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陈云关于世界货币的设想

2022-04-24 07:06
读报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陈云黄金货币

197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动荡,陈云复出协助周恩来主管外贸方面的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基于“折实单位”的世界货币的设想。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就国际货币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陷入危机

世界货币是随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币担负着国际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购买手段等功能。世界货币建立的初衷,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增进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这实际上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安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国实力的对比。1945年美国黄金储备约占世界储备的59%,占资本主义国家黄金储备的3/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同黄金挂钩,世界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的体制也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这个体制当时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为维持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推动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复兴的进程日益推进,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多边支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的缺陷逐渐显现,其内在矛盾(即美元面临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提供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盾)随着美国为了解决国内外社会问题而不断被迫增大美元的发行,也趋于日益激化。1961年,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其结果是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等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黄金总库机制的设立,暂时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氛围。但由于这种机制只是暂时缓解了美元贬值的压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外贸逆差。1960-70年代,受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财政赤字加大,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其间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了恐慌,一些国家纷纷抛出美元兌换黄金,这导致美国国内的黄金储备大幅下降,黄金价格上涨不可避免。由于爆发特大抢购黄金风潮,二战后确立的双挂钩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遭到了根本的动摇。

1971年5月,欧洲市场再次爆发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风潮,进而再次触发了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在同年8月15日宣布暂停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开始瓦解。1972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美元信用更趋下降,西方金融市场又爆发大量抛售美元、抢购西德马克和日元的货币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已无法阻挡。

陈云提出世界货币的设想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双方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国内形势和对外关系的变化,使中国对外工作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往来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发展的势头很好,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从1972年起,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也是打破“文革”时期经济贸易领域被封锁局面的一个重大步骤。这个时期,中国外贸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即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占据了70%的比重。这就要求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和市场,而货币问题则是这些国家和市场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陈云复出后,参加以周恩来为组长的国务院业务组,协助周恩来考虑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研究当时有着迫切意义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对外贸易问题。陈云为此开展了范围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调研中,陈云发现美元同黄金脱钩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巨幅波动和不确定性很大的国际市场,而这种国际市场是不利于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

1973年5月5日,陈云在听取关于外贸计划和价格问题的汇报时指出,在价格问题上,要注意每天的变化,更要注意长期的趋势;你们刚才说的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回升、农业遭灾和货币动荡;看来,供求关系加上货币危机,使价格问题更复杂了;对经济回升、停滞、萧条要注意,对货币也要注意;美元不可能再同黄金挂钩,黄金作为国家贸易结算手段也存在诸多弊端。据此,陈云提出了自己对于世界货币的看法。他指出,将来,世界货币可能会用一种像我们解放初期那种“折实单位”来计算。

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采取的折实储蓄和发行折实公债等措施对当时回笼货币、稳定金融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民众生活等,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基于中国金融成功经验提出的合理设想。当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危机和动荡时期,陈云提出对世界货币的设想,给复杂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提出了中国的世界货币方案,是非常有参考价值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不过,由于当时中国还处于“文革”中,中国本身的经济体量也不够大,陈云关于世界货币的设想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此次谈话中,陈云还从黄金供求的角度分析了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必然性,以及美元相对于黄金大幅贬值的前景。他指出,货币大概不会再同金子联系在一起了。你们怎么看?我看,35美元1盎司黄金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世界黄金产量每年约2200万两,价值35亿美元。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按每年增长1%计算,就是300亿美元。当然,货币还有周转次数。根据我国的经验,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量大概是一比八。就是拿这样的比例计算,目前黄金产量也是跟不上商品的增长,何况黄金还有它的工业用途。这在货币市场上是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注意。基于这种分析,陈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增持黄金储备,使得中国的黄金储备大大增加,维护了国家经济利益。

此后,陈云继续保持对国际市场和贸易的跟踪调研。1973年6月7日,他请中国人民银行帮助收集有关国际金融和货币方面的材料。9月23日,陈云致信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信中说,估计九月二十四日的内罗毕国际货币会议难以定出新章程,即使今后货币波动相对减少,物资供求关系仍将紧张。现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工业品、货币、价格几种因素混在一起,需好好掌握。10月12日、16日,陈云在广州听取外贸部负责人关于广交会情况的汇报。当谈到这届交易会外商抢货现象比春季交易会减少时指出,今年上半年资本主义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原因有四个,即货币危机、商人投机、粮食歉收、经济回升。其中,前两个原因是主要的。自共同市场货币同美元一起浮动以来,资本主义货币相对稳定,商人投机活动减少,因此,下半年后两个原因即供求关系上升到主要地位了。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稳步推进。构建一种新的、更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世界货币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陈云当年提出的“折实单位”作为世界货币的设想,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公平正义和促进国际贸易来说,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方案。

(摘自《党史博采》姜长青)

猜你喜欢
陈云黄金货币
黄金雨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盛逝
黄金雨
My plan for new term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黄金瓜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