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鹰能从高空发现小猎物等

2022-04-24 06:56
科学大众 2022年6期
关键词:第三磨牙航天服智齿

为什么鹰能从高空发现小猎物

鹰在高空盘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捕猎,可是高空虽然视野开阔,但毕竟离地面很远,鹰为什么能毫不费力地发现地面上的鼠、兔和其他小型鸟兽呢?这是因为鹰拥有特殊的视力。一个视力正常的成年人,只能分辨出100米远处10厘米以上大小的物体,而鹰的视力要比人类敏锐至少3倍,它们在离地面约1 000米的高空盘旋时,也能分辨出在地面活动的小型动物。

一般来说,鸟类的视力都很不错,秘密就在于它们的眼睛。目前的研究已证明,鹰不但看得比人类更远,而且色视觉的范围也比人类的更宽,它们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紫外光。人类的视网膜每平方毫米只有几十万个感光细胞,而大型鹰类的眼睛中,每平方毫米的感光细胞可达100万个。更为特殊的是,鸟类的眼睛通常长在头部的两侧(鸮形目的猫头鹰例外),这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大的视域,部分鸟类的视域可达300°。再者,鸟类的眼睛周围有着发达的肌肉组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眼球晶状体的形状,实现快速聚焦。

人类眼睛占头部体积的比例不足5%,而鸟类的可达20%~25%。作为顶级猎食者,鹰的眼睛体积在鸟类中更是突出,它们的双眼几乎与人类的一样大。大眼睛、高密度的感光细胞、超大的视域以及眼周发达的神经和肌肉组织,让鹰拥有了超凡的视力,使它们成为空中霸主。

王莲的叶片为什么能载小孩

睡莲科的王莲是热带著名水生观赏植物,具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直径可达3米以上,一个小孩坐在上面都不会沉下去。王莲的叶片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支撑力?那是因为大叶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大,产生的浮力当然也大。而且,王莲叶片四周向上卷起,就像小船的船帮一样,大大增加了排水体积,因此它的浮力也就大大增加了。除此以外,王莲叶片上还有很多小窝,里面充满了空气,这也是导致它产生巨大浮力的一个因素。

也许有人会提出,仅仅依靠浮力是不能安全载起一个小孩的,因为叶片通常是植物体中较为柔软的部分,如果在某一局部支撑重物,叶片很容易发生变形,会导致浮力锐减。但实际上,王莲的叶片结构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果你仔细观察王莲的叶片,在叶片背面会见到很多粗大的叶脉,它们就像混凝土建筑中的钢筋,即使在某一局部受到较大重力,也不会轻易折断。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支撑结构非常符合力学原理。科学家对王莲叶片进行了专门的测试,证实一张直径1.2米的王莲叶片能承受20~30千克的质量。

为什么有些人长智齿,有些人却不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为乳牙,一副是恒牙。恒牙一般有28~32颗,包括12颗前牙(包括切牙和尖牙)、8颗前磨牙以及8~12颗磨牙。有人会问:为什么磨牙会有8~12颗?这就涉及第三磨牙的问题。磨牙包括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但随着人类的进化,有些人已经先天缺失第三磨牙或者第三磨牙不萌出。因此,磨牙的数量才会不确定。

在医学上,第三磨牙又称为智齿,是最后萌出的牙齿。由于其萌出时间大多在16~24岁,为人的智慧成长后,所以就有了智慧齿之称,简称智齿。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智齿的人就比没有智齿的人聪明,事实上,智齿和智慧并无关联,长不长智齿和人的牙床有关系。随着人类食谱的逐渐精细化,人类的牙床变窄,而智齿位于牙弓的最后,萌出时间又是最晚,因此有时智齿萌出缺少足够的空间,就会出现智齿不萌出、部分萌出或者异位萌出。当然,有些人先天就没有智齿的牙胚,也就没有了智齿。

综上所述,智齿是人的第三磨牙,本来是应该长的,只是因为人类的饮食结构变化和牙床位置不够,才导致有些人长而另一些人不长,最后成了可有可无的牙齿。

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中要穿航天服

去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要穿上一件航天服,那是为了适应太空环境的需要。太空中属于高寒的环境,穿上航天服能够抵御严寒。除此之外,在太空中还有很多的天体在散发着辐射,形成了高辐射的环境,这些辐射会危害人体的细胞膜,干扰或终止细胞的抗疾病功能。太空中还充斥着人类遗弃在那里的太空垃圾,对航天员的生命也是一种威胁。为此,航天员需要有严格的保护措施才能去太空工作。航天服是一件高科技的产品,它不仅可以防御来自太空的侵袭,还是一套生命保障系统和通信系统。它能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中温度的急剧变化,使航天员有合适的温度、氧气和压力,如同在地面上一样舒适。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航天服,航天员是无法进入太空的。

科学始于好奇,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不妨提出来,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栏目信箱:308792036@qq.com

猜你喜欢
第三磨牙航天服智齿
舱外航天服硬核大揭秘!
无论智齿疼痛与否应尽早拔除
2 749颗阻生第三磨牙病变回顾性分析
舱外航天服主动热控与人体舒适性实验研究
航天服的奥秘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及其邻近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我陪妈妈拔智齿
智齿
1288例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对其相邻第二磨牙致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