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财政突出“五个强化”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

2022-04-24 10:57常宇航
陕西画报 2022年2期

2021年,省财政厅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作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保障内容。省财政已拨付2.26亿元,重点支持实施“两链”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面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022年将继续加大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做好资金政策保障工作,加快基金设立和推介,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各类财政资金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陕西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常宇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以来,陕西省财政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突出“五个强化”,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

强化保障增加投入,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领作用,2021年,省财政拨付秦创原建设资金2.26亿元,支持部署实施北斗导航、种业等9个“两链”融合重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作物育种等7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工艺路线优化、重大产品研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2021年省财政新增安排基础研究资金3000万元,支持开展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基础学科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平台建设,夯实陕西科技创新基础能力。除此之外,还支持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活力。2021年,省财政新增高校创新创业资金2亿元,支持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引导做强基金,引领资本发展新生态。瞄准科技型企业早期市场融资难题,充分发挥陕西省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通过提高投资比例,加大让利幅度,建立容错机制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还不断延伸引导基金服务链条,与西咸新区合作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陕西国华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国内优秀投资管理机构推动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秦创原战略新兴产业并购基金。

强化主体扶持企业,搭建融资担保新通道。设立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立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抵押难等特征,研究出台针对秦创原的科技金融类担保产品,开通秦创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下达资金1.4亿元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予以奖补。截至2021年底,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担保贷款45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持各市(区)设立科技贷风险补偿资金池。

△璀璨美丽的秦创原夜景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强化支撑吸引人才,塑造人才竞争新优势。支持打造秦创原人才高地,支持设立了1亿元秦创原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金,制定了《秦创原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充分发挥高端人才领头羊作用,围绕陕西重大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及前瞻技术领域,不断建立健全攻关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技术总师负责制等制度,加快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等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真正激发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攻坚克难。贯彻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精神,研究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改进和加强结余资金管理,不断提升间接费用比例,更好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服务搭建平台,构建开放共享新格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投融资信息发布、项目路演、供求撮合、辅导培训等专业增值服务,为被投子基金和被投企业导入财政、科技、金融、产业资源,形成政策合力。支持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券覆盖范围,建成了陕西省科技创新券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全省范围内分散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的三大目标,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持续做好秦创原建设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金设立和推介,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发展,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