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哲学特点

2022-04-21 19:09刘业勤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特点科学

刘业勤

摘要:就我国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学者研究一般将科学认知范式作为主要坐标与方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精神、原理、方法与定律等多项要素,并深入探索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特点包括:天人合一的主客关系、穷性致命的研究内容、模糊笼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玄谈臆想的讨论风格。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认知范式的支持,但中国传统哲学往往不局限于某种方式中。

关键词:科学;传统哲学;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融合了老子、孔子、孟子等多为哲学家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哲学思想逐渐进入我国,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学者在此契机下,对传统哲学的特点进行激烈讨论,并在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点时,将科学认知范式作为研究的方法。那么在科学视域下,中国传统哲学都包括哪些特点呢?

一、天人合一的主客关系

从科学认知范式的角度出发,中国哲学在研究主客关系时,往往更注重主客合一。胡适认为中国哲学将伦理与政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使得学问研究都是向内用功,更关注人本身的问题,而自然界思想却并不关心。与西方哲学中宇宙人生两分的思想相比,中国传统哲学更主张宇宙人生合一,更愿意选择以人的角度去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比如孔子主张反身与默识;庄子主张自明自见、内外一体;孟子则主张万物皆在我心中,这些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哲学家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并无主客之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近代哲学将世界分为我与非我,我是主观的,而非我则属于除我以外的客观世界,我与非我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想。而在我国传统哲学中,科学的发生模式未曾建立,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确实性,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家不需要在科学的力量下征服自我,他们往往征服的只有自己。在中国哲学家看来,智慧的功能不只是用来添加物质财富,道家认为物质财富只会增加人类的心理负担,而儒家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人类幸福的本质内容[1]。另外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人合一,一道中包括天道与人道,我与非我属于一体,不必将我与非我分开,中国哲学家认为宇宙与心性相通,研究宇宙亦是研究自己。也有中国哲学家认为,天是人的根本,而将天与人联系的是性,道德源于性,这也就表明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人合一,宇宙在我心中。

二、穷性至命的研究内容

哲学家对中国传统哲学所研究的内容表述不一,大部分哲学家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将人与道德伦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科学认知范式对于这一观点展开了深入探讨。在科学视域下,中国学者在研究传统哲学时更关注道德与性命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界的奥秘,中国哲学虽然对物也有所介绍,但“万物皆备于我”却是思想的主要核心,也是道德性命的体现,这与西方哲学将探索自然界规律与奥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观念大不相同。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面对生命的认知也有所差异,西方哲学往往具有科学特性,研究与自然相关,学问向外展开;而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与生命相关,屬于向内的学问。向内的含义就是指修身养性、道德品质的提升,也就是穷性致命。儒家、道家与佛家对这一观点都有所展现,中国哲学思想更注重主体性,尤其是儒家对主体性指出了特殊规定,将主体性转换为内在道德性,进而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道德理论学说。而西方哲学思想则更注重客体性,大部分围绕着知识而展开,西方哲学家更向往自然知识。我国大部分哲学家更注重道德素养,比如朱熹认为:学于穷理致知,藉娴习忠、信、孝、悌。可见,朱熹更重视对道德性命的探索,而朱熹提出的“义以修身,明辨善恶”,展现了科学认知范式的方法,与传统哲学的道德性命。

三、模糊笼统的思维方式

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属于抽象思维,也有人认为属于直观思维或者归纳演绎,但不同观点因取材不同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从科学认知范式的角度判断,中国传统这些思维较为模糊笼统,不够清晰明确。部分哲学家在接触西方自然科学时,对科学方法十分向往,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思维相比较。西方哲学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是一个概念或者概念外延,给予简要的说明;而中国传统哲学却并不涉及这一方面内容,与逻辑思维不符,中国传统哲学并不是在科学基础上研究而来,不能全面准确的概括事物的特性,这也就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较为模糊笼统[2]。部分哲学家指出,中国哲学对事物研究并不是在清晰的分析上而来,而是在笼统的判断上而来,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愿意精细计算,也不想过度解析宇宙,将本为一体的生命分为物我。无论是老子的反朴,还是庄子的逍遥游,都表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更追求真实境界,而真实境界具有神秘性,更倾向于笼统的思维模式。总之,中国传统哲学消除了物我之间的区别,属于模糊不清的直觉,缺乏理性思维的分析。

四、玄谈臆想的讨论风格

从科学认知范式的角度进行判断,中国传统哲学的谈论方式往往更偏向于臆想,哲学会对事物进行评论并总结判断。从自然科学角度出发,中国传统哲学中玄虚之论占比较多。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哲学更倾向臆造之言,在中国古代也会应用演绎法,但演绎法的基础并不是客观事实,趋向于玄谈,并不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但也有哲学家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并不是缺乏实证精神,没有科学理念的指导,但哲学的臆想谈论风格难以接受。西方对哲学的研究往往会将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更注重实验,因此在物理界有诸多发明,但中国哲学并不将知识作为根本溯源,也不注重实验的落实,在研究过程中更注重空想,对于科学的进步而言十分不利[3]。中国哲学家往往更注重觉悟而缺乏推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完善,传统哲学更注重生活的实证,却忽略了逻辑的实证,往往将感悟直接写出即可,并未仔细证明,缺乏调理性,拥有许多无法说明的现象,因此谈论风格属于空想妄谈。可见,中国传统哲学缺乏科学元素的认证,被臆想等非科学元素所占领,只有去除空谈想法才能够将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视域下,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探究,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哲学,在科学范式坐标方法的指引下,使得中国传统哲学特点全面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研究,可深入了解其发展路径,掌握传统哲学的本貌,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万星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的会通[J].西部学刊,2022(3):109-113.

[2]汪吉珍,谢爱林.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挖掘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内容[J].时代报告,2021(11):79-80.

[3]余卫国.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华[J].宁夏社会科学,2021(6):11-19.

猜你喜欢
特点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