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的红苕

2022-04-24 21:55蒋新民
青年文学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红苕

蒋新民

红苕,又叫红薯、地瓜、山芋、番薯等,但在我们老家只叫红苕,只有红苕才叫得带劲,才能叫出它固有的原生态的乡土味。红苕是多少人从小到大不可缺少、百吃不厌的一种特殊食物,寄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浓厚情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每年要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红苕,漫山遍野都是。红苕挖了之后,大都分给村民,作为主粮的补充。红苕蔓晒干,当作牲畜冬天的草料。分田到户之后,家家户户都种红苕。当时粮食紧缺,红苕是填补主粮、接济生活的一种重要食物。记得那时候,总是等不到红苕完全长大,我们小孩子就偷着刨开土堆,把娇嫩、瘦小的小红苕掏出来,两手随便揉搓一下上面的泥巴,便放在嘴里生啃,抢先过一把嘴瘾。那脆脆的、甜香的,甚至带有泥土气息的味道在唇齿间萦绕,感觉很有成就感。大人也会忍不住早早下手挖一些尚未完全长大的红苕,带回家蒸着吃,抢着尝鲜。

等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草木枯黄,被霜打过后的红苕蔓基本变蔫,红苕才算真正长大成熟,这才到了“出”红苕的时候。“出”是乡亲们特殊的叫法,其实就是挖红苕。“出”红苕的日子,全家出动,老少齐上,耙锹并用。青壮年在前面用耙子一窝一窝地挖,老人、妇女、儿童在后面把挖出来的红苕捡拾成一堆一堆的,以便于装车拉回家。同时,把红苕蔓也拉拽到一边,与红苕分离开来。自家的老牛一边懒散而肆意地咀嚼着那堆成小山一样的红苕蔓,以填饱肚子,一边等待主人随时召唤拉车回家,牛背上偶尔会冒出几只调皮的小鸟蹦蹦跳跳、嬉笑打闹。那个场景,安静祥和,恬淡自然,俨然一幅趣味横生的田园秋收图。人们干活累了的时候,就蹲下来啃一个大的生红苕,既解渴又止饿,补充点能量继续忙活。看着堆了一地的红彤彤、胖乎乎的大红苕,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忘记了疲劳,充满了干劲儿。

拉回家的红苕一般分成三份处理—挑出最好的一部分直接下地窖储存,作为过冬食用和来年培育红苕苗之用;比较小的,或者有伤疤的、不好储存的一部分用机器打成浆汁,加工成红苕粉条;剩下的一部分直接用特制的“擦子”擦成红苕片,晒成红苕干,再磨成红苕面食用。

待到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万木枯竭,粮草紧缺之际,红苕就成为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必备食物。家庭主妇会尽其所能地把红苕变着花样端上餐桌,比如红苕面、红苕饸饹、红苕削削、红苕剁剁、红苕窝窝、红苕花卷、红苕稀饭、红苕沫糊、红苕甜饭、红苕饼子、红苕炒菜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红苕蒸熟了吃。那时候,农村只吃两顿饭,一方面为了节约时间干农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省点粮食,但经常到了晚上就饿了。晚上,全家人坐在屋子里拉家常,聊着聊着父亲就会说:“给咱们qiòng一锅红苕吃(‘qiòng红苕’是我们当地的土话,就是蒸红苕的意思)。”当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是他的肚子饿了,事实上大家都饿了,就打着手电筒从地窖里拾一竹笼红苕,洗干净,上锅蒸。蒸红苕的时候,一个人在灶炉前看火就可以了,那通常是母亲或姐姐的差事,其余人继续在屋子里聊天。不到一个小时,热腾腾、软乎乎、甜滋滋的熟红苕就端上来了,大家你一个、我一个开始享受那个美味。瞬间屋子里热气腾腾,溢满了浓浓的甜香和满满的温馨。那一刻,只感觉浑身舒坦、滋润,肚子也不咕咕叫了,身子也不覺得冷了。屋外那呼啸的寒风、飘舞的雪花显得是那么遥远和微不足道。那个年代,朴实的人们也没什么奢求,简单的一个热红苕就是冬日里的一份满足、一怀温暖、一丝幸福、一点甜蜜。

当然,红苕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烤。提到烤红苕,我马上就会咂吧咂吧两下嘴巴,差点流口水。烤红苕有很多方法,不管哪一种,都是要用火、用高温把红苕加热烤熟。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偷偷地刨几窝红苕,捡点柴火,躲到没人的地方,生一堆火,把红苕埋在里面烤。有时还用泥巴把红苕糊起来,丢在火堆里烤,还不时地趴在地上,用嘴巴吹,以便火烧得更旺、更大。那时候不得要领,反正是烤着玩,能不能吃到烤熟的红苕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其中的乐趣。经常搞得满身是灰,啃得满嘴是黑,像是从炭窝里爬出来一样,回家后被家长训骂一顿。而大人则是在灶炉或者取暖的炉子里烤红苕给我们吃,他们烤出来的红苕焦黄、干绵、甜香、醇厚,色香味俱全,特别诱人、好吃、解馋。以至于后来到大街上一看到卖烤红苕的,一闻到那个随风飘来的熟悉的味道,我就忍不住地寻“味”而去。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经得起那种强烈诱惑。不得不说寒冬里的烤红苕杀伤力太强、诱惑力太大,让人难以抵制,欲罢不能。

当时村里还有一些人把红苕切成小段,然后在锅里煮熟,再晒干,最后在锅里炒得焦黄,起名为红苕棒棒。红苕棒棒主要卖给小孩子吃,换一点零花钱。当时好像是一毛钱一小杯,我到现在仍记得那个味道,酥酥的、甜甜的,确实非常好吃,也算是那个年代纯正的手工产品。红苕棒棒制作过程麻烦,但人们为了生活,不厌其烦、不辞辛劳,精心加工,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那个特殊的年代,学生上学时,书包里装的是红苕,课间咥(陕西方言:吃)的是冷红苕;大人下地干活儿,口袋里揣的是红苕,休息时咥的也是冷红苕。每家的饭桌上顿顿都有红苕,来了客人也咥的是红苕。可以说,红苕在补充食物、维持生活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融入了每个人的生命,嵌入了每个人的记忆。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苕更是成为人们的新宠。人们不再把红苕当作充饥的普通食物,而更看重它的营养价值、医用价值、减肥功能等,因为它可以补脾益胃、通便润肠、益气生津、减肥抗衰、增强免疫力等。普通的红苕不仅是一般人家餐桌上的必备品,更是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美味,荣登各种高档酒宴,供嘉宾享用。原来大量用于喂牛的红苕蔓也摇身一变成为稀有物品,被人们采摘回来,卖给城里人,然后被做成一道道鲜嫩爽口的菜品佳肴,吃上这道菜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信息时代的人们反而更是喜欢农业时代的东西,更是怀念农业时代的生活,更想激活农业时代的味蕾,更想放大农业时代产品的功能。

现在,红苕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从颜色上区分,有红心的、黄心的、白心的、紫心的;从名称上区分,有板栗红薯、糯米红薯、济薯、广薯、京薯、秦薯、苏薯等等,数不胜数。红苕丰富的品种,更是反映出其受欢迎的程度和市场的广阔。红苕最早在明代时期从外国传入我国,当初被称为“番薯”。它历经几百年,一直深受欢迎。它明显不同于有的食物,在过去被人们吃多而生厌,相反,人们是百吃不厌,不由得让人感叹它的神奇、它的伟大、它的魅力。

近年来,大街上原本很多烤红苕的炉子越来越少,那种飘荡在城市上空的熟悉的味道也难以再闻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我经常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先用微波炉烤个红苕吃,过足嘴瘾,然后才开始做饭。几天不吃红苕,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

红苕,它平淡无奇,却很神奇;普通平常,却不寻常;质朴廉价,却珍贵无价。红苕,真的是吃不够、忘不了、丢不掉的好东西!

猜你喜欢
红苕
红苕窖
摘红苕尖
故乡的红苕
我曾经伤过红苕的心
红苕藤的青贮技术
百般滋味红苕饭
修成正果
三个难兄弟
金贵的红苕(外一篇)
金贵的红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