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特征、危害及应对

2022-04-25 12:48李万平吴家华
理论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

李万平 吴家华

摘 要: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呈现出多种特征:话语立场的预设性、话语指向的明确性、话语手段的多样性、话语倾向的平面性及话语基调的消极性。这种话语叙事冲击原有文化自信,消解民族文化认同;扰乱人们价值判断,阻碍价值共识凝聚;离散主流文化权力,引发精神文化危机;袭扰思想文化阵地,威胁意识形态安全。应对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现实危害,需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清除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空间;守护网络话语边界,消弭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传播风险;创新主流话语生产,坚拒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全面侵蚀;加强多层面思想教育,阻遏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作用力度。

关键词: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话语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4-0004-06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力建设研究”(YJS20210069);2021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微媒体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AHSKQ2021D59)。

作者简介:李万平(1992-),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吴家华(1963-),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话语是特定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于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媒介方式和语言符号系统,既体现并影响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反映并产生社会层面的价值意义。因此,通过深入分析话语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话语本质。对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叙事进行话语分析,不仅可以弄清楚文化虚无主义在其叙事过程中话语的呈现方式及其体现的价值观认知,而且可以深入理解这种价值观认知是如何影响人的某些思想与行为倾向以及对行为方式加以评价的。全面分析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基本特征,深刻揭示其现实危害,科学探索其应对举措,对于抵御文化虚无主义话语的侵袭、推进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特征

文化虚无主义是文化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种错误思潮,是虚无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呈现出话语立场预设性、话语指向明确性、话语手段多样性、话语倾向平面性和话语基调消极性等多种叙事特征。

(一)话语立场的预设性:以预设立场赞赏西方文化的“普世”优越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在叙述文化故事时,总是以预设性的话语立场贬抑中国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企图全盘否定民族文化。一是以主观性的理论预设否认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一方面,宣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互独立,当代中国应当疏离民族文化,全面引入西方文化”[1],否认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抹杀文化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将中西文化的差别归结为时代性的不同,认为各民族文化间不存在根本性差别,其间的“大同小异”归根结底只是发展先后和快慢的差异。二是以前在性的价值预设无视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简单地将中西文化二分为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愚昧与祛魅,片面强调西方文化的“优越性”,贬低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还把蕴含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西方文化看作文化类型中最优秀的“世界文明”的文化模式,以其作为考量现实、引领未来的参照。三是以想象性的逻辑预设臆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建立在想象和臆断等非事实性基础之上,构设了“本民族文化不好——西方文化好——中国文化未来发展要‘西化’”[2]的逻辑进路,倡言当代中国文化应该从其实然状态走向应然图景,中国文化未来的应然状态或价值目标就是西方化。

(二)话语指向的明确性:以明确指向抽空国家社会的精神根基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在其叙事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指向明确的虚无链条。其一,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突破”“创新”“反思”为由,采用一种对待“封建糟粕”的态度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认为儒家文化充满奴性、道家文化安于现状、法家文化崇尚专制、佛教文化封建迷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已经夭亡了”“孕育不了新的文化”,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中心论”,搞“全盘西化”。其二,指向革命文化。打着“反思历史、重新评价”的话语旗号,否定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声称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是少数革命家“制造”出来的,是造成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影响了中国“以英美为师”、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选择。革命理论和革命文化具有“暴力倾向”,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人心,妨害团结,主张“告别革命”“远离红色”。其三,指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着“解放思想、观念变革”的幌子,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否定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诋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公无私等价值取向,公开宣扬个人主义和自由至上,倡导“躲避崇高”“少谈主义”。

(三)话语手段的多样性:以多样手段散播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利用多种话语手段隐匿传达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一是消费诱导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话语媒介,“以文化消费主义的形式去制造‘虚假需求’,诱导人们进行‘虚假消费’”[3],使得消费者陷入以消费获得虚假幸福的幻境之中,进而诱导民众放弃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奉献精神,逐渐消解国家意识。二是语义聚合手段。借助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公民社会等不同思潮之间的内涵关联,将其聚合成一个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语义系统,借助智能算法的技术手段不断释放裹挟着“怀疑”与“重构”痕迹的话语信息,企图削弱甚至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三是高级含混手段。依托移动网络平台以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互为融合的多种形式,对时下流行或者民众相对熟悉的政治题材进行“深度加工”,或以偏概全、明褒实贬,或颠倒是非、反语捧杀,或暗语影射、偷梁换柱,意在引诱受众展开逆向思考,传递反向社会情绪。四是政治煽动手段。借用个别的极端事件进行政治动员,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悲情渲染,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政治诉求,组织、煽动、挑起群体性事件和对抗性集体行动,企图用体制外的压力来干预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并部分凸显为政治对抗和政治反叛,以此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四)话语倾向的平面性:以平面倾向分解主流价值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呈现出平面性叙事的话语倾向。一是话语的视觉倾向。借助视觉话语创设出资本主义幸福美好生活的幻象,极力剪裁、戏仿、拼贴、变形、合成出貌似新奇但却是虚无缥缈的各类图片、影像和视频,给受众强烈的感官诱惑和视觉冲击,用一种充满人情关怀或处境关切的语言来替代传统的普遍性的范畴,暗示人们“放弃以往的思想,而去规定思的事情”[4]。二是话语的浅表倾向。有意无意地对党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作表面化的解读、无意义的主观诠释或玩一些无聊的文字游戏,把科学严谨的理论主张当作闲谈、变成笑话、视为儿戏,目的是要瓦解理论主张中所包含的深层次的理论意蕴和价值意义。三是话语的俗化倾向。以“满足人民需求”的名义曲意迎合受众浅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和感官欲望需求,致使文化在虚无化过程中在内涵、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发生改变,沦为资本权力的统治对象,并不断朝着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和恶俗化方向发展。四是话语的娱乐倾向。凭借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匿名性、多样性等特质,以图片文字、恶搞视频、网络段子、吐槽弹幕、聊天表情等方式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历史观念肆意调侃,对严肃的历史事实随意戏说,对崇高的英雄形象任意恶搞,力图肢解或削弱主流价值文化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五)话语基调的消极性:以消极基调贬抑文化正向的价值引导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基调是消极悲观的。一是思想基调的消极性。文化虚无主义话语背后一贯的思想基调就是“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毫不隐讳地对存在和不朽、价值和意义、真理和道德进行反叛与质疑,以否定性和消极性的话语否定一切文化中的价值。二是价值基调的消极性。怀疑和否定社会道德的价值,否定道德规范的客观内容和社会作用,把道德评价完全看成是主观任意的,否认道德价值和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否认人们有任何确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并以此轻视文化价值和道德标准。三是情绪基调的消极性。通过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将新旧观念、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人们难以避免的某些痛苦、困惑、郁闷、失落、彷徨等消极情绪予以本体化,并将其视为人的存在的本质,或者视为人的本体化的心理情绪,散布悲观、消沉乃至颓废虚无的人生观,否认文化规范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四是精神基调的消极性。借由影视作品的创作,在主题上淡化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故事片所呈现的革命精神,突显所谓的人性化的注解,试图通过用所谓的“普世价值”来代替主旋律文艺作品本应具有的价值导向,渲染一种无权威、无中心、无政治等消极性的精神基调,以从根本上淡化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二、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现实危害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不仅冲击原有文化自信,而且扰乱了人们的价值判断,离散了主流文化权力,甚至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其现实危害性不容小觑。

(一)冲击原有文化自信,消解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尊重及肯定。它表明了特定文化价值的选择。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它對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呈现出对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的自信,对文化包容和文化借鉴的自信。”[5]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的叙事与表达冲击了我们原有的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是冲击作为价值选择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灵魂。文化虚无主义以明确性的话语指向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革命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权威影响,极大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作为价值选择的文化自信。二是冲击作为价值态度的文化自信。一直以来,我们在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时,能够清醒地审视本民族文化的不足,通过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提供基础,这是我们民族固有的襟怀与气度。另外,我们对于一切外来文化始终采取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态度,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概排斥,而是在学习借鉴、相互比较中使之服务于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文化虚无主义却以“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的价值预设为前提,否定我们可以对西方文化枝节舶取,否定不同文化可以重新组合而冶于一炉,声称人们在看待与自身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时,不能有所区分和选择,而应该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之前途,大大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作为价值态度的文化自信。

(二)扰乱人们价值判断,阻碍价值共识凝聚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既扰乱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也阻碍了价值共识的凝聚。一是扰乱人们的价值判断。一方面,文化虚无主义浅表性、娱乐性、平面性的话语叙事,导致深层的文化情怀和神圣的文化情感被销蚀和搁置,一部分受众被塑造成了缺乏思想深度、没有价值追求、失去思维主动、丧失批判精神、沉迷感官享乐的“单面人”,这使得他们在判断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伪、评价美丑、划分义利等方面陷入混乱甚至黑白颠倒。另一方面,在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影响下,部分民众看不到当今世界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客观事实,拿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大做文章,故意放大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肆意散播消极和负面情绪。而当这种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许多消极的暗示和潜意识就会代替人们客观的思考和判断。二是阻碍价值共识凝聚。“价值共识是不同价值主体通过相互沟通而就某种价值或某类价值达成基本或根本一致的看法,即对价值形成基本或根本一致的观点和态度。”[6]文化领域价值共识的形成是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文化虚无主义以预设性的话语立场去评判中西文化,以致人们反思的理智被先入之见所遮蔽,为他们本该具有开放的认识构筑了潜在立场和价值成见,进而使其归附于特定文化观点而全无独立自觉意识。在此情况下,“预设立场”左右了“事实选择”,“站队逻辑”取代了“是非判断”,其结果是可能引起价值共识的撕裂、制造隔阂对立,甚至使观念交锋异化为某种意义上的“党同伐异”。

(三)离散主流文化权力,引发精神文化危机

在文化虚无主义话语肆虐之下,主流文化权力处于离散状态,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很难形成一种主导的文化观念。而一旦没有了主导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就会带来文化秩序的混乱,并最终引发人们的精神文化危机。一是引发价值危机。文化虚无主义以消极性的价值基调营造出一种价值虚无之感,使得人人都以自己的好恶来确立“价值”。在这里,价值被横平化、特殊化、无序化,“传统的价值标准、价值认定和价值排序遭到蔑视抛弃,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基本价值观变得模糊轻佻”[7]。二是引发道德危机。麦金泰尔曾指出:“当代道德危机是道德权威的危机,人们无从找到这种合理权威。”[8]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语言表达、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随意化以及对于各种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的漠视,会导致“我们的道德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的社会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9]。三是引发信仰危机。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在其叙事中将革命消极主义与消极思想相接榫,强化了人们精神世界消沉颓废、悲观失望、浮躁迷茫的一面,进而导致“集理性、高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虚无主义面前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越来越淡化”[10]。四是引发意义危机。在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中,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失去了终极性根据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精神生活失去深层的文化底蕴,并最终导致生活意义的缺失和心理的紊乱。

(四)袭扰思想文化阵地,威胁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多重话语叙事,袭扰了主流思想文化阵地,并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一是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话语背后是意识形态的幽灵。”[11]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往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隐匿渗透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企图诱导人们“以西为美”“唯西是从”,不可避免地会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二是威胁共产主义政治信念安全。文化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以高级含混和政治煽动手段肆意炒作社会热点,制造矛盾纷争,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使之产生悲观失落情绪,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的代名词,是一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不“在场”的终极完美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乌有之乡”。三是威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安全。文化虚无主义话语的平面性叙事,将集体行动规则所需的共同意识从传统道德中抽离出来,试图将人们引入对享乐主义的追求、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对低俗庸俗的欣赏、对私欲纵横的渴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等,严重威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安全。四是威胁中华民族精神安全。中华民族精神本身及其传承是由它们所记载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作为典型载体和象征符号的。文化虚无主义以无原则、无标准和无底线的娱乐性话语形态亵渎革命传统、曲解伟人事迹、颠覆英雄形象,进而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精神安全。五是威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文化虚无主义话语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极力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妖魔化,最终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形成根本性威胁。

三、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应对举措

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给我国当前处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激荡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挑战。对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带来的现实危害。

(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清除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空间

面对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全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切实做好意识形態工作。这就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党管意识形态,要求党重视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工作,管好意识形态传播和体现的载体,管好意识形态的内容,不断提高党管意识形态的能力。首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管媒体、党管宣传落到实处。“所有媒体都要接受党的领导,无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单位,还是社科理论、文化艺术单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自觉用一把尺子量到底,传播好党的声音和主张”[12],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文化虚无主义话语提供任何叙事空间。其次,坚持党管意识形态,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社会中,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意识形态都应当是一元的、一致的,这是社会团结、国家稳定的文化保障。”[13]因此,对于社会上的任何文化现象,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辨析主流与支流、彻底划清积极与消极、明确区分先进与落后,决不能让错误的思想认识、腐朽的文化残渣、落后的价值观念自由泛滥,要从根本上阻断文化虚无主义话语的趁虚而入。最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关键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抓好文化领域的领导班子、党的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党和人民放心的文化人才队伍,提高他们对文化虚无主义话语提前预判、果断处置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得住、危急关头守得住、攻关之际顶得住。

(二)守护网络话语边界,消弭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传播风险

新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分析网上斗争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正确战略战术,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14]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话语边界的守护:一是构建技术化的监测体系。要对网络空间的话语进行大规模的实证采集,分析并揭示网络空间话语方式多层面的特征和规律,构建网络空间话语监测数据库,开放网络空间话语监测预警平台,防止“借助技术信息强权剥夺他人或组织话语权利的言语霸权”[15]等网络围攻行为出现。二是制定明确化的规范体系。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规范网络话语的边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要对那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内外勾结,借题发挥,把个别问题扩大化、社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白热化,蓄意炒作,制造混乱以及恶意抹黑、诽谤党和政府,恶搞、亵渎革命英雄人物等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言行进行性质界定和依法惩处。三是建设常态化的发展体系。实现网络话语边界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守护,不搞一阵风、一窝蜂,更不寄希望于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四是塑造主体自律化的人格。实现网络话语边界的有效守护最终依靠主体内心对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法规的认同,使其凭借高度的自觉性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理性的选择、遵从和实施。因此,个人道德成长中的自我教育意识、文化实践中的边界意识、遵守规则下的契约意识、践行承诺下的责任意识等,对网络话语边界守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主流话语生产,坚拒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全面侵蚀

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生产是应对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必然要求。一是生产能够唤起人们内在理性自觉的话语。价值的范畴以理性为边界,价值必须通过理性才能得到认识。同时,理性只有具备探寻善的能力,才能够让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过上道德的生活。因此,这类话语的生产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态度的重新思考、对人生价值的重新界定、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归因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心,使人们不再沉湎于物质诱惑、感官享乐、唯心幻想和消极落寞,从而改变现时代大众去公共化、去价值化、去政治化、去理想化的精神现状。二是生产具有价值隐喻功能的话语。这类话语能够通过精神引导、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使大众心灵得到洗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进而使之不论在何时、做何事,都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具有价值隐喻功能的话语也可以顺利完成对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叙事影响下大众的精神心理引导,如我们要丰裕物质但不要粗浅物欲、要多元多样但不要虚无相对、要个体意识但不要碎片无序、要休闲娱乐但不要粗鄙庸俗、要网络赋权但不要混乱崩溃。三是生产伦理—生存论意义上的话语。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文化虚无主义在其话语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价值虚无和绝对自由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倾向,而“伦理—生存论意义上的话语”的生產能够使大众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寻求共识,在个体发展与国家利益之间寻求统一,在理想信念与世俗生活之间寻求平衡,进而构建起符合现时代心理诉求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使之产生一种社群归属感和一种超越分歧、消弭冲突、走向和谐共存的历史归属感,最大程度地将各类群体、个体“包容”在内,从而实现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支撑。

(四)加强多层面思想教育,阻遏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作用力度

加强多层面思想教育是遏制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强力渗透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能够强化文化主体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亦是一种规训,它告知实践者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17]文化认同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稳定的形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指导人们对文化的判断和选择。通过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能够增强人们对文化虚无主义话语的判断力,使其免受消极和负面影响。二是加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旨在让人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粗鄙的,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自觉,激发人们向往美、追求美、实现美的动力和潜能。通过加强审美教育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使之能够从物欲束缚中摆脱出来、从感官享乐中解脱出来、从颓废虚无中醒悟过来,进而去追求远大理想、高尚目标,追求真善美。三是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受众的批判性解读能力,以实现对媒介的主动控制,而不是被动接受媒介的信息。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人们认清并防范大众传媒的不良信息,自觉追求符合当代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四是加强全球意识教育。文化虚无主义奉西方文化为圭臬,以文化全球化手法大肆散播资本主义文化,试图不断蚕食和包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全球意识教育意在引导人们对文化全球化有全面的理解,思考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继续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以和谐理念去思量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努力寻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人类个体与人类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永奇.虚无主义的精神图像与民族文化的定向之基:兼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逻辑前提[J].宁夏社会科学,2016(2):10-15.

[2]吴海燕.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的三重理论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79-84.

[3]殷文贵.文化消费主义的存在样态及其意识形态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62-67.

[4]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9.

[5]郝立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13(05).

[6]胡敏中.论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8(7):96-102.

[7]孙丽珍,李泽泉.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本质及治理[J].红旗文稿,2018(9):26-28.

[8]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

[9]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8.

[10]罗富宴,王贵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及其应对:从马克思物化视角分析[J].探索,2014(6):189-193.

[11]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中国社会科学,2006(2):45-51.

[1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2.

[13]刘旺旺,俞良早.资本逻辑视域下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守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21-125.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5.

[15]刘建华.美国对华网络意识形态输出的新变化及我们的应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40-14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7]邢媛.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0.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话语
画与理
主持人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从雾霾议题报道看政府话语与媒体话语的冲突与调适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雷人话语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