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评价

2022-04-24 07:03高安慧姚小龙胡贤锋吴小毛
农技服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晚疫病药液雾化

高安慧, 姚小龙, 胡贤锋, 罗 跃, 吴小毛*

(1.盘州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贵州 盘州 553400;2.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马铃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国[1]。马铃薯晚疫病又叫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2]。马铃薯晚疫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常在多雨、冷凉天气流行,侵染植株的营养组织,导致植株枯死,给马铃薯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3]。生产中通过向马铃薯植株喷施各种药剂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途径,惠娜娜等[4]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得出,50%氟啶胺悬浮剂225 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终防效为90.02%;李岩等[5]试验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和稀土旱地宝100 g/667m2拌种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魏敏等[6]试验表明,5%香芹酚水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良好,2 250 mL/hm2喷雾的防效达到83.13%。在进行病害防治过程中,喷头是药液从施药器械向作物转移的输送端口,喷头的施药性能直接影响施药效果。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成为植物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对于施药器械组件的改进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喷头是药液的输出终端,喷头的施药幅度、施药方位以及对药液的雾化性能等直接影响药液与植株的有效接触,从而影响到病害防效、农药利用率、药液施用量等,不同的喷头组件还会使得施药所需工时产生差异。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为贵州黔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相较于传统的常规喷头,对称式喷头组合件的喷头孔径、药液雾化直径等均得到明显优化,且喷头组合方式等理论上更适用于马铃薯植株施药。以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与常规喷头喷施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防控马铃薯晚疫病进行对比试验,评价使用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的防控效果和施药过程中省工省药的效果,验证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实效,以期为马铃薯生产中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提供施药组件的选择和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在盘州市胜境街道马铃薯预警设施安装基地进行试验,该地区海拔1 890 m,年均降雨量1 390 mL,年平均日照1 593 h,常年种植马铃薯。试验地面积1 425 m2,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栽培条件一致,栽培密度为4 500 株/667m2,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均重发生。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器材 背负式多功能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8 MPa,细雾单喷头连续工作1 min,单一喷嘴喷水量≤0.4 L,药箱容量18 L,电源电池为12 V 18 AH 锂电池,液泵为隔膜泵双泵,贵州黔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对称式6孔喷头套装,喷头孔径0.5 mm,药液雾化直径100 μm 左右,贵州黔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常规喷头:喷孔6 个,喷头孔径1.0 mm,药液雾化直径200 μm 左右,台州市绿野喷雾器有限公司生产,市购。

其他:农药精准高效混配稀释器,贵州黔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精度GPS 土地面积测量仪,深圳市吉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1.2.2 供试药剂 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陕西恒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1.2.3 供试品种 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

1.3 试验方法

1.3.1 处理设置 试验设5 个处理(表1),重复3 次,共15 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以自然栽培的马铃薯行(垄)为单位,小区面积95 m2。

表1 各处理喷施方式及药剂用量

1.3.2 施药和调查方法 药液配置按照试验设计所需量采用农药精准高效混配稀释器二次稀释法进行。配置好的药液使用背负式多功能电动喷雾器装上低容量对称式6 孔喷头组合件、常规6 孔喷头均匀喷施植株各部位,喷施以植株全部叶片布满雾滴欲产生水滴为标准,喷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1 次,7 d 后再施1 次,共施药2 次。记录小区药液施用量,计算667 m2药剂有效成分量,并记录施药时间,每次药后7 d 调查病情指数。整个试验期间天气良好,未出现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每点取3株,以枝为调查单位,调查枝上全部叶片病斑面积占枝上叶面总面积的百分比,按下列病情分级标准记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3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3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将各处理每次调查的3 个重复的数据全部列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每个重复的防治效果,并对试验结果用DMRT 法进行统计分析。

病情指数=∑(各级病枝数×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枝数×9)×100

防治效果=(CK-PT)/CK×100%

式中,CK 为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 为处理区病情指数。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整理,采用SPSS 20 数据系统进行方差分析,并用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

从表2 看出,第1 次药后7 d,各处理的防效均在70%以下,可见施药对马铃薯晚疫病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但效果不理想;第2 次药后7 d,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均高于第1 次药后7 d 的防效,表明2 次施药后有效控制了马铃薯晚疫病。处理A、B、C 2次防效调查结果均显示,随着药剂浓度增高防效随之提升,其中,高浓度处理C 的防效最高,第1 次药后7 d 、第2 次药后7 d 防效分别达69.0%、86.2%,且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为处理B,分别为63.6%、79.4%极显著高于处理A和CK1;处 理A防效最低,仅50.6% 和52.3%,极显著低于CK1,表明使用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药剂用量100.00 g/667m2、150.00 g/667m2可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CK1与处理B 使用药剂用量相同,但2 次药后CK1防效均极显著低于处理B,说明在相同药剂浓度条件下,相比常规喷头,使用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能更好发挥药效,提高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表2 不同处理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2.2 功效差异

由表3 可知,使用常规喷头的CK1施药时间最长,为3.34 min/95m2,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使用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的处理A、B、C 施药时间较为相近,且无显著差异,平均施药时长为1.54 min/95m2,相比于常规喷头施药省工53.89%,表明使用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可大幅节省工时,提高施药效率。CK1药液用量为24.49 L/667m2,处理A、B、C 极显著低于CK1且3 个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药液用量为8.97 L/667m2,相比于常规喷头施药节省药液用量63.37%,表明使用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可大幅节省药液使用量。

表3 不同处理的功效

3 小结

马铃薯晚疫病在试验期间病情快速加重,喷施各用量的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均能控制病情发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随药液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防效也随之升高,施用量150.00 g/667m2第1 次药后7 d、第2 次药后7 d 防效分别达69.0%、86.2%,且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为施用量100.00 g/667m2,分别为63.6%、79.4%,极显著高于常规喷头施用量100.00 g/667m2。说明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效显著优于常规喷头处理。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平均施药时长仅1.54 min/95m2,较常规喷头施药省工53.89%;平均药液用量为8.97 L/667m2,较常规喷头施药节省63.37%,明显节省施药用时和药液用量,在保证防效的同时降低了施药成本。

较常规喷头,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的整体效果更好,这和喷头的雾化性能、空间架构与马铃薯植株的适应度直接相关,良好的雾化性能使得药液的雾滴粒径更小,从而使得药液在马铃薯植株上的附着效果更佳,而喷头的组合方式使得药液的穿透性能更强,分布更为均匀,因而能提高农药利用率,大幅减少农药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原始投入量,并具有显著的省工效果,降低施药成本。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实效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低容量对称式喷头组合件为贵州黔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喷头孔径、药液雾化直径等较常规喷头小50%,有效提高了雾化效果。且喷头可根据作物生育差异、株行间距等因素自由组合成相应的喷头架构,具有多变的组合方式、精准的靶向性和可调控喷雾宽幅等特点,在不同作物上具有普适性,如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在辣椒炭疽病防控中同样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7]。农药的减量高效施用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后仍需持续开展不同作物上的施药器械组件筛选评价试验,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晚疫病药液雾化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药液熏蒸坐浴 治老年阴道炎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