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产业演进规律探讨和企业策略选择

2022-04-21 08:19柳进军
中关村 2022年4期
关键词:变革人工智能效率

柳进军

柳進军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院长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笔者尝试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探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发展路径,为企业的前瞻业务布局提供依据。

回顾过去,在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推动产业变革:一是新技术推动能够大规模应用的新产品产生,进而产生全新的产业;二是新技术与现有产业融合,实现对现有产业的效率提升;三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叠加作用,颠覆现有产业。反观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将会遵循上述路径为现今的产业领域带来相应变化,具体来说:

一是新生,即与其他行业伴生成长,逐步产生AI服务等新产业。新行业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是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其他行业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例如PC行业并不是在电脑发明之初就成为了一个行业,而是随着不断应用和普及,成为支撑各行各业运转的重要工具,逐渐成长为信息领域的主导产业。人工智能技术也需要经历这一过程。人工智能之于数字时代就像电力之于工业时代一样,是基础性必需品,但相较于电力,人工智能是虚拟的,且使用门槛较高,因此未来新产生的可能是以数据、算法等为主的AI服务业。

二是赋能,即循序渐进地对部分现有行业渗透,提升生产效能。正如火车、飞机等发明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效率一样,人工智能也会通过非颠覆式的方式(也即并不改变原有行业),结合自身的技术特性和产业特性,逐步影响一些行业。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于替代部分脑力劳动,这必然会从生产力角度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但是新技术对现有产业的影响往往缓慢且有先后,就像蒸汽机技术最先影响采煤、冶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互联网技术最先影响消费、社交等具备高频连接诉求的行业一样,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会首先影响那些规则明确、需要重复计算、数字化水平高等与技术特性高度契合的产业,如热线、翻译、审计、出版等。

三是重构,即通过重组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方式,彻底颠覆部分现有行业。如果说赋能是对生产力的革新,那么重构则是同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产业的重构在滴滴引起等行业变革上已略见端倪,共享经济理念与交通出行领域的结合,加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使得原有的出租车行业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当前,共享经济正在社会发展的必然,其本质是围绕使用价值最大化构建产业逻辑,而人工智能技术则使海量、分散的闲置使用权和需求能够有效衔接。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服务行业,如城管、社区养老等或首先受到冲击,未来的基层治理可能是建立平台,发布城市事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普通群众在合理距离、合理范围接单,有效利用个人的闲置时间,同时缩小网格员队伍规模,降低投入。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现有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在上述路径中寻找业务布局策略,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塑造领先优势:一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型企业而言,尽管新生行业必然会出现,但其将会是较为漫长的过程,且需要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因此现有技术型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行业应用的探索上,不能闭门造车,确保在新生行业出现之前生存下去并做足准备;二是对农业、工业门类中的企业而言,技术型企业最缺的应用场景恰恰是这些企业最丰富的资源,这类企业可考虑在自身的生产链条中寻找与AI技术特点契合的突破口进行尝试,并积累解决方案,在为自身提升效率的同时,逐步成为同行业AI服务的提供者;三是服务型企业可能是最先受到颠覆式影响的,需要率先进行自我革新,积累平台能力,并且适时向同属性的其他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实现技术平台复用和变革经验复制。

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经济发展领域经历了一次次的产业变革和效率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关村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在新一轮产业重塑过程中做好业务布局,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

猜你喜欢
变革人工智能效率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变革开始了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