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加味桑螵蛸汤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2022-04-22 09:45徐英峰杨海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电针膀胱疗效

徐英峰, 方 东, 杨海东

(江苏省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泌尿科, 2.盆底疾病科, 3.针灸推拿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组复杂的症状群,包括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和夜尿,无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1-2]。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多选用M受体阻滞剂,但存在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副作用[3]。行为疗法包括盆底肌肉疗法、膀胱训练等,但需患者长期配合,且经济负担较重[4]。总之,单一治疗方案已无法满足实际临床需求。本研究多科协作,利用电针结合加味桑螵蛸汤治疗女性OAB,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江苏省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符合OAB诊断标准的64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年龄27~64岁,平均(45.4±15.3)岁; 病程5~71个月,平均(19.4±18.3)个月。对照组年龄23~63岁,平均(47.4±14.1)岁; 病程7~77个月,平均(18.7±20.3)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制订[5]。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结合2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判断证型。肾气亏虚证: 主证为小便频数,腰膝酸软;次证为神疲,面色白光白,头昏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或沉细。凡符合主证2项和次证2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 尿频, 24 h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排尿不少于2次。每次尿量小于200 mL, 膀胱排空后常出现排尿感; 尿急,突发的急迫排尿感,常因此而急于如厕; 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排尿感未被抑制,或未及时到达厕所而发生尿失禁,且常出现膀胱完全排空; 18~76岁者。排除标准: 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患有不易控制的精神病史者; 膀胱逼尿肌无收缩力或收缩力受损、尿道梗阻、严重尿失禁及肾脏膀胱的器质性病变患者; 对治疗药物及技术无法耐受者; 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及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2组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避免喝汤及饮料,睡前3 h禁水。

治疗组: 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口服,每次2 mg, 每日早晚各1次,共服用6周,同时给予电针及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针灸治疗: ① 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25 mm×40.00 mm, 直刺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足三里,斜刺三阴交,采用捻转补法。采用顺和牌电针仪(SH/I), 频率30 Hz, 连续波,接气海、关元和归来、水道25 min。② 患者取俯卧位,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25 mm×40.00 mm及0.25 mm×75.00 mm, 针刺百会、肾俞、次髎、中髎、膀胱俞,针刺次髎、中髎时使用0.25 mm×75.00 mm针向下斜刺入第2、3骶后孔中。采用顺和牌电针仪(SH/I), 频率30 Hz, 连续波,接次髎、中髎25 min。中药治疗(加味桑螵蛸汤): 药物组成为桑螵蛸15 g, 远志15 g, 石菖蒲15 g, 党参10 g, 茯神15 g, 炙龟甲(先煎)15 g, 龙骨(先煎)15 g, 炒当归10 g, 益智仁15 g, 淮山药30 g, 台乌药10 g。上述药物浓煎400 mL, 200 mL/次, 2次/d, 早饭及午饭后0.5 h口服,共服用6周。

疗程设置: 2组穴位针刺治疗交替使用,每周3次, 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① 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估表(QOL)进行评定。其中OABSS测评分值越高, OAB情况越严重; QOL测评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通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6周后量表数值的变化,评价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② 排尿日志: 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统计患者夜尿次数(次/24 h)及急迫性尿失禁(UUI)次数(次/24 h)。③ 不良反应: 记录并汇总不良反应。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淋证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分值的变化评定疗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OABSS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OAB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 2组患者的OABS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OABSS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OAB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周后OABSS低于治疗3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OABSS比较 分

2.2 治疗前、治疗6周后2组患者排尿日志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 2组夜尿次数和UUI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尿日志相关评分比较 次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 分

2.4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3、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3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出现眼干2例,便秘1例。治疗组偶发便秘1例。2组均能耐受该治疗,无其他严重症状出现。

3 讨 论

在日常诊疗中发现,自然分娩后的女性、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比较多见OAB, 且无明确病因,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8]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尿道上皮、尿道上皮下膜及膀胱传入有关。此外,代谢综合征、情感性精神障碍、性激素不足、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以及亚临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也是影响OAB的病理因素。

在中医学中, OAB可归属于“小便频数”“小便不禁”“淋证”等范畴。《类经·失守失强者死》曰: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以藏津液,水泉不止而遗溲失禁,肾脏之失守也)。” OAB病位在肾与膀胱,多由膀胱湿热、寒袭膀胱、肾络瘀阻、肝气郁结、肾虚、肺脾气虚等引起,使膀胱气化受阻、升降失常,开合功能失权,遂出现尿急、夜尿增多、小便失禁等症状。谢旭彬等[9]研究针刺治疗女性OAB疗效的影响因素,发现肾气亏虚型患者的疗效优于脾肾阳虚型和湿热下注型(P<0.05), 故本研究所纳入人群的中医辨证为肾气亏虚型。针刺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之功,且可改善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高级中枢对内脏神经的调节,反射性兴奋、刺激脊髓及高级排尿中枢,进而调节排尿功能[10]。针刺肾俞、膀胱俞可补益二脏之气,八髎穴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故而对膀胱等盆腔内脏病变功效明显[11-12]。气海为脐下肓原之俞,是人身生气之海,关元穴为男子藏精之阁,女子藏胞之宫,具有补益下焦之功,中极为膀胱之募穴,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明代朱棣等《普济方·针灸》云: “治膀胱寒,三焦小便不利,穴水道”,四穴相配故可培补元气,促进膀胱气化之功。归来在水道下一寸,可治小便淋漓不尽,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肝、脾、肾)之交会穴,有益气健脾之功,能通调下焦气机。冯欣茵等[13]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OAB的穴位优选,发现其中使用频率前5位的穴位为肾俞、三阴交、次髎、中极及膀胱俞,得出针灸治疗OAB的取穴大多在经络理论指导下,遵循近部取穴为主的原则,本研究选穴与之基本一致。冯琦钒等[14]通过不同频率电针治疗OAB发现, 30 Hz的连续波比疏密波(密波20 Hz和疏波4 Hz)在1个疗程(5周)内,改善患者临床排尿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更优,故本研究电针频率选连续波,频率30 Hz。

加味桑螵蛸汤以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疏通膀胱,为君药。龙骨潜阳入阴,保精血而收滑脱,龟甲滋阴益肾,养心补血,二药合助君药以补肾固涩止遗,是为臣药。党参健脾而分清别浊,当归养血滋肝温经,二药共益气血,茯神安魂魄,养精神,菖蒲芳香而散,通九窍,作为引经药能使药力归至患处。远志气温益阳,滋肾,益智仁温肾助阳,固精缩尿,乌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山药滋肾固精,健脾补虚,此八味交心肾而调神,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调补心肾,补益气血,涩精止遗之功。陈科等[15]运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行为训练治疗OAB, 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盐酸黄酮哌酯片配合行为训练)相比,治疗组虽起效慢,但2组在疗效与患者主观受益情况方面差异不显著,且中药治疗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以补肾固气、缩尿止遗为治则在治疗OAB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故本研究选择加味桑螵蛸汤为治疗方。

本研究将电针与中药有效结合,以期既有针灸升阳止遗、益气固肾的治疗效果,又兼中药补肾缩尿、调补心肾之作用。任婷娟等[16]总结针药联合治疗育龄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得出,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最佳。徐斌[17]的研究指出,针药结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需考虑增效、协同、量效和时空的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3、6周后,治疗组OABSS、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缓解膀胱痉挛、改善排尿、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电针结合加味桑螵蛸汤治疗女性OAB优于单纯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在治疗6周后,治疗组OABSS、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3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3周后,提示治疗6周疗效优于治疗3周,治疗有累积效应。但本研究对象以门诊患者为主,无法精细控制患者每日饮水量,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同时,治疗时间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将扩大样本量,且进行远期跟踪随访,以进一步探讨电针结合加味桑螵蛸汤治疗OAB的疗效。

猜你喜欢
电针膀胱疗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