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评估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2022-04-25 13:16姜磊黄婧许莹莹辛勇宋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降钙素甲状腺癌

姜磊,黄婧,许莹莹,辛勇,宋玮

(1.徐州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放疗科,江苏 淮安 223000; 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放疗科,江苏 徐州 221000; 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甲乳科,江苏 淮安 223000)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来源于分泌降钙素的C细胞恶性肿瘤,发病率为0.21/10万[1]。MTC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更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外科手术后甲状腺癌患者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或转移,但一般影像学检查如颈部B超难以发现MTC微转移病灶[3]。同时外周血中肿瘤微小病灶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渗入血液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基础”[4]。研究证实CTC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头颈部鳞癌中具有预后评估价值[5- 7]。国内外对CTC在MTC患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而CTC还可以无创性动态连续检测外周血微转移肿瘤细胞,本研究初步探讨CTC用于评估MTC预后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45例MTC患者。纳入标准:(1) 年龄18~75岁;(2) 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3) 治疗前抽血进行过CTC计数检测;(4) 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5) 过去5年未患甲状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排除标准:(1) 孕妇;(2) 已接受手术、化疗、生物治疗或免疫治疗;(3) 患有其它甲状腺疾病;(4) 失访。总计排除9例,包括CTC检测前已接受治疗的复发患者4例、妊娠者1例、失访者2例、伴其它甲状腺疾病者2例,36例MTC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36例患者年龄37~85岁,中位年龄65岁;随访时间28.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8个月,随访截至2021年6月。患者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本研究得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伦理评审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预后评估方法

本研究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即从开始到进展或死亡的时间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即从开始到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来评估预后。

1.3 CTC检测

治疗前应用含乙二胺四乙酸的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10 ml静脉血,全血样本临时4 ℃储存。为每个样品分配一个识别号,并从试管中移除任何其他标签,确保以单盲方式进行。取7.5 ml血液标本用CTC检测试剂盒(强生,美国)经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负向免疫磁微粒法使用的是涂有亲水性聚醚交联层的聚苯乙烯珠,通过免疫磁珠[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CD45、角蛋白和核染色剂DAPI作为标记物]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TC[8]。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近似Fisher检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C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

以每7.5 ml血液CTC计数≥1为CTC阳性,本研究CTC阴性者15例,阳性者21例,CTC阳性率为58.3%。36例患者中27例为散发性MTC,9例为遗传性MTC(5例MEN2A型、2例MEN2B型、2例其他类型)。在散发性MTC患者中,M918T是最常见的转染重排(RET)基因突变,RET基因突变的18例患者中,有12例RET M918T突变。36例患者中,13例为T3~T4期。本研究患者中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及肝。在CTC阳性组与阴性组间,TNM分期、癌胚抗原(CEA)及降钙素(C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变量如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基因突变、肿瘤异型性及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CEA及Ct表达情况等见表1。

表1 患者CTC与临床资料的关系

(续表)

2.2 CTC与PFS的关系

36例患者中,CTC阳性组的PFS短于CTC阴性组(P<0.05),且CTC阳性组转移和复发数量均多于CTC阴性组,提示CTC阳性可能与MTC患者的肿瘤转移或复发相关。

2.3 CTC与OS的关系

随访期间3例(CTC阳性组2例、阴性组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8.3%,CTC阳性组死亡的2例中转移和复发各1例。33例患者生存,生存率91.7%。CTC阳性组的OS短于CTC阴性组(P<0.05),提示CTC阳性者可能预后较差。

2.4 生存时间的Cox回归模型分析

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C水平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TNM分期及CTC、CEA、Ct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及CTC、CEA、Ct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3 讨 论

MTC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反应差,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甲状腺切除术后10年生存率约为75%。MTC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更具有侵袭性,特别是转移性或复发性MTC预后极差,故早期筛选出容易转移或复发的MTC有助于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通过监测癌胚抗原和血清降钙素水平来长期跟踪MTC患者,存在诸如参考值范围不统一和异嗜性抗体导致假阳性产生等局限性[9- 10]。研究发现,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晚期MTC患者降钙素及CEA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肿瘤预后无关[11],因此临床亟需寻找评估MTC预后的新型标志物。CTC为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脱落并渗入血液中的肿瘤细胞[12],因此本研究探讨通过CellSearch系统检测治疗前MTC患者的CTC水平在评估预后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36例MTC患者的总生存率为91.7%,CTC阳性率为58.3%,与之前研究[13]结果相似。CTC阳性患者OS和PFS短于阴性患者,提示CTC阳性MTC患者预后差,这与其它研究[13- 14]结果相似。治疗前CTC浓度可能是影响MT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CTC数量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相关,因此CTC阳性MTC患者具有病情恶化风险,应继续随访该类患者并有待在更大的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CTC浓度与肿瘤TNM分期、CEA及Ct水平相关,与年龄、性别、基因突变位点、肿瘤异型性及分化性无关,这与其它研究[15]结果一致。为了排除与预后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进行多变量分析,发现只有CTC浓度、肿瘤TNM及CEA、Ct水平是影响MT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转移性MTC患者治疗前CTC浓度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多发远处转移患者治疗前CTC浓度最高。因此,治疗前CTC浓度可作为预测MTC临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最后本研究发现,死亡的3例MTC患者血清CEA及Ct水平均高于平均值,故联合CTC与降钙素、癌胚抗原动态监测MTC患者可能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猜你喜欢
南京医科大学降钙素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声明:
降钙素原临床检测分析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南京医科大学近五年SCI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睡眠质量差的女性甲状腺癌风险高四成
多方位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团江苏省委举办“榜样在身边