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策略

2022-04-23 21:32韩涟漪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7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产业优势

韩涟漪

摘要:我國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坚持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战略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可行性,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策略;产业;优势

引言:

城市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新时代更应该注意环境的重要性,尊重并且保护自然,进一步做到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的生态经济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根源入手,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对建设生态经济型的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对如何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进行探讨。

一、调整产业形态,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为更好的建设生态经济城市,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形态,产业形态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产业形态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企业的稳定性和发展速率。我国正处于发展改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更要注意环保工作,要尽力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创造新的节能减排的模式,对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整改,对产业形态进行合理布局,对产业形态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进一步调整原有的结构,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此外还需要积极发展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发展需要人才和资源的推动,人才和资源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城市在发展中要尽量采取措施吸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并且要能够留住人才。知识经济对于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尤为重要,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形态的变革和更新,使得我国的产业能够进一步提质增量,改善现有的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进一步推动城市稳定和谐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更加有序和和谐,保证国家经济的快速且稳定的增长,提升国家的公信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使得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二、提高生态意识,铸牢可持续发展观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步伐,加强生态经济城市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公众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领导人员的生态意识。公众是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最直接的接触者,公众的感觉最为深刻,公众从中也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公众的数量较多,而且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所以整体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公众在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上,所以针对城市建设经常会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整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够。所以在此情境下更应该加强公众的教育力度,帮助公众养成生态文明观,使公众明确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职责和身上承担的重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使公众参与到环保工作当中。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观,帮助公众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此外相关的管理和领导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实施的目标,对整体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全民行动,为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而努力奋斗,使得相关的建设工作能够平稳有序的进行。

三、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生态社区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最主要的措施是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区拥有的优势,根据当地的特色建设特色生态社区。生态社区是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中最基础的一个单元,生态社区能够对生态关系进一步进行整合,生态服务功能的质量也能得到提升,将家庭和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因地制宜可以更好的发挥城市原本具有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打造特色城市,最大程度上开发当地所有的资源,使得经济效益全面得到提升,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使得二者能够进一步得到融合,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特色生态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经之路,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推动国家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国家必须要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工作,对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要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根据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采取保护措施,积极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能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证绿水青山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推动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生态经济城市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实际的建设情况,又要考虑到城市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和资源难题,在建设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城市蓬勃发展。城市发展中应该以生态经济城市为主,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帮助国家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使得国家在世界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利彩,申壮壮. 浅议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2078-2078.

[2] 陈小樱,刘芳娜.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 科教导刊,2019(2):156-157.

[3] 翟英,朱恒学. 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 人口学刊,2005(4):43-46.

[4] 以信息化推进贵阳生态经济城市建设[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5-137.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产业优势
画与话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