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2022-04-25 19:24年双渡
中国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风口巨头亚马逊

年双渡

过去,美国的五大科技公司——脸书(Facebook,现已改名为元宇宙)、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以及谷歌(Google)被称为“尖牙股”(FAANG)。但现在,FAANG将被取代,新的MAAMA或许才是未来的“王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财经节目《疯狂的金钱》(Mad Money)的主持人吉姆·克拉默(Jim Cramer)最近表示,FAANG应变为MAAMA,即元宇宙(Meta)、亚马逊(Amazon)、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

新领域成为必争之地

作为“新五大”公司新一轮投资浪潮的一部分,去年10月,马克·扎克伯格将脸书更名为Meta,并描绘了人类在虚拟世界的全新未来。

今年1月18日,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微软认为自己还不够大,宣布出价690亿美元收购视频游戏公司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一旦完成将成为微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过去一年,“新五大”公司共投资28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商业投资的9%,而五年前还只是4%。

显然,“新五大”并不能因此就高枕无忧。相反,它们还在积极寻找下一个突破口,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不能持续创新,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从量子计算到元宇宙,MAAMA想要掌握未来的野心尽显。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就交易、专利、招聘等优秀公司衡量标准的一项分析表明,海量资金正涌入从无人驾驶汽车到量子计算的各个领域。同时,各大科技巨头正纷纷进军彼此的地盘(自2015年以来,各大科技巨头的业务重叠部分占比翻了一番,达到40%)。

MAAMA陆续巩固了各自的统领地位:微软的商业工具、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元宇宙的社交媒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无聊的宅家冲浪人士到需要发展云计算的初创公司,不同的用户对科技的需求被激活。

以利润与本国GDP之比来衡量,苹果和谷歌现在的规模已超过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和标准石油(Standard Oil)这两家在上世纪初崛起的垄断企业。然而,目前的风光并不代表未来的辉煌,现在苹果和谷歌这两家公司都在为接下来的发展做准备。

转型成败仍是未知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业绩爆雷,元宇宙的股价在2月2日单日暴跌超20%,创下其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相当于抹去了1650亿美元市值(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

元宇宙的暴跌还带崩了一众元宇宙概念股,这样的表现,给元宇宙和其他科技巨头的转型进程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而在元宇宙爆雷之前的2021年第四季度,有着“华尔街神童”之称的亿万富翁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旗下的家族办公室(Duquesne Family Office)就已出售了3590万美元元宇宙的股票。而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旗下的基金13F则在去年第四季度抛售了亚马逊的股票。

还是去年第四季度,在摩根士丹利前五大卖出标的中出现了亚马逊、推特,而金融机构德银、景林则大幅减持了元宇宙。

有分析称,科技巨头已经“日落西山”。

投资银行麦格理(Macquarie)资本全球和亚洲战略主管维克特·史维茨说,技术迭代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哪些科技公司将在重大转型的过程中幸存下来?从以往的转型情况来看,只有一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完成转型。

史维茨认为,微软是唯一一家成功转型的大型科技公司,而其他公司则没能办到。

历史经验也一次次敲响了警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说,曾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后又被淘汰的公司比比皆是,它们之所以倒下,不是因为监管机构的重拳,而是因为错过了下一个风口。

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在上世纪50年代风头无限,但现在其名字只存在于书本中。IBM在1983年是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但8年后,由于未能从大型主机成功向个人电脑转型,其出现了亏损。诺基亚在移动设备领域曾所向披靡,可在转型智能手机生产的过程中却方寸大乱。

问題是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新的实体设备,这些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链接人与信息和服务的主要方式。

因此,不管是谁,只要能制造出这样的设备,就将拿到掌控市场的钥匙。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苹果正计划推出一款虚拟现实头显,要与元宇宙的Oculus系列和微软的Hololens竞争。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和亚马逊也都在无人驾驶汽车上押下巨额赌注。大量资金被用于设计专门的芯片、探索量子计算等新方法,为即将问世的新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MAAMA的另一个重点是创建软件平台,通过吸引目标用户来收取租金,然后再靠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的用户。为此,脸书改了名字,并计划每年斥资100亿美元打造沉浸式虚拟网络世界,即元宇宙。

苹果一直在为使用自家设备的用户拓展“围墙花园”内的服务范围,例如新增的健身课程和电视节目。收购视频游戏公司动视暴雪能够帮助微软为自己的游戏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而它的虚拟3D工作协作平台Mesh则服务于企业用户。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和微软运营各类云计算平台,通过为其他公司提供存储计算服务来收取租金。

监管浪潮影响越来越大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各国政府的监管部门、竞争对手和几十亿用户本来就对这些科技巨头太过强大有所担忧,如今科技巨头们的这些大动作可能进一步引起他们的警惕。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科技巨头拥有庞大的客户群,控制着可用来训练人工智能的数据池,这就赋予了科技巨头们难以撼动的地位。难道这些巨头们不会利用这一点来碾压对手吗?

如今,所有这些新兴领域都出现了竞争局面,例如许多科技巨头都已投身到元宇宙的竞赛中。

由美国知名游戏制作团队Epic Games出品的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在全球有逾3亿玩家,《罗布乐思》(Roblox)的4700万玩家每个月在平台上活跃的总时长达到30亿小时,芯片公司英伟达(NVIDIA)也正在进入这一领域。即使收购了动视暴雪,微软在游戏市场的份额也只会提高到10%至15%,远远称不上垄断。

又如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科技巨头们必须和特斯拉(Tesla)、通用汽车(GM)和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对手同场竞技。2021年,全球初创企业吸引了621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科技巨头的投资额。还有一些领域,新的竞争对手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崛起,比如,社交媒体中的抖音(TikTok)就是一例。

还有一种极小的可能性,即新兴领域不易受到中心化平台的控制。深度学习技术是当今人工智能的主导形式,它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支撑,但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也许并非如此。另外,还有被称为Web3.0,也就是由用户拥有并运营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服务。目前其界面还不太好用,且耗能巨大,也没有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去中心化金融,目前该领域的快速迭代已经开始。

尽管如此,监管层还是很有可能先发制人,严厉打压科技巨头。现任美国首席反垄断官员莉娜·可汗(Lina Khan)在2020年建议应禁止科技巨头向相邻领域拓展业务。2023年前,一些大型反垄断案件可能会呈交美国法院审理。此外,欧洲很快就会通过一项全面的《数字市场法案》,旨在“事前”管控大型科技巨头,也就是提早监控这些巨头的行為,而不是事后再对反垄断案件实施惩罚。

《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称,大型科技巨头将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一波潜在科技监管浪潮。

欧洲、亚洲和美国正在考虑出台新法律,可能会对大型科技巨头对待小型竞争对手的方式施加严格限制,并约束它们对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此同时,全球监管机构正在推进数十项与竞争和隐私有关的调查,这些调查给科技巨头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超速罚单”。

此外,监管机构正在考虑中的措施还包括发布命令或达成和解协议,内容可能涉及切断跨大西洋数据流、压制某些类型的数字广告、推迟重大产品变更等,如此,或迫使科技巨头对相关活动进行持续监督。

猜你喜欢
风口巨头亚马逊
露营,走上旅游市场“风口”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85亿美元,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划算否?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机会绝不仅仅属于巨头
高炉风口辐射图像滤波与分割
小黄人“三巨头”档案 Adela
80位管理者前瞻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