉴于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企业管理者要深入了解供应链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协同管理策略。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契合自身长远利益。西门子、丰田等企业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减少环境压力并获取优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供应链多个环节的环境问题,需要上下游成员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开展绿色实践活动。有效的环境管理模式可以促使供应链成员企业达成广泛的合作。但也有部分企业因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认识模糊、创新意识不足、投入成本低等原因,反而对自身发展和供应链整体协同形成消极影响。因此,探讨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协同间的关系,是值得学术界和实践过程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绿色供应管理与供应链协同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环境理念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Shi等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分成内部环境管理和外部环境管理,外部环境管理则包括绿色购买与绿色客户合作。因此,本文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以下三个维度:绿色购买、绿色客户合作与内部环境管理。

随着企业激烈竞争以及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单个企业的环境管理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结合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增强供应链总体的协同程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企业的外部环境管理中,Sander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得出供应商是供应链协同的助推因素。Emberson指出供应链协同的关键在于合作关系的确立。

与客户的绿色合作就是要充分认识客户的需求,为供应链和产品获取更多的价值。客户日益高涨的绿色需求要求企业不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满足客户在环保方面的诉求。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供应链活动,能够促进供应链合作模式的改进,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性。与客户密切合作还能够强化客企互动,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产品,加强企业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协作。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是通过环境绩效指标促成各个部门间的合作,从而改进供应链环境,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其中高层管理者拥有着组织管理和协调控制的能力,其有效的带领和引导能够促进节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有序配合,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此外,企业对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在企业之间的传播,以此提升供应链的协作能力和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假设1。

H1a:绿色购买对供应链协同具有积极影响。

H1b:绿色客户合作对供应链协同具有积极影响。

H1c:内部环境管理对供应链协同具有积极影响。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

绿色创新是通过使用新思想、新方法对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此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资源基础观认为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所能掌握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身,更多是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并为企业创造价值。Geffen等研究发现企业与供应商间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激励相关部门进行环保技术的创新。Lee等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在开发绿色产品方面的环境合作来推动绿色创新。

不管是上游供应商还是下游客户的环境合作,都要求企业超越组织边界去考虑供应商以及客户的能力和资源如何为自己所用,以寻求更高效率的采购、生产和规划效率。在绿色产品的市场化阶段,与客户合作能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此外,Bar认为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合作所形成的信任关系也是激发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有效途径。

企业的外部需求依赖于建立有效的内部环境管理。内部环境管理包括环境管理部门的建立,部门之间环境信息的共享以及环境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其中高层管理团队是企业的掌舵者,其承诺和支持对于企业实现环境目标具有关键性作用。Chang在台湾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环境管理与绿色产品和流程创新有着积极的联系。

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

H2a:绿色购买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H2b:绿色客户合作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H2c:内部环境管理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三)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同时也对供应链企业間的协同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推动者,而创新是供应链合作的关键推动因素。Danese 等研究发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作能够促进二者间的知识共享和相互理解,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升创新能力。Burki等运用管理学的知识,认为内部资源和管理以及企业的价值主张等是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然而,在实现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技术、人才、利益分割等问题。这就需要供应链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来协调各方行为,促进各节点企业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整合。综上,提出假设3。

H3a:绿色创新在绿色购买与供应链协同之间起中介作用。

H3b:綠色创新在绿色客户合作与供应链协同之间起中介作用。

H3c:绿色创新在内部环境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收集的方式对选取的制造型企业进行调研。首先对问卷进行试调研,通过研讨以及向相关专家咨询和学习,对量表进行修改。随后将问卷发放给本地3所制造型企业,根据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对量表进行修订。最后开展正式调研,通过现场发放、委托发放和网络发送等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79份,获取有效问卷315份,有效回收率为83.1%。

(二)变量测度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参照Carter等、Wu的研究结果进行测度,共16个题项。供应链协同(SCC)的测量主要参考 Cao等、解学梅等的研究结果,采用5个题项来测度。绿色创新的测度主要借鉴了Tseng等的研究结果,采用6个题项进行测量。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2.0对所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各变量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量表信度较好。通过KMO检验及Bartlett的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0.865,Bartlett检验在p<0.001水平下显著,适合做进一步的效度检验。各变量对应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5,因子累积解释率为56.263%(>50%),且各因子所解释的方差比率AVE均大于0.5,说明量表效度良好。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绿色购买、绿色客户合作、内部环境管理、绿色创新、供应链协同之间的具体影响情况,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将各变量分层纳入模型,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上,回归系数显示,3个自变量绿色购买(M3)、绿色客户合作(M5)、内部环境管理(M7)对因变量供应链协同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值均小于0.001,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绿色购买、绿色客户合作、内部环境管理对供应链协同均呈正向影响,H1a、H1b、H1c成立。

在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上,3个自变量绿色购买(M10)、绿色客户合作(M11)、内部环境管理(M12)与中介变量绿色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均显著(p<0.001),且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绿色购买、绿色客户合作、内部环境管理对中介变量绿色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H2a、H2b、H2c成立。

在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上,中介变量绿色创新(M2)对因变量供应链协同的回归系数为0.290(p<0.001),说明绿色创新对因变量供应链协同有着的正向影响。此外,在自变量、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上,绿色购买与绿色创新(M4)、绿色客户合作与绿色创新(M6)、内部环境管理与绿色创新(M8)均能够同时对供应链协同产生正向影响,这表明绿色创新在绿色购买、绿色客户合作和内部环境管理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上起部分中介作用,H3a、H3b、H3c成立。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旨在剖析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机理,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 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协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 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 绿色创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管理启示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对企业管理的相关措施:首先,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企业应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密切合作,系统的考虑企业在采购、工艺改进、回收和再制造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思想,将产品、流程绿色化等思想融入到供应链的每一环节,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其次,实现供应链协同应是企业努力发展的方向,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和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供应链企业在各个环节上的合作,协同一致完成共同目标,提升供应链协同程度。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本文针对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未来可从国内不同行业,进一步调查分析并推广本研究的结论。另一方面,本文在研究设计中采用横截面数据,可能会导致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上存有偏差,未来可以采用纵向数据或案例研究等方式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Chin T.A.Sulaiman S.N.L., Muhamad Z.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J].Advanced Science Letters,2015,21(05):1359-1362.

[2]Shi V.G.Lenny K.S.C.,Baldwin J. Natural Resource Based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17(01):54-67.

[3]Sander D.L.Jan F.Drivers of Close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One Size Fits Al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9(07):720-739.

[4]Emberson C.,Storey J.Buyer-supplier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Beyond the Normative Accounts[J].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6,12(05):236-245.

[5]Mirjam K.,Hans D.B.,Arjan W.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veness in Supply Chains:Supplier’s Impact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3,30(03):500-515.

[6]解学梅,罗丹,高彦茹.基于绿色创新的供应链企业协同机理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9,33(03):116-124.

[7]牟方舟.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绩效的影响[J].物流技术,2016,2(29):137-144.

[8]Lai K.H.,Cheng T.C.E.,Tang A.K.Y.Green Retailing:Factors for Succes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0,52(02):6-31.

[9]Geffen C.A.,Rothenberg S. Suppliers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he Automotive Paint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02):166-186.

[10]Lee K.H.,Kim J.W.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Green Product Innovation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Case Study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Bus.Strateg. Environ,2011(20):527-538.

[11]Ar L.M.The Impact of Green Product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Capabil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rial Environmental Concer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2):854-864.

[12]Bar E.S.A Case Study of Obstacles and Enablers for Green Innovation Within the Fish Processing Equip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90):234-243.

[13]Chang C.H.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Ethic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Mediation Role of Green Innovation[J].J.Bus.Ethics,2011,104(03):361-370.

[14]Journeault M.,De R.Y.,Henri J. F. Levers of Eco-control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y[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6,48(03):316-340.

[15]Danese P.,Romano P.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cy Performance:A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ustomer and Supplier Integratio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16(04):220-230.

[16]Burki U.,Dahlstrom R.Mediating Effects of Green Innovations on Interfirm Cooperation[J].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AMJ),2017,25(02):149-156.

[17]張帅.企业绿色创新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18]Carter C.R.,Kale R.,Grimn C. M.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Transport.Res.Part E,2000,36(03):219-228.

[19]Wu G.C.The Influence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Green Innovation in Taiwan’s IT Industr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18(05):539-552.

[20]Cao M.,Zhang Q.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Impact on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and Firm Performance[J].J.Oper.Manag,2011,29(03):163-180.

[21]Tseng M.,Wang R.,Chiu A.S.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Green Innovation Practices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0):71-8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