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22-04-25 00:50冯小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心理健康德育

冯小媛

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都是近年来教育界中的流行词汇,在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的背景之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更应该受到关注。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优秀品质,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自信力,避免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心理疾病,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生活情境

引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领域,但实际在教育理念上又有着重合的部分。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成长,吸收与学习周遭的知识。那么,如何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全面发展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明晰对学生进行德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期,该时期学生自身思想和性格并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很多家庭仅有一个孩子,家长和长辈较为溺爱,所以养成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愈发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并提出十分响亮的素质教育口号,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沟通是每位班主任需要着重考虑的教育问题。行为教育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自身行为素养,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注重加强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我班试着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开展了朋辈心理辅导。设立了班级“心灵卫士”,由心理教师定期指导和培训这些“心灵卫士”。独创的四级心理预防机制,由心理委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师等构成,来全方位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动态。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紧密联系,能够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依据。德育需要以健康的心理为重要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坚持德育工作的重要导向,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德育工作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标准,确保对症下药。从微观角度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身心健康成长,德育则十分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的提升。二者都要求教师以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着手点,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需要注重不同育人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保障不同教学环节的稳定落实,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个性化实践指明道路。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动性高涨,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教师只需要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现实条件,在指导和服务学生的同时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主动德育的熏陶,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动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真正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

三、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促进他们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体验,并在这个意义体验过程中获得新知。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生活模拟情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能够激发起其积极参与并尽情体验的情景。如:设计森林迷路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一个伴有适当紧张音乐的黑暗房间里,跟着老师的指导语,想象自己在一个迷雾重重又危险的森林求生的情境。学生在这种黑暗环境和具有压迫感音乐的氛围下,可以清晰体验到生命遇到危险时的紧张感,唤起他们的危机意识,让学生在虚拟的危险体验中感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可贵,更加懂得保护自己、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模拟的失败情境,磨砺学生的抗压能力。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因此,他们会出现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差等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些有关失败的模拟体验情境,如:演讲失败、数学竞赛失败等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正确看待失败,并寻找、总结失败的原因,同时,在这些情境体验中,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培养坚韧心理素质,累积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

四、打造校园文化,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为最大程度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要依赖教师教育力量,还应积极与家长和学校的力量相结合,共同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心理学学习氛围。首先,学校要积极组织内容有趣、形式多样、具有启发性的心理活动,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学生填写心理晴雨表、心理小报、亲子沙龙活动等。其次,教师积极与家长取得合作,建立家校联系机制,获取学生近期在家里的心理表现,根据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综合表现,全面判断孩子是否存在长期或阶段性心理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同时,父母与孩子应建立平等亲子关系,促进父母与孩子彼此的情感交流。我们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根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不同特点发挥作用。培训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他们通过课堂交流、课下辅导、社交活动等途径观察学生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具体工作。通过家长会、学校宣传平台,普及宣传学生常见和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提升家长的协同教育和严重心理问题告知意识。通过打造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五、运用家校合作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

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給予共同关注和努力。在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拓宽家校合作渠道,强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如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提高家长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让他们掌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巧,为家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应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及时反馈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学生在校情况,引导家长与学校做好配合,制订家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融入点点滴滴中,全方位地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还应提高家长们的素质和认识,让家长在言行举止、价值取向方面起到榜样作用,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结论:总之,为了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习惯,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开展生活化的体验教学,打造校园文化以及开展家校共育,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情感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德育和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马东云.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施[J].教书育人,2021(23):21-22.

[2]胡红艳.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8):105-106.

[3]肖宝玲.试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J].读写算,2021(22):27-2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心理健康德育
《中国德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