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校本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

2022-04-21 00:13张艳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校本美术

张艳霞

美术校本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造就特殊人才,实现美术教育再表现,再实践,再创造的有效手段。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美术校本教育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今天的美术教育概念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

以往在美术校本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为了片面追求技法上的提高,而很少谈及艺术修养方面的问题,因而常常造成在教师一再强调专业技术情况下学生提高速度并不快,有时美术各项专业学习不平衡,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比如在通常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常这样提醒学生:“你们要注意观察对象,要按对象画。”可学生们却暗暗纳闷,老师画的为什么看似逼真肖似,但是和对象相比并不相同,而且越是跟对象比较就越是悟出一些对象之外的道理来,难道老师在故弄玄虚?其实老师并没有骗人,只是由于训练有素的眼睛与学生的眼睛不同罢了,而这种眼睛观察力的培养还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艺术修养。

以绘画为例,绘画作为造型艺术的种类之一,其基础内容涉及了相当广泛的知识领域。如果学生只知道画,以为只要练多了就能画好画,当然远远不够。就像有的学生画了几年,在笔法线条上可以说是已基本过关了,但每当画完作业之后,感觉总在表现其外表,流于肤浅。再说,为什么有的学生作品自己初看还可以,过几天再去欣赏就觉得“无味”了呢?这总的说来就是一种学生理论上不扎实、枯竭的反映。

艺术追求的是内在的、本质的、一种内心精神深处的情感,从艺术理论上也这样说,内心最深与最高的层次,也就是艺术和艺术作品的最深与最高的层次。反之亦然。这个层次超越万物的琐碎与残缺,也超越内心的庸俗与混乱,它贯穿时空、贯穿所能、也贯穿你我,这就是艺术为什么能征服众心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学生们现在就能达到这种境界,而我认为我们的学生正是由于思想上缺少这一观点而导致他们所表现的作品不够深刻,显得苍白无力。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享用一生的财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了众多教师一项新的任务与使命。在我校,校本课程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全体美术老师也在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一大背景下展示才华,做些贡献。那么,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呢?其实方法很多,我们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以多样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初中学生的美术校本课教育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专业技巧不必要强调太高,所以,在平时的校本课中,我们经常去体验不同的美术活动。

如书法课结合古诗词语境的修养,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校园的走廊里就能够看到学生们一幅幅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众多学生;软陶课结合十二生肖的造型艺术,开展了“我为父(母)送上生日祝福”的活动;剪纸课上,老师设计了“我爱家乡美”活动,因为正值平谷区桃花节隆重开幕的庆典,孩子们用心设计的剪纸作品深切地表达着自己对家乡的浓浓爱意。除此之外,像玩玩泥巴、做做沙画、找找石子、拓拓花纹、吹画、拼画、刻画……,在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中,学生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兴致很高,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教师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而激励起再创造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应是多种通道、多种形式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的训练,还要将其变成一种艺术行为,甚至是文化活动。注重反映学生生活、丰富地表现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将文化层面的意义实践出来,并在懂得寻找、运用传统文化因素,在作品创作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与提升。

二、通过艺术欣赏,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

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的机会,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

那么,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如组织欣赏展览、报刊、艺术作品分析光盘等),还要边欣赏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进行较深入的艺术分析(尤其是针对当时的学习内容)。只有使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才有可能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内涵,慢慢地学生真正掌握了分析作品的方法,才有可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

三、以造型实践来带动艺术修养的提升

教师通过多种最自然的美术实践活动来唤起学生身上潜在的美术本能,激发自身的美术需求,自由自在地表露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的观念,陶冶情操。

带学生外出与生,回到大自然中,带学生临习更多艺术家的作品,读懂艺术家的想法、笔法、情感等因素,在那里寻求新的感受。当学生体验着农村、小镇不同的风情以及各季节的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当学生体验着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感觉很新鲜。完成之后,在造型方面,特别是在对艺术的理解上常常有新的突破,表现得更加逼真、鲜明、而且总的艺术造型水平进步也比较快,这恰恰是在活动中提高了艺术修养所起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是促使经验上升的最好办法

教师多组织展览(组内、校内),通过分析讨论、对比交流、勘误、补充,使认识更完整。课堂上,小范围的作品展示交流会随时与学习实践穿插进行。学期末,学校综合其他课程,都会举办“和谐校园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大型展示活动,其中包括舞台表演和物化成果展览,我们的课程成果无疑成为这次大型素质教育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上,我们的现场剪纸表演、书法表演、扎染服装的模特表演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展览区,剪纸、扎染的两面高墙、软陶和雕刻的几个展示台总能使观赏的家长、学生、教师队伍不时驻足,远观、细品、拍照留影,甚至有家长还在书法展示区提笔挥墨,一显身手。可以说,这些交流展示的活动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肯定,也给他们带来成功和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示交流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进行,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互相尊重是正常交流的条件,讨论不必限定严格的指向,但话题应该相对集中,展示交流的质量决定于问题的提出和讨论的质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可以改善教学的环境和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归纳意见,在展览过程中,具备更多的交流就意味着更多的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的美术校本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程的实施,带领学生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在探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教师们辅导的学生在历次各级比赛中均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教师们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课程建设中,教师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形成一定的成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添砖加瓦。

总之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前提,以知、情、意、技的結合为基础,引导学生由浅显认知上升到理性思维、由简单描摹上升到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校本美术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美术篇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